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多功能車的,特別涉及一種仿剎車定位盤及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
背景技術:
1、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自然災害造成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財產安全和生命安全損失,是否能夠快速及時的展開搶險救災工作對于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至關重要。目前,缺少專門性的災后搶險救助工程車輛,在災后搶險時,通常將多種工程車輛組合搭配使用,但對于災后復雜地形,大型工程車量較難盡快深入災區。本項目設計出了一種具備挖掘,升降、搬運多功能一體的集合型設備,該設備在災后搶險救災中將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2、由于工作環境比較惡劣,往往需要配備定位機構來更好的進行定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仿剎車定位盤及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其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沒有定位機構,位置容易偏移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仿剎車定位盤,包括殼體、固定盤和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套設在所述殼體上的中心旋轉架、卡設在中心旋轉架上的直線式環繞軸套、設置在所述直線式環繞軸套上的定位桿和用于控制所述中心旋轉架旋轉的驅動機構;所述定位桿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盤上,另一端設置有定位頭;所述中心旋轉架轉動過程中能夠使定位頭鎖緊殼體實現定位。
3、作為優選,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在固定盤上的控制座、可轉動設置在所述控制座上的直行轉換絲桿、設置在所述控制座上并能夠控制所述直行轉換絲桿的控制電機;所述直行轉換絲桿通過一滑塊和所述中心旋轉架連接。
4、作為優選,所述中心旋轉架由上下兩個中空的環形盤連接而成,環形盤之間的空隙固定有直線式環繞軸套;所述定位桿貫穿所述直線式環繞軸套。
5、作為優選,所述定位桿和直線式環繞軸套均設置有三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中心旋轉架上;所述定位頭為不可旋轉的圓柱體。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包括運載平臺,所述運載平臺的下方兩側設置有輔助液壓起降臺;所述運載平臺上連接有車架,所述車架上設置有上述的仿剎車定位盤;所述殼體固定在所述運載平臺。
7、作為優選,所述車架包括直凸式車架和雙八字地形適應車架;所述直凸式車架的固定盤上設置有兩根平行的豎直桿,每根所述豎直桿上均設置有通過電機控制的滾輪,所述雙八字地形適應車架的固定盤的兩側設置有八字形桿,所述八字形桿可轉動設置在固定盤上,所述八字形桿的下方設置有通過電機控制的滾輪。
8、作為優選,所述殼體內設置有轉向機構,所述轉向機構包括由電機控制的蝸桿、與所述蝸桿嚙合的渦輪和連接在所述渦輪上的轉軸;所述轉軸貫穿固定盤后并與其固定。
9、作為優選,所述輔助液壓起降臺包括固定在所述運載平臺上的起降桿和對稱分布在起降桿上的起降機構;所述起降機構包括可轉動設置在所述起降桿上的上v形承力托臂和下v形承力托臂;上v形承力托臂和下v形承力托臂的另一端可轉動連接在承壓桿上,所述承壓桿的底部設置有承壓底盤;所述起降機構還包括一液壓桿,所述液壓桿靠近起降桿的一側和下v形承力托臂同心設置,所述液壓桿遠離起降桿的一側和上v形承力托臂同心設置。
10、作為優選,還包括一挖掘機臂桿工作體,所述挖掘機臂桿工作體包括了上述的仿剎車定位盤。
11、作為優選,所述挖掘機臂桿工作體包括可轉動設置在挖掘機臂桿工作體的固定盤上的一級彎臂,折彎臂的末端可轉動連接在二級啟合臂的中段,所述二級啟合臂的末端可轉動連接有挖斗;一級液壓桿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挖掘機臂桿工作體的固定盤上,另一端可轉動設置在折彎臂的中段;一級液壓桿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二級啟合臂的前端,另一端連接在折彎臂的中段;三級液壓桿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二級啟合臂的前端,另一端可轉動連接在折彎件的前端;所述折彎件的末端可轉動連接在二級啟合臂的末端;連桿的一端可轉動連接折彎件的中端,另一端可轉動連接在挖斗上。
12、作為優選,還包括一輔助升降工作臺,所述輔助升降工作臺包括設置在所述運載平臺上的底座、可轉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一級機械臂、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一級機械臂的二級機械臂、沿著所述二級機械臂長度方向移動的三級機械臂和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三級機械臂上的鏤空工作臺;第一液壓桿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底座上,另一端可轉動設置在一級機械臂的中段;第二液壓桿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一級機械臂的中段,另一端可轉動設置在二級機械臂上;第三液壓桿固定在二級機械臂上且帶動三級機械臂移動;第四液壓桿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三級機械臂上,另一端可轉動設置在鏤空工作臺上。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仿剎車定位盤及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的有益效果為:
