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基坑內穿底板降水井封堵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基坑開挖深度不斷增大,施工單位要設置降水井來降水以確保基坑的安全。在地下室施工階段,為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底板上浮,要按設計要求把地下水位降至設計標高以下,但是降水井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需繼續抽水,還需保留,因而出現了降水井封堵的問題。而對于降水井的防水施工以及封堵也有相當高的要求,若處理不當底板管井周圍勢必產生滲漏,嚴重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施工方便、效果好的基坑內穿底板降水井封堵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基坑內穿底板降水井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一)鋼套管制作與安裝
為保證在施工過程期間的正常抽水,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注時,降水管井內須設置防水套管,鋼套管的施工包括鋼套管的加工、安裝兩個個方面;
a)鋼套管的加工:
(1)鋼套管采用直徑280mm,壁厚5mm的熱軋無縫鋼管制作鋼套管,鋼套管高度為:頂標高高出底板頂面50mm,下端與降水井搭接長度150mm;
(2)根據鋼套管外徑,選擇不小于5mm厚的鋼板加工外止水環,在套管的頂部距離底板頂面下100mm處焊1道150mm寬5mm厚的鋼板,形成止水翼環;
(3)焊接鋼套管底座,選擇4根ф20長150mm的鋼筋,將其對稱焊接在防水套管底部;
(4)在焊接過程中止水鋼板位置準確、縫口平整,焊縫需飽滿,不漏焊,制作完成的每一道焊縫需經檢查合格并在鋼套管貼上合格標記才允許使用;
b)鋼套管安裝
(1)基礎底板墊層澆筑之前制作完成并放置好套管;套管插入降水井管內150mm,管上口比底板頂面高處50mm,以便確保抗水底板混凝土的厚度,澆墊層前套管用鋼筋支架臨時固定,確保鋼套管不移位,澆完墊層后,套管就固定在墊層上;墊層做防水時沿鋼套管與墊層相交陰角一周用油膏密封;底板防水卷材鋪貼至防水套管處,將防水卷材剪出與鋼套管外徑大小相等的圓洞,并按要求熱熔,且與墊層粘接與鋼套管形成無縫密閉,形成第一道密封;防水保護層施工完成以后再沿沿鋼套管與防水保護層相交陰角一周用油膏密封,形成第二道密封;
(2)底板鋼筋綁扎時,按相關圖集和設計要求對防水套管周圍進行施工;底板鋼筋遇降水井鋼套管時,鋼筋從周邊繞過,但必須另外加四根同直徑鋼筋,加筋應順著底板鋼筋的方向,在鋼套管周圍四個方位各設置一根,其一端彎起250mm與鋼套管焊接,另一端水平長度不小于1.0m;在底板施工過程中應加強保護,不得碰撞和晃動;
(二)各施工階段管井降水
(1)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階段,每次底板混凝土澆筑的時候,派降水人員現場巡視,以防混凝土澆筑到降水井里,同時避免鋼套管遭到破壞;
(2)底板澆筑完成后,對現場的降水井重新進行分區,對降水管線重新進行規劃,確保降水管線不影響后續的結構施工,保證結構施工不對現存的降水管產生破壞;
(3)地下室清理階段,個別降水井有可能遭到一定的破壞,此時應派專人對遭到破壞的降水管井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此階段將降水管線重新整理,將水管全部引入集水井,集水井內的大功率的潛水泵通過浮球控制系統將水排到一層的排水管;
(4)水位較高時,增加水泵容量,防止套管表面生銹;
(5)從節約成本的考慮,管井中抽出的地下水可以用于結構混凝土的養護,另外將管井中排出的地下水集中到指定的水箱用于廁所沖洗等用途以節約成本;
(三)封井的準備工作
(1)封井時間的確定
降水停止時間即封井時間,降水停止時間需經設計院進行建筑物抗浮驗算以確定;在主體結構封頂及地下室頂板土方回填前的整個施工過程中地下室降水的抽水均不能間斷,否則建筑物會因地下水位過高而存在上浮的危險;整個地下室降水井的封堵待主體結構及地下室頂板回填土全部完成后再一次性進行封堵較為合理;
(2)封井順序的確定
降水井的封堵應先封堵涌水量較大的降水井,再封堵涌水量小的降水井,相比較而言內部出水量較小的降水井放到最后封堵更容易保證封堵的質量;涌水量的大小根據單井停泵后水位上升速度;
