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水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的構筑方法。
背景技術:
在建筑或水利工程中,利用一些特種挖或筑槽機械設備,在地下挖或筑出窄而深的基槽,并在其內澆注適當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滲、擋土和承重功能的連續的地下墻體稱為地下連續墻。
在構筑河道堤壩、水庫土壩、高建基坑和其它巖土基礎工程中,防滲漏護墻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包括如高噴灌漿、射水法灌漿、多個單板振動沉模等構筑防滲墻技術。但現有的構筑防滲墻技術都存在某些局限性,諸如質量監控難、不能沉入基巖、工效低等問題。為此,研究一種質量管控好、能沉入風化基巖、施工進度快的板墻構筑方法就成為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的構筑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的構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地層的地質結構、土工力學特性和工程建設要求,構建空腔鋼模;空腔鋼模側壁的上部設置有料斗,空腔鋼模的底端設置有單刃面活動樁尖;
s2、選擇滿足施工要求的機架和振動動力系統,利用振動動力系統將空腔鋼模沉入地層;
s3、在將空腔鋼模沉入地層的過程中,通過料斗向空腔鋼模內灌注混凝土漿體;
s4、提拔空腔鋼模使地層中留下空槽,振動空腔鋼模,使混凝土漿體通過單刃面活動樁尖注入空槽內;通過造槽、護壁和灌注一次性形成單個混凝土墻體;
s5、重復步驟s2~s4,直至多個混凝土墻體構筑成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中,單刃面活動樁尖的整體強度與刃面的角度是能夠調整的。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空腔鋼模在沉入地層時,其底端的單刃面活動樁尖是密閉的。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通過機架及其上下兩端各設置一套控制設備對空腔鋼模的位置與垂直度進行調控。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4中,在提拔空腔鋼模時,空腔鋼模底端的單刃面活動樁尖是張開的。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5中,相鄰單個混凝土墻體之間有數厘米的切割重疊。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通過單模板灌注形成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具有單機連續作業、施工質量地面掌控、施工過程簡單易行、省時高效的顯著特點。本發明通過設置控制設備能夠控制空腔鋼模的位置和垂直度,質量管控效果好。本發明將空腔鋼模沉入地層的過程中向空腔鋼模內灌注混凝土漿體,節省施工時間,施工速度快。本發明可以應用于較復雜地質環境,能夠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可以廣泛應用于構筑河道堤壩、水庫土壩、高建基坑圍護和其它巖土基礎工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的構筑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的構筑方法中振動動力系統與空腔鋼模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空腔鋼模;2-料斗;3-單刃面活動樁尖;4-振動動力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的構筑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地層的地質結構、土工力學特性和工程建設要求,構建空腔鋼模1。如圖2所示,空腔鋼模1側壁的上部設置有料斗2,空腔鋼模1的底端設置新型單刃面活動樁尖3。
可根據地層的地質結構、土工力學特性和工程建設要求,調整單刃面活動樁尖3設計的整體強度與刃面的角度等,使其有利于:單刃面活動樁尖3鍥入風化基巖,能滿足某些特殊的工程設計要求;空腔鋼模1穿越較大卵石或較厚的砂礫石層,能滿足某些特殊地層的工程施工要求;提高單刃面活動樁尖3的防滲水功能,能滿足某些須穿越強透滲水地層的施工質量要求;在堤岸斜坡處施工過程中,可避免斜坡側發生大面積坍塌滑坡,有效保護堤岸。
s2、選擇滿足施工要求的機架和振動動力系統4,利用振動動力系統4將空腔鋼模1沉入地層。空腔鋼模1在沉入地層時,其底端的單刃面活動樁尖3是密閉的。為了保證構筑成的相鄰單板墻之間在一個平面內可靠緊密連接成連續墻,不發生縱向或橫向開叉而滲漏,在機架的上下兩端各設置一套控制設備,控制設備可以從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對空腔鋼模1的位置進行調控,達到有效控制空腔鋼模1的垂直度的目的。
s3、在將空腔鋼模1沉入地層的過程中,通過料斗3向空腔鋼模1內灌注混凝土漿體。
s4、提拔空腔鋼模1使地層中留下空槽,同時,在提拔空腔鋼模1時,空腔鋼模1底端的單刃面活動樁尖3是張開的。振動空腔鋼模1,使混凝土漿體通過空腔鋼模1底端張開的單刃面活動樁尖3注入空槽內。在空腔鋼模1的護壁作用下,地層中的土不會進入空槽中。通過造槽、護壁和灌注一次性形成單個混凝土墻體。
s5、重復步驟s2~s4,直至多個混凝土墻體構筑成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相鄰單個混凝土墻體之間有數厘米的切割重疊,使混凝土墻體對接處的混凝土漿體在凝固之前能夠緊密融為一體。
本發明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構筑方法具有單機連續作業、施工質量地面掌控、施工過程簡單易行、省時高效的顯著特點。單機架每臺班造板墻面積可達到或超過500m2,提高工效一倍以上,而且造墻深度可達到30m以上。本發明地下連續混凝土板墻構筑方法可應用于較復雜地質環境,能夠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可以廣泛應用于構筑河道堤壩、水庫土壩、高建基坑圍護和其它巖土基礎工程。
本發明通過設置控制設備能夠控制空腔鋼模的垂直度,質量管控效果好。本發明將空腔鋼模沉入地層的過程中向空腔鋼模內灌注混凝土漿體,節省施工時間,施工速度快。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