14、1.底部一側是雙八字地形適應車架,另一側是傳統直凸式車架,在運載平臺兩側邊界處,分別布有一組采用四桿機構的輔助液壓式起降臺;
15、2.中間為運載平臺,兩邊是挖掘機臂桿工作體,中部為四段式液壓輔助升降工作臺。中間是使用多段液壓控制的輔助工作平臺,最上部是鏤空工作箱,可以攜帶多種設備。
16、3.最下部的混合車架配合液壓起降臺,可以讓車身執行原地轉彎等超高難度地形行進操作,在災后救援方向可以發揮大作用。
17、4.整車采用電驅加液壓雙動力源驅動,無人式遙控設置,上部的雙機械臂工作頭可由挖斗換成爪手,如此可以仿人類雙手工作,將挖掘使被困人員脫困效率翻倍。
18、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1.一種仿剎車定位盤,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固定盤(2)和定位機構(3),所述定位機構(3)包括套設在所述殼體(1)上的中心旋轉架(31)、卡設在中心旋轉架(31)上的直線式環繞軸套(32)、設置在所述直線式環繞軸套(32)上的定位桿(33)和用于控制所述中心旋轉架(31)旋轉的驅動機構(34);所述定位桿(3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盤(2)上,另一端設置有定位頭(331);所述中心旋轉架(31)轉動過程中能夠使定位頭(331)鎖緊殼體(1)實現定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剎車定位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34)包括固定在固定盤(2)上的控制座(341)、可轉動設置在所述控制座(341)上的直行轉換絲桿(342)、設置在所述控制座(341)上并能夠控制所述直行轉換絲桿(342)的控制電機(343);所述直行轉換絲桿(342)通過一滑塊和所述中心旋轉架(31)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仿剎車定位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旋轉架(31)由上下兩個中空的環形盤連接而成,環形盤之間的空隙固定有直線式環繞軸套(32);所述定位桿(33)貫穿所述直線式環繞軸套(32)。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仿剎車定位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桿(33)和直線式環繞軸套(32)均設置有三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中心旋轉架(31)上;所述定位頭(331)為不可旋轉的圓柱體。
5.一種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其特征在于:包括運載平臺(4),所述運載平臺(4)的下方兩側設置有輔助液壓起降臺(5);所述運載平臺(4)上連接有車架(6),所述車架(6)上設置有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仿剎車定位盤;所述殼體(1)固定在所述運載平臺(4)。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6)包括直凸式車架(61)和雙八字地形適應車架(62);所述直凸式車架(61)的固定盤(2)上設置有兩根平行的豎直桿(611),每根所述豎直桿(611)上均設置有通過電機控制的滾輪,所述雙八字地形適應車架(62)的固定盤(2)的兩側設置有八字形桿(621),所述八字形桿(621)可轉動設置在固定盤(2)上,所述八字形桿(621)的下方設置有通過電機控制的滾輪。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內設置有轉向機構(7),所述轉向機構(7)包括由電機控制的蝸桿(71)、與所述蝸桿(71)嚙合的渦輪(72)和連接在所述渦輪(72)上的轉軸(73);所述轉軸(73)貫穿固定盤(2)后并與其固定。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液壓起降臺(5)包括固定在所述運載平臺(4)上的起降桿(51)和對稱分布在起降桿(51)上的起降機構(52);所述起降機構(52)包括可轉動設置在所述起降桿(51)上的上v形承力托臂(521)和下v形承力托臂(522);上v形承力托臂(521)和下v形承力托臂(522)的另一端可轉動連接在承壓桿(523)上,所述承壓桿(523)的底部設置有承壓底盤(524);所述起降機構(52)還包括一液壓桿(525),所述液壓桿(525)靠近起降桿(51)的一側和下v形承力托臂(522)同心設置,所述液壓桿(525)遠離起降桿(51)的一側和上v形承力托臂(521)同心設置。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挖掘機臂桿工作體(8),所述挖掘機臂桿工作體(8)包括了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仿剎車定位盤。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應急式災后搶險輔助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機臂桿工作體(8)包括可轉動設置在挖掘機臂桿工作體(8)的固定盤(2)上的一折彎臂(81),折彎臂(81)的末端可轉動連接在二級啟合臂(82)的中段,所述二級啟合臂(82)的末端可轉動連接有挖斗(83);一級液壓桿(84)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挖掘機臂桿工作體(8)的固定盤(2)上,另一端可轉動設置在折彎臂(81)的中段;二級液壓桿(85)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二級啟合臂(82)的前端,另一端連接在折彎臂(81)的中段;三級液壓桿(86)的一端可轉動設置在二級啟合臂(82)的前端,另一端可轉動連接在折彎件(87)的前端;所述折彎件(87)的末端可轉動連接在二級啟合臂(82)的末端;連桿(88)的一端可轉動連接折彎件(87)的中端,另一端可轉動連接在挖斗(8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