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邊坡支護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露天邊坡的支護方法。
背景技術:
露天開采中,保證邊坡的穩定性是露天開采中極為關鍵的環節,露天邊坡由于受到分化、降雨和爆破震動等多種影響因素的影響下,如果不采用及時、合適的支護方式,一旦垮塌,往往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現行的露天邊坡支護工藝,費用高,不環保,支護效果差,已發生滑坡坍塌,且施工周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行的露天邊坡支護工藝,費用高,不環保,支護效果差,已發生滑坡坍塌,且施工周期長的問題,提供一種環保、高效,安全的露天支護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一種露天邊坡的支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初噴:在邊坡表面噴涂厚50-100mm的復合膠結材料,靜置30min;
2)鉆孔:在邊坡上均勻開鉆若干深孔,并將鉆孔周圍的巖石碎屑打掃干凈,在鉆孔口安設漏斗底座;
3)注漿:注漿的流量為10l/min-20l/min,并按照如下步驟,向步驟2)的鉆孔中注入水泥砂漿:
a.將注漿設備的輸漿管插入漏斗底座中,采用間隔一個鉆孔的方式,先注漿外圍鉆孔,再依此注漿內部鉆孔;
b.同樣采用先外圍后內部的注漿次序,注漿剩余鉆孔;
4)設置排水溝,在邊坡上開挖若干排水溝,并采用m7.5強度等級的砂漿對排水溝內壁進行處理;
5)鋪設鋼筋網,在邊坡表面鋪設鋼筋網;
6)二次噴涂,在步驟5)的鋼筋網表面,復噴一層步驟1)中所使用的復合膠結材料,復噴厚度為300mm。
其中,所述復合膠結材料由水泥、選礦尾砂、粉煤灰、鋼纖維以1:6:2:1.2的質量比組成,所述水泥選用標號為r32.5以上,選礦尾砂選用37.5um以下的細尾砂。
其中,所述復合膠結材料的制備方法,按如下步驟:
a.將水泥、選礦尾砂、粉煤灰、鋼纖維按1:6:2:1.2的質量比混合;
b.向步驟(a)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水進行攪拌,攪拌混合5-10min,其中,水的質量是水泥的0.5-0.56倍。
其中,所述復合膠結材料的制備方法中,還包括步驟(c),所述步驟(c)為向步驟(b)中的到的膠狀混合物中加入速凝添加劑進行攪拌,攪拌反應5min,其中,速凝添加劑的質量為水泥質量的1.5%-2%。
其中,所述步驟2)中,在邊坡水平方向每隔5m-10m布設直徑為100mm的鉆孔,在縱向方向,每隔20m布設鉆孔。
其中,所述步驟2)中的鉆孔深度為5-20m,漏斗底座深入鉆孔內20cm,直徑與鉆孔直徑大小一致。
其中,所述步驟3)中,水泥砂漿由水泥、戈壁砂石、粗選礦尾砂、水以1:2.5:4:2的質量比組成,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砂石選用直徑在5mm以下的顆粒,粗選礦尾砂選用直徑大于37.5um的顆粒。
其中,所述水泥砂漿的制備方法,按如下步驟:
a.將水泥、砂石、粗選礦尾砂、水按1:2.5:4:2的質量比混合;
b.對步驟(a)中的到的混合物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5-10min。
其中,所述步驟4)中,排水溝在邊坡面上為間隔20m設置,排水溝的深度為20cm,寬度為10cm-30cm。
其中,所述步驟5)中,鋼筋網的鋼筋直徑為6mm,網格大小為250mm×250mm,所述鋼筋網為由若干個尺寸為3m×3m小鋼筋網電焊編織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步驟1)噴射膠結材料,能夠有效防止邊坡在開挖暴露后,迅速被風化,造成其穩定性和整體性下降,另一方面,膠結材料具有一定的強度,由于添加了鋼纖維,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對邊坡起到了一定的加固作用,步驟2)鉆孔后在鉆孔口安設漏斗底座,一方面能夠防止孔壁坍塌堵塞鉆孔,另一方面便于注漿,步驟4)中的排水溝的作用是疏排邊坡頂部流下的降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的鋼筋網和深孔的位置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該支護方法應用于新疆索爾庫都克銅礦露天4#邊坡的支護中,該邊坡暴露面積為1600㎡。
