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二次供水設備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改進的節能型無負壓抑制器。
背景技術:
在二次供水中,市政管網進水往往伴隨有空氣輸入到二次供水設備的穩流罐中,大量的空氣會影響供水質量以及降低水泵的使用壽命,為了將穩流罐中的空氣排出,傳統的排氣裝置的工作過程中需要與空氣直接接觸,穩流罐中的水會遭到二次污染,并且穩流罐不斷的向水泵輸水過程中會產生負壓,負壓會影響市政管網。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改進的節能型無負壓抑制器,隔絕了排氣過程中穩流罐內部與空氣的直接接觸,并且可避免穩流罐產生負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改進的節能型無負壓抑制器,以解決現有供水系統易產生負壓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節能型無負壓抑制器,包括設置在穩流罐壁上的殼體、濾氣筒及大浮球,其中,所述殼體包括下封蓋及上封蓋,所述上、下封蓋之間密封連接;所述濾氣筒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在所述濾氣筒的頂部設置有通氣孔,在所述通氣孔處設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大浮球設置在所述濾氣筒內,所述大浮球可卡接在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處,所述濾氣筒與所述殼體之間可形成封閉的壓力腔;
在所述濾氣筒的外側的所述下封蓋的底部設置有連通大氣的連接孔,在連接口處設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
還包括杠桿結構,所述杠桿結構通過支撐架設置在所述壓力腔內,所述杠桿結構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連接桿并與所述大浮球連接,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連接桿;在所述第二連接桿的下端設置有阻尼彈簧,所述阻尼彈簧的下端設置有小浮球;所述小浮球可卡接在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內。
優選的,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超壓排氣閥。
優選的,所述上封蓋及所述下封蓋通過螺栓連接。
優選的,所述濾氣筒包括筒身及端蓋,所述筒身與所述端蓋通過螺栓連接,所述通氣孔設置在所述端蓋上。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設置在所述端蓋上。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設置在所述殼體壁上。
優選的,所述小浮球為鋼球。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節能型無負壓抑制器,其包括超壓排氣閥、殼體密封裝置以及杠桿結構。通過超壓排氣閥、杠桿結構及大、小浮球的作用,實現穩流罐內的空氣排出和抑制負壓,運行過程中具有安全、可靠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圖1的剖視圖。
圖中:1—穩流罐,2—下封蓋,3—上封蓋,4—超壓排氣閥,5—壓力腔,6—濾氣筒,7—封蓋,8—通氣孔,9—第一O型密封圈,10—連接孔,11—支撐架,12—第一連接桿,13—第二連接桿,14—小浮球,15—第二O型密封圈,16—螺栓,17—大浮球,18—阻尼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士,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節能型無負壓抑制器,設置在穩流罐1上。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殼體設置在穩流罐1的上部的罐壁上。殼體包括下封蓋2及上封蓋3,上下封蓋通過螺栓16密封連接。濾氣筒6設置在殼體內,在濾氣筒6的頂部設置有通氣孔8。濾氣筒6可以為整體的筒狀結構,也可以設置為包括筒身及封蓋的分體式結構。本實施例中的濾氣,6即為分體式結構,在筒身上設置有封蓋7,筒身與封蓋通過螺栓連接。殼體與濾氣筒之間可形成密封的壓力腔5。
大浮球17設置在濾氣筒6內,在濾氣筒6的頂部的通氣孔8處設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9,大浮球17可卡接在第一O型密封圈9上實現密封。濾氣筒的外側并下封蓋的底部設置有連接孔10,連接口10可連通大氣,在連接口10處設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15,小浮球14可卡接在第二O型密封圈15處實現密封。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杠桿結構,包括支撐架11,支撐架11設置在壓力腔5內,在支撐架1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桿12與第二連接桿13。第一連接桿12的下端與大浮球17連接,第二連接桿13的下端設置有一段阻尼彈簧18,阻尼彈簧18的下端與小浮球14連接。小浮球14在阻尼彈簧的作用下上下跳動,第二O型密封圈貼合或分離。支撐架11可設置在濾氣筒上,也可以設置在殼體的內壁上。本實用新型中的小浮球材質選擇為鋼球。
在殼體上設置有超壓排氣閥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A.自動排氣:
當穩流罐1內充滿水時,大浮球17被頂起,與第一O型密封圈9緊密貼合起來,壓力腔5被隔離,此時阻尼彈簧18也受到了杠桿的壓力,小浮球14就會下降將連接孔10堵住,與第二O型密封圈15貼合,與外界空氣隔離;
當穩流罐1內含有少量空氣時,大浮球17會下降一小段距離,此時阻尼彈簧18會受到向上的拉力,但小于小浮球14的重力,小浮球14與第二O型密封圈15貼合,與外界空氣隔離。少量空氣情況下,大浮球17反復多次的下降與上升時,壓力腔5的壓強逐漸增大,當超壓排氣閥4打開的臨界值時,壓力腔5內的空氣被壓出;
當穩流罐1內含有大量空氣時,大浮球17下降一大段距離,此時阻尼彈簧18會受到向上的拉力,但小于小浮球14的重力,小浮球14與第二密封圈15貼合,與外界空氣隔離,隨著穩流罐1的進水,壓力腔5的壓強越來越大,此時超壓排氣閥4被壓力腔5內的空氣頂開,壓力腔5排出空氣后迅速關閉超壓排氣閥3。
B.消除負壓:
當穩流罐1內受到較小的負壓時,此時壓力腔5的壓強會大于穩流罐1內部壓強,大浮球下17降,壓力腔5與穩流罐連通,負壓被消除。
當穩流罐1內受到較大的負壓,此時壓力腔5的壓強會大于穩流罐1內部壓強,大浮球17下降,壓力腔5與穩流罐1連通,負壓減小,此時由于外部空氣與壓力腔5形成的壓強差,小浮球14被頂起,在極短時間與外界連通,消除負壓,小浮球14落下并與第二O型密封圈15貼合,迅速與外界空氣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