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管防凍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的中部以北地區,人們所用的室外自來水管,一到冬天就要封口,包裝進行防凍處理,無法使用,春天以后再啟動,非常不方便,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現有在低溫條件下的給水管道防凍主要采取管道保溫等方式。目前采用的保溫材料有巖棉管、玻玻璃棉管、橡塑海棉、聚乙烯保溫材料、復合硅酸鹽保溫材料、硅酸鋁保溫材料,其中巖棉管、玻玻璃棉管、硅酸鋁保溫材料比較耐高溫,但保溫效果不好;橡塑海棉、聚乙烯保溫材料保溫效果好尤其是低溫防凍效果很好,不耐高溫。橡塑海棉、聚乙烯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為0.035-0.056W/m·K。管道在內的水在低溫靜止狀態下,即使用較厚的保溫材水的熱量也會很快損失,造成管道凍脹。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者有鑒于上述缺陷,通過潛心研究和設計,綜合長期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經驗和成果,研究設計出一種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克服了其它技術存在的缺點,實現便捷的放空排水,避免了管道凍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設置于供水管道中,所述供水管道可包含進水管和上水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至少包含連接管、定瓷閥芯、動瓷閥芯以及驅動組件,所述連接管設有一延伸出下端的排水管,所述連接管中設置有間隔部,所述間隔部貫通設有上水孔和排水孔,所述連接管在間隔部的上方內壁設有垂直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排水孔連通至所述排水管;
所述定瓷閥芯設有與所述上水孔和排水孔位置和大小對應的第一上水通孔和第一排水通孔,周緣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
所述動瓷閥芯設有與所述上水孔和排水孔大小對應的第二上水通孔和第二排水通孔,但第二上水通孔和第二排水通孔相互間隔的角度與所述上水孔和排水孔的角度不同,所述驅動組件設置于動瓷閥芯的上方且實現動瓷閥芯的相對旋轉。
其中:所述驅動組件包含聯動件和旋轉操控桿,所述聯動件包含一圓盤體,所述圓盤體貫穿設有與第二上水通孔和第二排水通孔位置和大小相對應的第三上水通孔和第三排水通孔,所述圓盤體的下端向下延伸有旋轉凸起,所述動瓷閥芯的上表面設有供所述旋轉凸起插置的旋轉凹部,所述圓盤體的上端向上延伸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中部設有供所述旋轉操控桿插置的旋轉凹槽,所述旋轉凹槽的形狀與旋轉操控桿的形狀相適配以通過旋轉操控桿的旋轉帶動圓盤體轉動。
其中:還包含一套筒,所述套筒包含中空的套筒部和頂部,所述頂部設有供旋轉操控桿通過的貫通孔,所述聯動件設置于套筒部內。
其中:所述旋轉操控桿的上端設有一旋轉把手而便于直接旋轉操作。
其中:所述旋轉操控桿的上端貫通出上水管且設有連接密閉所述上水管的安裝部。
其中:所述凸起部的周緣設有多個隔水部,所述多個隔水部延伸至套筒的內緣。
其中:所述定瓷閥芯和間隔部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密封墊設有與所述上水孔和排水孔位置和大小對應的第四上水通孔和第四排水通孔,且所述密封墊的周緣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
其中:所述密封墊采用橡膠或硅膠質制成。
其中:所述定瓷閥芯和動瓷閥芯通過陶瓷制成。
通過上述結構可知,本實用新型的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具有如下效果:
1、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操作便捷;
2、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避免了管道的凍脹;
3、旋轉關閉快速,使用壽命長,維護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詳細內容可通過后述的說明及所附圖而得到。
附圖說明
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的整體安裝示意圖。
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連接管的部分剖視圖。
