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施工模板工程領域,特別是一種應用筏板基礎垂直施工縫模板的施工縫構造。
背景技術:
筏板基礎因整體剛度大,承載力強,常常應用于高層、超高層等大型建筑工程中。同時因其體積大,上部結構復雜,往往不可避免地需要留置垂直施工縫。常規做法是垂直施工縫模板不作處理,所以澆筑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縫表面平整。因此在新澆混凝土前,需要對垂直施工縫表面做鑿毛處理,以使新老混凝土結合緊密。但是筏板基礎垂直施工縫面積大,鑿毛處理耗時耗力,且會產生大量混凝土廢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筏板基礎垂直施工縫構造,要解決現有的筏板基礎垂直施工縫處鑿毛處理過程耗時耗力,并且產生大量混凝土廢渣浪費原材料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筏板基礎垂直施工縫構造,包括施工縫模板面板、固定在施工縫模板面板內側的模板凸條組以及澆筑在施工縫模板面板和模板凸條組內側的筏板混凝土和筏板鋼筋,所述模板凸條組包括一組間隔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模板凸條,與施工縫模板面板貼合的筏板混凝土形成垂直的施工縫面,與模板凸條組貼合的筏板混凝土形成相對施工縫面內凹的鍵槽,所述模板凸條組中的每根模板凸條沿施工縫模板面板的長度方向通長或間斷設置。
所述模板凸條的設置間距為100mm-200mm。
相鄰的兩根模板凸條間斷設置,兩個間斷位置錯茬。
所述模板凸條的一端全部或者部分沿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同側伸出形成凸條搭接端,該部分的模板凸條的另一端沿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另一側相應內縮、在施工縫模板面板的該側預留出板體承接端。
相鄰兩塊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凸條搭接端與板體承接端的重疊搭接,同時搭接位置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
所述模板凸條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梯形或燕尾形。
所述施工縫模板面板上對應筏板鋼筋的位置處開有預留槽或者預留孔。
所述模板凸條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或者通過建筑膠粘接在施工縫模板面板上。
所述施工縫模板面板沿筏板的厚度方向通長設置,施工縫模板面板自中部截斷為上半板和下半板,截斷位置插入沿筏板通長設置的止水鋼板,該止水鋼板的一半埋入筏板混凝土內,一半留置在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外側。
所述施工縫模板面板沿筏板的厚度方向非通長設置,施工縫模板面板放置在筏板下部混凝土的上表面,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內側為筏板上部混凝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模板面板上固定經過設計的模板凸條,支模拆模后施工縫表面會產生垂直的施工縫面和沿水平方向通長的一組鍵槽,新老混凝土依靠鍵槽緊密咬合,滿足筏板基礎的受力要求,因此可免去施工縫表面的鑿毛工序,節約成本,縮短工期。
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構造簡單,可就地取材,采用大面模板邊角料,造價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施工縫模板面板拼接采用搭接固定的辦法,保證相鄰兩塊面板的安裝位置準確。
本實用新型在防水處理上采用筏板混凝土分層澆筑或者截斷模板面板施作止水鋼板的辦法,施工簡便易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中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中拆模后的平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二中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二中拆模后的平面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施工縫模板面板不開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模板凸條間隔設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模板凸條的橫截面為矩形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模板凸條的橫截面為梯形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模板凸條的橫截面為燕尾形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2是相鄰兩塊施工縫模板面板拼接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拼接完成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施工縫模板面板、2-模板凸條、3-筏板混凝土、3.1-筏板下部混凝土、3.2-筏板上部混凝土、4-施工縫面、5-鍵槽、6-筏板鋼筋、7-止水鋼板、8-預留槽、9-預留孔、10-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見圖1-3所示,一種筏板基礎垂直施工縫構造,包括施工縫模板面板1、固定在施工縫模板面板1內側的模板凸條組以及澆筑在施工縫模板面板和模板凸條組內側的筏板混凝土3和筏板鋼筋6,所述模板凸條組包括一組間隔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模板凸條2。拆模后參見圖4所示,與施工縫模板面板1貼合的筏板混凝土形成垂直的施工縫面4,與模板凸條組貼合的筏板混凝土形成相對施工縫面內凹的鍵槽5。
所述施工縫模板面板1沿筏板的厚度方向通長設置,施工縫模板面板自中部截斷為上半板1a和下半板1b,截斷位置插入沿筏板通長設置的止水鋼板7,該止水鋼板7的一半埋入筏板混凝土3內,一半留置在施工縫模板面板1的外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模板凸條組中的每根模板凸條沿施工縫模板面板的長度方向通長設置。所述施工縫模板面板1上對應筏板鋼筋6的位置處開有兩排預留孔9,上下各一排,筏板鋼筋6穿過該孔。
實施例二參見圖4-6所示,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施工縫模板面板1沿筏板的厚度方向非通長設置,施工縫模板面板1放置在筏板下部混凝土3.1的上表面,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內側為筏板上部混凝土3.2。所述施工縫模板面板1上對應筏板鋼筋6的位置處開有一排預留槽8,筏板鋼筋6穿過該槽。
在其它實施例中,參見圖7所示,若支模部分沒有筏板鋼筋穿過,可以不開預留孔。參見圖8所示,所述模板凸條組中的每根模板凸條可以沿施工縫模板面板的長度方向間斷設置,相鄰的兩根模板凸條間斷設置,兩個間斷位置錯茬。參見圖9-11所示,所述模板凸條2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梯形或燕尾形。參見圖9-11所示,所述模板凸條2通過連接件10固定連接。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通過建筑膠粘接在施工縫模板面板上。所述模板凸條的設置間距為100mm-200mm。
參見圖12-13所示,所述模板凸條的一端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沿施工縫模板面板1的同側伸出形成凸條搭接端2.1,該部分的模板凸條的另一端沿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另一側相應內縮、在施工縫模板面板1的該側預留出板體承接端1.1。當相鄰兩塊施工縫模板面板拼接時,相鄰兩塊施工縫模板面板的凸條搭接端2.1與板體承接端1.1的重疊搭接,同時搭接位置通過連接件10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