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碼頭樁臺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通用替打。
背景技術:
在碼頭的施工過程中,受到施工水域的影響,碼頭的前樁臺與后樁臺有時會采用不同的樁,常用的樁有鋼管樁和混凝土方樁,施工過程中會出現鋼管樁和混凝土方樁交替打設的情況,打樁需要用到替打,打樁時替打放在樁的頂部,打樁錘擊打替打,完成沉樁工作。現有的替打往往是專用替打,在鋼管樁和混凝土方樁交替打設時,需要更換不同的替打,替打更換費時費力,尤其是樁的數量較多時,會造成施工效率的嚴重降低,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通用替打。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通用替打,包括佛手和替打本體,所述佛手設于替打本體側面,所述佛手為一滑套,所述佛手在工作時套在樁旁邊的定位板上,所述替打本體包括圓管A、圓板A、圓管B、圓板B、圓管C和方管,所述圓管A、圓板A、圓管B、圓板B和圓管C從上至下依次同軸排列,所述方管設于圓板B下方且與圓板B同軸,所述方管設于圓管C內。
所述替打本體外側面設有加強肋板。
所述方管的底邊向外翹起。
所述佛手頂部設有吊耳。
所述圓板B的直徑大于圓板A。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運用于鋼管樁和混凝土方樁的打設工作,中間不需要更換替打,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圖中:1-佛手;2-吊耳;3-圓管A;4-圓板A;5-圓管B;6-圓板B;7-圓管C;8-方管;9-加強肋板;
以下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敘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3所示,一種新型通用替打,包括佛手1和替打本體,所述佛手1設于替打本體側面,所述佛手1為一滑套,所述佛手1在工作時套在樁旁邊的定位板上,所述替打本體包括圓管A3、圓板A4、圓管B5、圓板B6、圓管C7和方管8,所述圓管A3、圓板A4、圓管B5、圓板B6和圓管C7從上至下依次同軸排列,所述方管8設于圓板B6下方且與圓板B6同軸,所述方管8設于圓管C7內。
所述替打本體外側面設有加強肋板9。
所述方管8的底邊向外翹起。
所述佛手1頂部設有吊耳2。
所述圓板B6的直徑大于圓板A4。
工作時,打設鋼管樁時,圓管C7套在鋼管樁上,打設混凝土方樁時,方管8套在混凝土方樁上,佛手1套在樁旁邊的定位板上,打樁錘擊打圓管A3頂部,完成沉樁工作;方管底邊向外翹起,可更順利地套在混凝土方樁上。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