首先在邊坡1表面噴射50mm厚的新型復合膠結材料,復合膠結材料采用水泥、選礦尾砂、粉煤灰、鋼纖維組成,其質量比為水泥:選礦尾砂:粉煤灰:鋼纖維=1:6:2:1.2,共消耗水泥29t,選礦尾砂175t,粉煤灰58t,鋼纖維34.8t,水泥:水=0.5,共消耗水14.5t,上述組份充分混合攪拌5min,其中,水泥標號為r32.6,選礦尾砂選用37um的細尾砂。
速凝劑添加量為水泥重量的1.5%,共消耗速凝劑435kg,經過充分攪拌5min,混合均勻后,通過混凝土噴射機噴射至邊坡表面。
初噴結束,靜置30min后,在邊坡水平方向每隔10m布設直徑為100mm的深孔2,在縱向方向,每隔20m布設鉆孔,鉆孔深度為5m,鉆孔注漿材料配合比為水泥:戈壁砂石:粗選礦尾砂:水=1:2.5:4:2。共消耗水泥4.2t,戈壁砂石10.5t,粗選礦尾砂16.8t,水8.4t,漿體應進行充分攪拌10min后,可以開始注漿,注漿的流量應為10l/min,其中,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戈壁砂石選用直徑在4.5mm的顆粒,粗選礦尾砂選用直徑為38um的顆粒。
整個注漿的順序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按照鉆孔間隔方式進行,先注漿外圍鉆孔,再依此注漿內部鉆孔,第二次注漿剩余鉆孔,同樣采用先外圍后內部的注漿次序。
在邊坡面每隔20m設置排水溝3,排水溝3的深度為20cm,寬度為10cm,并采用m7.5強度等級的砂漿對排水溝3內壁進行抹面。
在邊坡表面鋪設鋼筋網4,鋼筋網4的鋼筋直徑為6mm,網格大小為250mm×250mm,所述鋼筋網4為由若干個尺寸為3m×3m小鋼筋網電焊編織而成。
鋼筋網4鋪設完畢后,在鋼筋網4表面復噴第二層膠結材料,復噴的厚度為300mm,共消耗水泥87t,選礦尾砂525t,粉煤灰174t,鋼纖維104.4t,水43.5t,速凝劑1.305t。
實施例2
將該支護方法應用于國內某銅礦露天邊坡的支護中,該邊坡暴露面積為1500㎡。
首先在邊坡1表面噴射100mm厚的新型復合膠結材料,復合膠結材料采用水泥、選礦尾砂、粉煤灰、鋼纖維組成,其質量比為水泥:選礦尾砂:粉煤灰:鋼纖維=1:6:2:1.2,共消耗水泥29t,選礦尾砂175t,粉煤灰58t,鋼纖維34.8t,水泥:水=0.56t,共消耗水16.24t,上述組份充分混合攪拌10min,其中,水泥標號為r32.6,選礦尾砂選用37um的細尾砂。
速凝劑添加量為水泥重量的2%,共消耗速凝劑580kg,經過充分攪拌5min,混合均勻后,通過混凝土噴射機噴射至邊坡表面。
初噴結束,靜置30min后,在邊坡水平方向每隔5m布設直徑為100mm的深孔2,在縱向方向,每隔20m布設一排鉆孔,鉆孔深度為20m,鉆孔注漿材料配合比為水泥:戈壁砂石:粗選礦尾砂:水=1:2.5:4:2。共消耗水泥4.2t,戈壁砂石10.5t,粗選礦尾砂16.8t,水8.4t,漿體應進行充分攪拌5min后,可以開始注漿,注漿的流量應為20l/min,其中,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戈壁砂石選用直徑在4.5mm的顆粒,粗選礦尾砂選用直徑為38um的顆粒。
整個注漿的順序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按照鉆孔間隔方式進行,先注漿外圍鉆孔,再依此注漿內部鉆孔,第二次注漿剩余鉆孔,同樣采用先外圍后內部的注漿次序。
在邊坡面每隔20m設置排水溝3,排水溝3的深度為20cm,寬度為30cm,并采用m7.5強度等級的砂漿對排水溝3內壁進行抹面。
在邊坡表面鋪設鋼筋網4,鋼筋網4的鋼筋直徑為6mm,網格大小為250mm×250mm,所述鋼筋網4為由若干個尺寸為3m×3m小鋼筋網電焊編織而成。
鋼筋網4鋪設完畢后,在鋼筋網4表面復噴第二層膠結材料,復噴的厚度為300mm,共消耗水泥87t,選礦尾砂525t,粉煤灰174t,鋼纖維104.4t,水48.72t,速凝劑1.7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