(3)技術、材料準備
1)熟悉降水井布置圖紙,對照圖紙,找出所有降水井的位置,以防遺漏;
2)因降水井長期運轉,有的井內有少量的泥沙淤積,或雜物落入井內,所以在封井前必須對每個井進行實際測量,確定井的深度,計算出每個井封井回填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把所需材料運至井口附近備足;
3)停泵實測水位上升至筏板的時間以確定封井的最短時間和調整人員配備;
4)降水井封堵前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安排專人監督降水井封堵施工過程;
5)機具、設備提前備好,提前接好電源并進行試運行;
(四)降水井封堵
(1)工藝流程;抽水、起泵、回填瓜子片材、放置鋼板壓板、澆灌微膨脹混凝土并養護、二次澆筑混凝土并養護、焊封井蓋鋼板;
(2)允許停止降水時,先停止基坑內降水,在底板管洞封堵之后,再停止基坑外降水,減少基坑內底板管洞封堵時的水壓,便于基坑內底板管洞封堵;
(3)切斷水泵電源后,將水泵迅速提出,將準備好的瓜子片材迅速填入,為提高止水效果,每填高三米左右倒入一袋干水泥,瓜子片材的回填高度在基坑底板下2米;
(4)在井管內設置一個280*3鋼板壓板,壓板的放置深度與瓜子片回填的回填頂部;
(5)將鋼套管內清理干凈,底板下口2米范圍內使用比底板混凝土高一個標號等級的c35微膨砼速齡填實,將混凝土振壓密實;待混凝土初凝后進行二次澆筑底板下口以上的混凝土,使用同底板強度的微膨脹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的灌入高度略低于基坑底板混凝土面約6-7cm;混凝土灌注結束,觀測井管內水位的變化情況,混凝土振搗泵振搗時間控制在20~30s,以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及石子不在沉落,不冒出氣泡為止;
(6)對于混凝土的養護,要對已澆筑好的混凝土上部及時灑水保溫,減少混凝土的暴露時間,減少混凝土表面熱擴散以防止表面裂縫;
(7)將準備好的鋼蓋板放入套管內并調整平整,用電焊迅速將其與套管焊接封閉并將焊縫補焊一道;在鋼蓋板施工前,對剛套管表面的銹渣、油污、水仔細認真的清理干凈,鋼板封死滿焊前應確保焊接部位干燥,必要時進行烘干處理;用磨光機打磨干凈后用比管口小1~2mm的鋼蓋板焊接,焊縫為單面熔透焊,焊縫要求無裂縫,鋼蓋板與套管之間的焊縫均為滿焊,焊高不小于母材的厚度;對于焊透的部分用φ6的鋼筋進行熔透補焊;
(8)封井蓋板焊好后,停留三天觀察檢查驗收無滲漏水現象后,用微膨脹砼將封井蓋板上剩余50mm處補澆密實;待混凝土澆筑終凝時間完畢后,用氣焊割除末端多于的套管。
混凝土振搗泵振搗時間控制在25s。
本發明施工方便,效果好。很好的解決了因留置降水井而造成基礎底板出現滲漏問題;封井方法經濟、實用、簡單易行,適用于大多數穿底板降水井的封堵。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基坑內穿底板降水井封堵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一)鋼套管制作與安裝
為保證在施工過程期間的正常抽水,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注時,降水管井內須設置防水套管,鋼套管的施工包括鋼套管的加工、安裝兩個個方面;
a)鋼套管的加工:
(1)鋼套管采用直徑280mm,壁厚5mm的熱軋無縫鋼管制作鋼套管,鋼套管高度為:頂標高高出底板頂面50mm,下端與降水井搭接長度150mm;
(2)根據鋼套管外徑,選擇不小于5mm厚的鋼板加工外止水環,在套管的頂部距離底板頂面下100mm處焊1道150mm寬5mm厚的鋼板,形成止水翼環;
(3)焊接鋼套管底座,選擇4根ф20長150mm的鋼筋,將其對稱焊接在防水套管底部;
(4)在焊接過程中止水鋼板位置準確、縫口平整,焊縫需飽滿,不漏焊,制作完成的每一道焊縫需經檢查合格并在鋼套管貼上合格標記才允許使用;
b)鋼套管安裝
(1)基礎底板墊層澆筑之前制作完成并放置好套管;套管插入降水井管內150mm,管上口比底板頂面高處50mm,以便確保抗水底板混凝土的厚度,澆墊層前套管用鋼筋支架臨時固定,確保鋼套管不移位,澆完墊層后,套管就固定在墊層上;墊層做防水時沿鋼套管與墊層相交陰角一周用油膏密封;底板防水卷材鋪貼至防水套管處,將防水卷材剪出與鋼套管外徑大小相等的圓洞,并按要求熱熔,且與墊層粘接與鋼套管形成無縫密閉,形成第一道密封;防水保護層施工完成以后再沿沿鋼套管與防水保護層相交陰角一周用油膏密封,形成第二道密封;