圖3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連接管的俯視圖。
圖4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定瓷閥芯的俯視圖。
圖5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動瓷閥芯的俯視圖。
圖6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密封墊的俯視圖。
圖7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聯動件和套筒的組合剖視圖。
圖8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聯動件的俯視圖。
圖9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聯動件的仰視圖。
附圖標記:
1、進水管;2、水龍頭;3、上水管;10、連接管;101、定位凸起;11、間隔部;111、上水孔;112、排水孔;12、定瓷閥芯;121、第一上水通孔;122、第一排水通孔;123、第一定位凹槽;13、動瓷閥芯;131、第二上水通孔;132、第二排水通孔;133、凹緣;134、旋轉凹部;14、聯動件;141、第三上水通孔;142、第三排水通孔;143、凸起部;144、旋轉凹槽;145、隔水部;146、旋轉凸起;15、套筒;151、套筒部;152、頂部;153、貫通孔;16、排水管;17、旋轉操控桿;18、旋轉把手;19、安裝部;20、密封墊;201、第四上水通孔;122、第四排水通孔;123、第二定位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至圖9,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
所述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設置于供水管道中,所述供水管道可包含進水管1、水龍頭2和上水管3,所述水龍頭2設置于上水管3上,所述上水管3可連接至進水管1,以實現供水功能。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冬季戶外的水管防凍,采用將上水管3和水龍頭2中殘留的水排出的技術,以避免在取水后殘留的水膨脹導致水管和水龍頭發生損害的情況出現。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瓷芯式水管防凍裝置至少包含連接管10、定瓷閥芯12、動瓷閥芯13以及驅動組件,所述連接管10可連接于所述進水管1和上水管3之間,所述連接管10的下端可通過內螺紋等連接結構連接至進水管1,上端可通過外螺紋等連接結構連接至上水管3,所述連接管10還設有一延伸出下端的排水管16,所述定瓷閥芯12、動瓷閥芯13以及驅動組件依次設置以實現供水和排水。
參見圖2和圖3,所述連接管10中可一體設置有間隔部11,所述間隔部11設有相對設置且貫通間隔部11的上水孔111和排水孔112,優選的如圖所示,所述上水孔111和排水孔112呈180度相對設置,且優選的,所述連接管10在間隔部11的上方內壁設有垂直延伸的定位凸起101,所述排水孔112的下方開口直接連通至所述排水管16,以實現上水和排水的分離。
參見圖4,所述定瓷閥芯12為與連接管10內緣適配的圓盤狀,其設有與所述上水孔111和排水孔112位置和大小均對應的第一上水通孔121和第一排水通孔122,且所述定瓷閥芯12的周緣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起101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123,由此,所述定瓷閥芯12可通過定位凸起101定位至連接管10內的間隔部11上方,并實現通孔和孔的相互對應。
優選的是,所述定瓷閥芯12和間隔部11之間還可設有密封墊20,參見圖6,所述密封墊20的結構與定瓷閥芯基本類似,其設有與所述上水孔111和排水孔112位置和大小均對應的第四上水通孔201和第四排水通孔202,且所述密封墊20的周緣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起10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203,且所述密封墊20同樣通過定位凸起101定位至間隔部11和定瓷閥芯12之間,所述密封墊20可采用橡膠、硅膠等材質制成,利用彈性實現密封功能。
