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系統的密封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是涉及一種方便提起內蓋的地漏。
背景技術:
地漏作為住宅或商用建筑中排水系統的重要接口部件,連接著室內地面與排水管道系統,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室內空氣的質量,對衛生間和或浴室的異味控制非常重要。
現有的地漏主要包括鐘罩式地漏和自封式地漏。自封式地漏主要包括地漏座體、地漏內芯、外蓋、內蓋,其中外蓋封蓋住地漏座體的中間孔且外蓋的上表面與地漏座體的上表面齊平,上蓋上有較大的過濾孔用于阻擋體積較大的雜物,地漏內芯安裝在地漏座體的中間孔內,內蓋布置在地漏內芯上,內蓋上有較小的過濾孔用于阻擋體積較小的雜物,地漏內芯通過下端的密封片進行密封防臭。
當內蓋上方的雜物較多時就會堵塞內蓋上的過濾孔導致排水不暢,使臟水就會暫時積存在地面,此時需要將內蓋取下進行沖洗清理,但是現有地漏的內蓋一般比較薄或者間隙配合在地漏中,再加上堆積了較多雜物,使內蓋很難提起并從地漏中拿出來,有時需要用鑷子或者其它工具才能取出內蓋,給用戶的使用帶來極大地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優化的方便提起內蓋的地漏。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地漏,包括地漏座體、外蓋、內蓋、地漏內芯,其中地漏內芯設在地漏座體的中間孔內,內蓋布置在地漏內芯上,外蓋封蓋住地漏座體的中間孔,所述的內蓋上設有滑孔,內蓋的滑孔滑動連接有手提柄,上述的手提柄包括上端頭和滑桿,滑桿在滑孔內滑動,上端頭卡在內蓋上面,滑桿的下端處卡接有卡簧,向上拉手提柄時卡簧卡在內蓋下面。
地漏座體用于安裝在地面或者地漏安裝面,一般地漏座體的上表面與地面或者地漏安裝面齊平。本方案通過在內蓋上增加手提柄,當需要將內蓋取下時,用戶向上拉手提柄時,手提柄先滑動一段距離使其露出內蓋上面的部分更長,方便用戶抓牢手提柄,即可輕松的將內蓋從地漏中取出,而且向上拉手提柄更加方便省力,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結構形式,上述的內蓋上均勻布置二至三個滑孔,每個滑孔均滑動連接有手提柄,這樣向上拉手提柄時內蓋的受力更加均衡,用戶更加輕松省力,而且當內蓋被雜物卡住時還可以抓住多個手提柄旋轉內蓋,以便于取下內蓋。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結構形式,上述的地漏內芯包括內套,內套上方搭放有支撐架,支撐架下方連接有芯筒,芯筒內設有芯桿和彈簧,彈簧套在芯桿外側,芯筒內設有內凸臺,芯桿上端設有外凸臺,彈簧的上端抵著芯桿的外凸臺,彈簧的下端抵著芯筒的內凸臺,芯桿的下端連接有密封片,芯桿在彈簧的驅動下帶著密封片封住內套的下端面。彈簧位于芯筒內,芯筒頂部由錐形蓋密封,可避免水垂直撞擊錐形蓋面產生較大響聲,同時,水也無法進入到芯筒內,可以使彈簧處于干燥狀態,避免彈簧生銹而失效。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結構形式,上述的地漏座體與地漏內芯之間設有中間套,中間套的外壁設有外螺牙,地漏座體的中間孔壁設有內螺牙,內螺牙與中間套的外螺牙螺紋配合,地漏內芯卡接在中間套內。采用螺紋配合安裝中間套使連接更加牢固穩定,增加中間套之后,在確保排水流暢的前提下可以盡量降低地漏內芯的內徑,降低需要密封的面積,確保密封片的密封效果。此外現有的地漏有時需要連接其它的排水管,例如洗衣機的排水管,各個廠商的洗衣機的排水管的管徑不統一,經常會遇到拆下地漏內芯后地漏座體的中間孔的孔徑比排水管的孔徑小,排水管無法順利插入地漏座體中,而本方案遇到此種情況時,可以拆下中間套,即可順利插入排水管,而且還可以開發專門的過度套與地漏座體螺紋連接的同時與排水管密封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結構形式,上述的中間套的內孔壁上設有相對其中心對稱布置的L形卡槽,上述的內套的外側壁上設有相對內套中心對稱布置的凸緣,內套插入中間套的內孔時凸緣沿L形卡槽的豎向槽進入然后旋轉內套,內套的凸緣卡入L形卡槽的橫向槽內。此結構易于加工制作,方便用戶進行拆裝,當用戶需要拆下內套時,只需旋轉內套并向上提,使內套的凸緣從L形卡槽的橫向槽內滑到L形卡槽的豎向槽內,即可解除卡接狀態,取下內套,反過來操作就可以將內套卡接到中間套中。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結構形式,上述的地漏座體的中間孔壁的內螺紋下方設有內臺階面,所述的中間套的外螺牙下方設有外臺階面,中間套與地漏座體螺紋連接后外臺階面抵在內臺階面上。