(2)底板鋼筋綁扎時,按相關圖集和設計要求對防水套管周圍進行施工;底板鋼筋遇降水井鋼套管時,鋼筋從周邊繞過,但必須另外加四根同直徑鋼筋,加筋應順著底板鋼筋的方向,在鋼套管周圍四個方位各設置一根,其一端彎起250mm與鋼套管焊接,另一端水平長度不小于1.0m;在底板施工過程中應加強保護,不得碰撞和晃動;
(二)各施工階段管井降水
(1)地下室底板結構施工階段,每次底板混凝土澆筑的時候,派降水人員現場巡視,以防混凝土澆筑到降水井里,同時避免鋼套管遭到破壞;
(2)底板澆筑完成后,對現場的降水井重新進行分區,對降水管線重新進行規劃,確保降水管線不影響后續的結構施工,保證結構施工不對現存的降水管產生破壞;
(3)地下室清理階段,個別降水井有可能遭到一定的破壞,此時應派專人對遭到破壞的降水管井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此階段將降水管線重新整理,將水管全部引入集水井,集水井內的大功率的潛水泵通過浮球控制系統將水排到一層的排水管;
(4)水位較高時,增加水泵容量,防止套管表面生銹;
(5)從節約成本的考慮,管井中抽出的地下水可以用于結構混凝土的養護,另外將管井中排出的地下水集中到指定的水箱用于廁所沖洗等用途以節約成本;
(三)封井的準備工作
(1)封井時間的確定
降水停止時間即封井時間,降水停止時間需經設計院進行建筑物抗浮驗算以確定;在主體結構封頂及地下室頂板土方回填前的整個施工過程中地下室降水的抽水均不能間斷,否則建筑物會因地下水位過高而存在上浮的危險;整個地下室降水井的封堵待主體結構及地下室頂板回填土全部完成后再一次性進行封堵較為合理;
(2)封井順序的確定
降水井的封堵應先封堵涌水量較大的降水井,再封堵涌水量小的降水井,相比較而言內部出水量較小的降水井放到最后封堵更容易保證封堵的質量;涌水量的大小根據單井停泵后水位上升速度;
(3)技術、材料準備
1)熟悉降水井布置圖紙,對照圖紙,找出所有降水井的位置,以防遺漏;
2)因降水井長期運轉,有的井內有少量的泥沙淤積,或雜物落入井內,所以在封井前必須對每個井進行實際測量,確定井的深度,計算出每個井封井回填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把所需材料運至井口附近備足;
3)停泵實測水位上升至筏板的時間以確定封井的最短時間和調整人員配備;
4)降水井封堵前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安排專人監督降水井封堵施工過程;
5)機具、設備提前備好,提前接好電源并進行試運行;
(四)降水井封堵
(1)工藝流程;抽水、起泵、回填瓜子片材、放置鋼板壓板、澆灌微膨脹混凝土并養護、二次澆筑混凝土并養護、焊封井蓋鋼板;
(2)允許停止降水時,先停止基坑內降水,在底板管洞封堵之后,再停止基坑外降水,減少基坑內底板管洞封堵時的水壓,便于基坑內底板管洞封堵;
(3)切斷水泵電源后,將水泵迅速提出,將準備好的瓜子片材迅速填入,為提高止水效果,每填高三米左右倒入一袋干水泥,瓜子片材的回填高度在基坑底板下2米;
(4)在井管內設置一個280*3鋼板壓板,壓板的放置深度與瓜子片回填的回填頂部;
(5)將鋼套管內清理干凈,底板下口2米范圍內使用比底板混凝土高一個標號等級的c35微膨砼速齡填實,將混凝土振壓密實;待混凝土初凝后進行二次澆筑底板下口以上的混凝土,使用同底板強度的微膨脹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的灌入高度略低于基坑底板混凝土面約6-7cm;混凝土灌注結束,觀測井管內水位的變化情況,混凝土振搗泵振搗時間控制在20~30s,以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及石子不在沉落,不冒出氣泡為止;
(6)對于混凝土的養護,要對已澆筑好的混凝土上部及時灑水保溫,減少混凝土的暴露時間,減少混凝土表面熱擴散以防止表面裂縫;
(7)將準備好的鋼蓋板放入套管內并調整平整,用電焊迅速將其與套管焊接封閉并將焊縫補焊一道;在鋼蓋板施工前,對剛套管表面的銹渣、油污、水仔細認真的清理干凈,鋼板封死滿焊前應確保焊接部位干燥,必要時進行烘干處理;用磨光機打磨干凈后用比管口小1~2mm的鋼蓋板焊接,焊縫為單面熔透焊,焊縫要求無裂縫,鋼蓋板與套管之間的焊縫均為滿焊,焊高不小于母材的厚度;對于焊透的部分用φ6的鋼筋進行熔透補焊;
(8)封井蓋板焊好后,停留三天觀察檢查驗收無滲漏水現象后,用微膨脹砼將封井蓋板上剩余50mm處補澆密實;待混凝土澆筑終凝時間完畢后,用氣焊割除末端多于的套管。
混凝土振搗泵振搗時間控制在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