參見圖5,所述動瓷閥芯13位于所述動瓷閥芯12的上方,其為與連接管10內緣適配的圓盤狀,所述動瓷閥芯13設有與所述上水孔111和排水孔112大小對應的第二上水通孔131和第二排水通孔132,但第二上水通孔131和第二排水通孔132相互間隔的角度與所述上水孔111和排水孔112的角度不同,優選的,所述第二上水通孔131和第二排水通孔132相互間隔90度,以便于所述動瓷閥芯13通過旋轉實現第二上水通孔131與第一上水通孔121以及第二排水通孔132和第一排水通孔121之間的閉合和開啟,既在旋轉90度或相應角度后,第二上水通孔131與第一上水通孔121相互連通而第二排水通孔132與第一排水通孔122進行關閉,實現上水功能,水能從進水管1通過連接管10進入上水管3,而在反向旋轉90度或相應角度后,第二排水通孔132與第一排水通孔122相互連通而第二上水通孔131與第一上水通孔121相互關閉,實現排水功能,水能從上水管3通過連接管10進入排水管16,從而實現排水功能,而為了便于旋轉,所述動瓷閥芯13的周緣設有凹緣133,優選的,所述凹緣133的角度與第二上水通孔131和第二排水通孔132相互間隔的角度相適應,從而既能將動瓷閥芯13通過定位凸起101定位在一定角度,還能實現動瓷閥芯13的旋轉。
其中,所述定瓷閥芯12和動瓷閥芯13可通過陶瓷等表面光滑的材質制成,既避免了對水的污染,還能提供便捷的旋轉開閉功能。
其中,所述驅動組件設置于動瓷閥芯13的上方且實現動瓷閥芯13的相對旋轉,如圖1、7-8可見,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驅動組件包含聯動件14、套筒15和旋轉操控桿17,所述套筒15包含中空的套筒部151和頂部152,所述頂部152設有供旋轉操控桿17通過的貫通孔153,且貫通孔153的直徑比旋轉操控桿17的外緣大得多,所述聯動件14設置于套筒部151內,其包含一圓盤體,所述圓盤體貫穿設有與第二上水通孔131和第二排水通孔132的位置和大小相對應的第三上水通孔141和第三排水通孔142,所述圓盤體的下端向下延伸有旋轉凸起146,所述動瓷閥芯13的上表面設有供所述旋轉凸起146插置的旋轉凹部134,所述圓盤體的上端向上延伸有凸起部143,所述凸起部143的中部設有供所述旋轉操控桿17插置的旋轉凹槽144,所述旋轉凹槽144的形狀與旋轉操控桿17的形狀相適配,以通過旋轉操控桿17的旋轉帶動圓盤體轉動,從而進一步帶動動瓷閥芯13進行轉動,且所述圓盤體的第三上水通孔、第三排水通孔與第二上水通孔、第二上水通孔的位置相對應,旋轉過程中保證了上部的水流方向。
其中,所述旋轉操控桿17的上端伸出所述上水管3且設有一旋轉把手18,從而便于操作人員直接通過旋轉把手進行旋轉操作,且所述旋轉操控桿17的上端還可設有連接密閉所述上水管3的安裝部19,所述安裝部19可通過螺紋緊固結構進行緊固和密封。
其中,所述凸起部143的周緣設有多個隔水部145,所述多個隔水部145可延伸至套筒15的內緣且將第三上水通孔、第三排水通孔的上方進行間隔。
其中,在排水管的外邊可套有排水管保溫套,所述連接管、進水管的外邊有保溫套,均可設置于土層以內。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的是,所述旋轉操控桿17可通過電磁方式實現相對旋轉,如其上端設置電磁旋轉驅動件等,另外的是,只要是能實現動瓷閥芯的相對旋轉的驅動組件即可,本實用新型并不僅限于此。
由此可見,通過驅動組件對動瓷閥芯進行旋轉后,可實現動瓷閥芯相對定瓷閥芯的轉動,而定瓷閥芯在連接管內相對固定,而定瓷閥芯的第一上水通孔與上水孔以及第一排水通孔與排水孔均保持貫通,而動瓷閥芯的轉動實現第二上水通孔與第一上水通孔及上水孔的開閉(上水通道的開閉)以及第二排水通孔與第一排水通孔及排水孔的開閉(排水通道的開閉),這種方式既保證了需要上水時水流的通暢,也能在需要時關閉上水通道,打開排水通道,將殘留的水利用排水管排出,避免管道的凍脹。
通過上述結構及其功能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操作便捷;
2、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避免了管道的凍脹;
3、旋轉關閉快速,使用壽命長,維護簡單。
顯而易見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記載僅僅是舉例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應用或使用。雖然已經在實施例中描述過并且在附圖中描述了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限制由附圖示例和在實施例中描述的作為目前認為的最佳模式以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教導的特定例子,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將包括落入前面的說明書和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任何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