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浴缸水件領域,特別是一種安裝在浴缸缸底上的水閥件。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常見的浴缸產品,要往浴缸放水,是由安裝在浴缸邊沿上的水龍頭或安裝在墻壁上的水龍頭來完成;而當浴缸使用完后,要放掉浴缸中的水,主要通過按動安裝在浴缸底部的去水器來完成。此外,為避免浴缸的水滿溢到地面,一般在浴缸的缸壁上還安裝有一個溢水器。也就說,目前現有的浴缸產品,必須分別安裝上述三個相互獨立的功能部件,才能實現上述功能。這樣一來,也使得采用這種方式的浴缸產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安裝浴缸產品,必須同時配備齊水龍頭、去水器及溢水器,在浴缸產品裝箱過程中,容易發生遺漏的現象,影響到浴缸正常安裝與使用,而且使浴缸安裝起來也較為繁鎖。二是,水龍頭等部件完顯現在浴缸上或浴缸邊上,極大地影響了浴缸或浴缸周邊的簡潔、大方,而且須占用掉一定的室內空間,影響人們對室內空間的利用。三是,由于水龍頭、去水器、溢水器都是分別獨立工作與控制,從而不利于實現浴缸放水、排水、放水水位等方面的集中、統一的智能化控制、智能遠程控制等,極大地影響了浴缸產品進一步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進水、排水及溢水功能于一體的集成水閥,該集成水閥采用一體化的結構設計,安裝應用方便,安裝應用效率高,而且有利于設計和構造出簡潔、優雅、高檔的浴缸產品,只需要控制一個部件就可實現浴缸的進水、排水及溢水功能,滿足集中式控制的需求,適用于智能浴缸產品方向的發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集進水、排水及溢水功能于一體的集成水閥,其特點在于包括閥體、排水閥芯組件,其中所述閥體做成為中空結構,在閥體的頂部設有進出水口,在閥體的底部設有排水口,在閥體的側面分別設有入水接口與溢水接口;所述排水閥芯組件設置在進出水口與排水口之間,以控制進出水口向排水口排水;所述入水接口與進出水口相貫通;所述溢水接口與排水口相貫通。
為了進一步優化排水閥芯組件的裝配結構,使其結構更趨合理,可靠性更高,耐用性更好,所述排水閥芯組件包括閥芯、撥動組件,其中所述閥體中位于進出水口與排水口之間還設有與閥芯配合作用的錐形閥孔,該閥芯安裝于該錐形閥孔上;所述撥動組件安裝于閥體上,并且在該撥動組件上設有一撥控端,該撥控端頂在閥芯的底部上,以實現撥動組件撥控閥芯動作。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應用在浴缸上時,具有較為完整的外觀構造,而且具有一定濾物防阻塞功能,所述閥體的進出水口上還設置有蘑菇狀擋蓋與帶網孔的隔濾件,所述隔濾件以螺紋方式安裝在進出水口上,且隔濾件與進出水口之間還設有密封圈;所述蘑菇狀擋蓋安裝在隔濾件上,且在蘑菇狀擋蓋的底面與隔濾件的頂面之間形成有流道縫。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這種集進水、排水及溢水功能于一體的集成水閥結構方案,使該集成水閥具有一體化的結構設計,安裝應用方便,安裝應用效率高,而且有利于設計和構造出簡潔、優雅、高檔的浴缸產品,只需要控制一個部件就可實現浴缸的進水、排水及溢水功能,滿足集中式控制的需求,適用于智能浴缸產品方向的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閥芯與閥芯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撥動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5中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集進水、排水及溢水功能于一體的集成水閥,其包括閥體1、排水閥芯組件2,其中
如圖2、圖5及圖6所示,所述閥體1做成為中空結構,在閥體1的頂部設有進出水口11,在閥體1的底部設有排水口12,在閥體1的側面分別設有入水接口13與溢水接口14,所述入水接口13與進出水口11相貫通,所述溢水接口14與排水口12相貫通。如圖1所示,當組成完整的應用方案時,還包括有一溢水管件7,所述溢水管件7與溢水接口14相連接;所述溢水管件7由一溢水器與一連接管構成。所述入水接口13一般通過管路與供水源連接,所述排水口12則與房屋的下水道連接。
如圖6所示,所述排水閥芯組件2設置在進出水口11與排水口12之間,以控制進出水口11向排水口12排水。
為了進一步優化排水閥芯組件的裝配結構,使其結構更趨合理,可靠性更高,耐用性更好,如圖6所示,所述排水閥芯組件2包括閥芯21、撥動組件22,其中所述閥體1中位于進出水口11與排水口12之間還設有與閥芯21配合作用的錐形閥孔15,該閥芯21安裝于該錐形閥孔15上;所述撥動組件22安裝于閥體1上,并且在該撥動組件22上設有一撥控端221,該撥控端221頂在閥芯21的底部上,以實現撥動組件22撥控閥芯21動作。
為了使閥芯21裝配更為簡單、有效,如圖6、圖3示所示,所述閥體1中位于錐形閥孔15下方還設有一橫塊16,在橫塊16設有一個穿孔,所述閥芯21的底部還設有閥芯桿211,該閥芯21的閥芯桿211穿套于橫塊16的穿孔中。
為進一步地使撥動組件22構造更為合理,可靠性與使用壽命得到較高保障,如圖4與圖6所示,所述撥動組件22由傳動連接部223、轉動部222及撥控端221構成,所述閥體1上還設有帶蓋板18的腔槽室17,所述所述撥控端221設置有閥體1內,所述撥動組件22的轉動部222安裝于腔槽室17中,且該轉動部222的一端穿入到閥體1內與撥控端221連接;所述傳動連接部223的一端與轉動部222的另一端相連接,該傳動連接部223的另一端從腔槽室17上設有的缺口171伸到腔槽室17外設置,以使傳動連接部223的另一端便于與動力控制源相連接。所述蓋板18蓋置于腔槽室17上。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應用在浴缸上時,具有較為完整的外觀構造,而且具有一定濾物防阻塞功能,如圖1、圖5及圖6所示,所述閥體1的進出水口11上還設置有蘑菇狀擋蓋3與帶網孔的隔濾件4,所述隔濾件4以螺紋方式安裝在進出水口11上,且隔濾件4與進出水口11之間還設有密封圈5;所述蘑菇狀擋蓋3安裝在隔濾件4上,且在蘑菇狀擋蓋3的底面與隔濾件4的頂面之間形成有流道縫6,以便于水從流道縫6進入與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