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間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衛生間尿兜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尿兜結構都是比較簡單,而且排水管經常發生漏水現象,防水性比較差。再有的是,現有尿兜的結構都是單獨設置的,比較占用位置,限制了衛生間的空間布局;清洗水壓太低不能有效清潔,而清洗時,水會濺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衛生間尿兜結構,強化尿兜的結構,加強尿兜的實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衛生間尿兜結構,包括預埋于墻壁內的排水管和固定在墻壁上的尿兜,尿兜的前面設置有尿池,尿兜的背面設置有排尿口,尿兜內設置有連通尿池與排尿口的排尿通道;上述排尿口通過法蘭和固定環固定于墻壁上并與所述排水管連通,所述排水管的口徑大于所述排尿口的口徑,在所述排尿口內設置有排尿軟管,并且在排水管、排尿口、排尿軟管兩兩之間分別設置有防水密封圈;所述排尿軟管的長度超過所述排水管的彎頭位置。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尿兜封裝于蹲便器的抽水箱中,該抽水箱內設置有隔層將所述尿兜的外表面與內表面隔絕,該抽水箱的前端面設置有內門和外門,內門與所述隔層組成密封腔體,所述內門與外門位于同一門口;在所述隔層與外表面內設置有水箱和抽水裝置。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內門設置有手拉部,拉動所述手拉部可將所述內門從所述抽水箱的頂部開孔穿過以實現打開內門。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尿兜的內表面設置有若干電動高壓噴水頭;該電動高壓噴水頭通過防水電線在抽水箱表面設置有驅動按鈕。
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所述抽水箱還設置有一密封腔,該密封腔內置有PCB板,在PCB板上設置有MCU芯片、變壓芯片與無線芯片,MCU芯片與無線芯片電性連接,MCU芯片通過變壓芯片、防水電纜與市電連接;設置有一無線控制器,與所述無線芯片無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強尿兜的防漏水結構,做到更好的防水性。將抽水箱與尿兜結合實現更好的節省衛生間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其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抽水箱內置尿兜(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另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的另一狀態(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墻壁;2、地面;3、尿兜;4、排尿通道;5、排水管;6、排尿軟管;7、防水密封圈;8、抽水箱;9、隔板;10、水箱;11、高壓噴水頭;12、外門;13、內門;14、密封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衛生間尿兜結構,包括預埋于墻壁1內的排水管5和固定在墻壁1上的尿兜3,尿兜3的前面設置有尿池,尿兜3的背面設置有排尿口,尿兜3內設置有連通尿池與排尿口的排尿通道4;上述排尿口通過法蘭和固定環固定于墻壁1上并與所述排水管5連通,所述排水管5的口徑大于所述排尿口的口徑,在所述排尿口內設置有排尿軟管6,并且在排水管5、排尿口、排尿軟管6兩兩之間分別設置有防水密封圈7;所述排尿軟管6的長度超過所述排水管5的彎頭位置。排水管5通入地面2之下并形成各種防臭結構。
如圖2、3、4所示,,所述尿兜3封裝于蹲便器的抽水箱8中,該抽水箱8內設置有隔層將所述尿兜3的外表面與內表面隔絕,該抽水箱8的前端面設置有內門13和外門12,內門13與所述隔層組成密封腔體14,所述內門13與外門12位于同一門口;在所述隔層與外表面內設置有水箱10和抽水裝置。抽水裝置為現有技術中的抽水裝置,不是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隔板9的形狀沿著尿兜3外表面的形狀設置,使隔板9與尿兜3外表面肯能夠完全貼合,以在有限的抽水箱8中爭取更大的水箱10容積。
其中,所述內門13設置有手拉部,拉動所述手拉部可將所述內門13從所述抽水箱8的頂部開孔穿過以實現打開內門13。內門13的上設置有凸扣,與隔板9上的凹槽進行對應,使內門13被上拉之后,可以利用凸扣與凹槽的關系進行臨時的鎖固。內門13與門口之間設置有密封條,更加有助于對尿兜3的密封,防止高壓噴水時漏水或異味的外泄。
其中,所述尿兜3的內表面設置有若干電動高壓噴水頭11;該電動高壓噴水頭11通過防水電線在抽水箱8表面設置有驅動按鈕。在尿兜3與抽水箱8之間由密封防水隔開的基礎上,可以實現利用高壓噴水對尿兜3的內表面進行清洗,更有效地對尿兜3進行保潔,可以防止因尿兜3清洗不干凈而產生異味。關于高壓噴水頭11的安裝,就是在尿兜3本體上開設有安裝孔,將高壓噴水頭11安插進去,根據現有工藝可以實現。高壓噴水頭11通過水管與外部水源連通。
其中,在所述抽水箱8還設置有一密封腔,該密封腔內置有PCB板,在PCB板上設置有MCU芯片、變壓芯片與無線芯片,MCU芯片與無線芯片電性連接,MCU芯片通過變壓芯片、防水電纜與市電連接;設置有一無線控制器,與所述無線芯片無線連接。該密封腔與防水電纜之間通過密封膠進行密封防水。MCU芯片、變壓芯片與無線芯片采用的是現有技術中的常用芯片,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現有技術中的芯片進行組裝可以實現本無線控制功能。
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在于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