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生產領域,具體是一種藕田浮萍撈海。
背景技術:
藕田是種植蓮藕的水田,藕的生長需要在水體底部泥土環境中,一般藕田在蓮藕種植后就開始注水,水位要求10-30厘米左右,當藕田種植后,由于藕種或水體的攜帶,藕田水面開始生長浮萍,由于蓮藕種植前期蓮藕的葉片尚未大面積生長,水面上的浮萍往往會趁機快速生長,浮萍不僅吸取藕田中的養分,還會覆蓋水面影響水溫的上升,水溫不足就會影響到藕葉的萌發與生長,需要盡早清除浮萍,由于藕田內的藕葉及葉柄的萌發,藕田中的浮萍不宜采用拉網等方式清除浮萍,使得浮萍在藕田中迅速擴展,影響蓮藕的正常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藕田浮萍撈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藕田浮萍撈海,其特征是,撈海由撈海桿、菱形框架及錐形網組成,所述撈海桿的一端為手柄,在撈海桿的另一端連接菱形框架,菱形框架的的兩側的角制作為圓弧形,菱形框架的下方設置錐形網,在菱形框架靠近撈海桿的一側的上方設置翼網架,翼網架與菱形框架的后端平行,翼網架的中間設置翼網支柱,翼網支柱的下端固定于撈海桿上,在翼網架與菱形框架之間設置翼網。
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撈海,在藕田的浮萍生長時,操作者手持撈海桿的手柄處,把撈海置于藕田中有浮萍的水面向前推進,由于撈海框架為菱形并且兩側呈圓弧形,減小了撈海對藕葉及葉柄的損傷,在推進撈海的過程中,由于撈海上的翼網的阻擋,浮萍被收集到撈海的錐形網內,清除出水面即可,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有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中:1菱形框架,2錐形網,3翼網架,4翼網,5翼網支柱,6撈海桿,7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藕田浮萍撈海,其特征是,撈海由撈海桿(6)、菱形框架(1)及錐形網(2)組成,所述撈海桿(6)的一端為手柄(7),在撈海桿(6)的另一端連接菱形框架(1),菱形框架(1)的的兩側的角制作為圓弧形,菱形框架(1)的下方設置錐形網(2),在菱形框架(1)靠近撈海桿(6)的一側的上方設置翼網架(3),翼網架(3)與菱形框架(1)的后端平行,翼網架(3)的中間設置翼網支柱(5),翼網支柱(5)的下端固定于撈海桿(6)上,在翼網架(3)與菱形框架(1)之間設置翼網(4)。
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撈海,在藕田的浮萍生長時,操作者手持撈海桿(6)的手柄(7)處,把撈海置于藕田中有浮萍的水面向前推進,由于撈海框架為菱形并且兩側呈圓弧形,減小了撈海對藕葉及葉柄的損傷,在推進撈海的過程中,由于撈海上的翼網(4)的阻擋,浮萍被收集到撈海的錐形網(2)內,清除出水面即可,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