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利工程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一體化管道污水分流裝置。
背景技術: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稱為水工程。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體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營養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污水處理是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然而現有的污水分流裝置在使用時存在著不足,首先,其大多為單一的管道中安裝有過濾網來實現過濾,這種單一管道工作極易造成堵塞,且堵塞后處理較難處理;其次,由于所導流的水大多都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單單用金屬制成的管道長時間使用容易腐蝕,從而使得工程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一體化管道污水分流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一體化管道污水分流裝置,包括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的一側設置有第一三通閥,所述第一三通閥的上方與第一連接管固定連接,且第一三通閥的下方與第二連接管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一側連接有第一過濾倉,所述第二連接管的一側連接有第二過濾倉,所述第一過濾倉和第二過濾倉的下方均設置有排污口,所述第一過濾倉和第二過濾倉的一側均設置有過濾網,所述出水管道通過第二三通閥分別與第一過濾倉的一側和第二過濾倉的一側密封連接,所述進水管道的最外側設置有金屬層,所述金屬層的內側設置有軟質緩沖層,且軟質緩沖層的內側設置有陶瓷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過濾倉和第二過濾倉的底部均設置有錐形的集污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排污口上設置有閥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過濾網為圓盤形網狀結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均為l形。
本發明中,首先,在原有的基礎上,采用兩個并聯的過濾倉通過連接管連接在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間,使用時單個過濾倉工作,一段時間內或者該過濾倉堵塞時可調節使用另一個過濾倉,并對堵塞的過濾倉進行清洗排污,從而保證整個過濾系統不間斷的工作,同時避免了因堵塞而對工程進度造成的影響;其次,該管道均為三層設計,從最外層至最內層分別是金屬層、軟質緩沖層和陶瓷層,金屬層可以保證裝置外殼具有工作要求的外部強度,陶瓷層的耐腐蝕性可以保證管道不會被腐蝕而造成泄漏,軟質緩沖層可以保證金屬層上所受沖擊不會直接傳導至陶瓷層上而造成陶瓷層碎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一體化管道污水分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一體化管道污水分流裝置的進水管道剖視圖。
圖例說明:
1-進水管道、2-第一三通閥、3-第一連接管、4-第一過濾倉、5-過濾網、6-第二三通閥、7-出水管道、8-第二過濾倉、9-閥門、10-排污口、11-第二連接管、12-金屬層、13-軟質緩沖層、14-陶瓷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一體化管道污水分流裝置,包括進水管道1和出水管道7,進水管道1的一側設置有第一三通閥2,第一三通閥2的上方與第一連接管3固定連接,且第一三通閥2的下方與第二連接管11固定連接,第一連接管3的一側連接有第一過濾倉4,第二連接管11的一側連接有第二過濾倉8,第一過濾倉4和第二過濾倉8的下方均設置有排污口10,第一過濾倉4和第二過濾倉8的一側均設置有過濾網5,出水管道7通過第二三通閥6分別與第一過濾倉4的一側和第二過濾倉8的一側密封連接,進水管道1的最外側設置有金屬層12,金屬層12的內側設置有軟質緩沖層13,且軟質緩沖層13的內側設置有陶瓷層14。
第一過濾倉4和第二過濾倉8的底部均設置有錐形的集污倉。排污口10上設置有閥門9。過濾網5為圓盤形網狀結構。第一連接管3和第二連接管11均為l形。
第一三通閥2和第二三通閥6均用來控制水流路徑,過濾網5用于過濾掉水中的雜質,排污口10用于排放被過濾的污物,金屬層12可以保證裝置外殼具有工作要求的外部強度,陶瓷層14的耐腐蝕性可以保證管道不會被腐蝕而造成泄漏,軟質緩沖層13可以保證金屬層上所受沖擊不會直接傳導至陶瓷層14上而造成陶瓷層14碎裂。
工作原理:本發明使用時,需要過濾的水由進水管道1進入過濾系統中,通過第一三通閥2的導向流向第一連接管3所連接的第一過濾倉4中,或者流向第二連接管11所連接的第二過濾倉8中,通過過濾網5的過濾,污物留在錐形的集污倉內,最后由出水管道7排出,當需要對正在使用的第一過濾倉4進行清理時,將第一三通閥2和第二三通閥6均連接至第二過濾倉8,再通過第一過濾倉4下方的排污口10放出污物即可,金屬層12可以保證裝置外殼具有工作要求的外部強度,陶瓷層14的耐腐蝕性可以保證管道不會被腐蝕而造成泄漏,軟質緩沖層13可以保證金屬層上所受沖擊不會直接傳導至陶瓷層14上而造成陶瓷層14碎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