此結構可以防止中間套在螺紋連接時旋轉過頭,使中間套從地漏座體的中間孔的下方脫出,方便用戶安裝和使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當需要將內蓋取下時,用戶可以抓住手提柄提起內蓋,即可輕松的將內蓋從地漏中取出,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使用,采用螺紋配合安裝中間套使連接更加牢固穩定,增加中間套之后,在確保排水流暢的前提下可以盡量降低地漏內芯的內徑,降低需要密封的面積,確保密封片的密封效果,方便用戶拆裝地漏內芯進行疏通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地漏內芯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地漏座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手提柄和卡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內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中間套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內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為了更簡潔的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或說明中某些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但與本創造的主要內容不相關的零部件會有所省略。另外為便于表述,附圖中某些零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但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或全部結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地漏,包括地漏座體1、外蓋2、內蓋3、地漏內芯4,其中地漏內芯4設在地漏座體1的中間孔內,內蓋3布置在地漏內芯4上,外蓋2封蓋住地漏座體1的中間孔。
如圖2所示,地漏內芯4包括內套41,內套41上方搭放有支撐架42,支撐架42下方連接有芯筒43,芯筒43內設有芯桿44和彈簧45,彈簧45套在芯桿44外側,芯桿44的下端連接有密封片46。
芯筒43內設有內凸臺431,芯桿44上端設有外凸臺441,彈簧45的上端抵著芯桿44的外凸臺441,彈簧45的下端抵著芯筒43的內凸臺431,芯桿44在彈簧45的驅動下帶著密封片46封住內套41的下端面,當置于內套41內的水量夠克服彈簧45彈力,密封片56被打開,水即可被排出。
如圖3和圖1所示,地漏座體1與地漏內芯4之間還套裝有中間套5,中間套5的外壁設有外螺牙,地漏座體1的中間孔壁設有內螺牙,內螺牙與中間套5的外螺牙螺紋配合,地漏內芯4卡接在中間套5內。
如圖1所示,內蓋3上設有手提柄6,如圖4所示,手提柄6包括上端頭61和滑桿62,滑桿62的下端處卡接有卡簧7。
如圖5所示,內蓋3上設有滑孔31,手提柄6的滑桿62在滑孔31內滑動,一般情況下手提柄6的上端頭61卡在內蓋3上面,向上拉手提柄6時卡簧7卡在內蓋3下面。向上拉手提柄6時,手提柄6先滑動一段距離使其露出內蓋3上面的部分更長,方便用戶抓牢手提柄6,向上拉手提柄6更加方便省力。拆卸手提柄6時,先把卡簧7拆卸,然后向上拉出手提柄6。
本實施例在內蓋3上均勻布置了三個滑孔31,每個滑孔31均滑動連接有手提柄6,這樣向上拉手提柄6時內蓋3的受力更加均衡,用戶更加輕松省力,而且當內蓋3被雜物卡住時還可以抓住多個手提柄6旋轉內蓋3,以便于取下內蓋3。
如圖6所示,中間套5的內孔壁上設有相對其中心對稱布置的L形卡槽51,如圖7所示,內套41的外側壁上設有相對內套41中心對稱布置的凸緣411,內套41插入中間套5的內孔時凸緣411沿L形卡槽51的豎向槽進入然后旋轉內套41,內套41的凸緣411卡入L形卡槽51的橫向槽內。此結構易于加工制作,方便用戶進行拆裝,當用戶需要拆下內套41時,只需旋轉內套41并向上提,使內套41的凸緣411從L形卡槽51的橫向槽內滑到L形卡槽51的豎向槽內,即可解除卡接狀態,取下內套41,反過來操作就可以將內套41卡接到中間套5中。
如圖3所示,地漏座體1的中間孔壁的內螺紋下方設有內臺階面11,如圖6所示,中間套5的外螺牙下方設有外臺階面52,中間套5與地漏座體1螺紋連接后外臺階面52抵在內臺階面11上。此結構可以防止中間套5在螺紋連接時旋轉過頭,使中間套5從地漏座體1的中間孔的下方脫出,方便用戶安裝和使用。
本實施例中地漏座體1用于安裝在地面或者地漏安裝面,一般地漏座體1的上表面與地面或者地漏安裝面齊平。
本實施例通過在內蓋3上增加手提柄6,當需要將內蓋3取下時,用戶可以抓住手提柄6提起內蓋3,即可輕松的將內蓋3從地漏中取出,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本實施例采用螺紋配合安裝中間套5使連接更加牢固穩定,增加中間套5之后,在確保排水流暢的前提下可以盡量降低地漏內芯4的內徑,降低需要密封的面積,確保密封片46的密封效果。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實用新型構思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的非實質性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