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自吸罐的污水處理供水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藥過程中產生的污水處理裝置,具體是帶有自吸罐的污水處理供水池。
【背景技術】
[0002]在制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這些污水一般都需要統一收集到供水池中,然后再統一輸運到后續的污水處理設備中進行污水處理。現有的污水處理的供水池的結構一般包括有供水池池體、設置于供水池池體上的進水管、用于將供水池池體中的污水抽走的出水管以及將設置于出水管上的抽水栗。
[0003]這種傳統的污水處理供水池結構比較簡單,存在以下缺點:
[0004]( I)污水中的往往含有一些絮狀漂浮物,供水池在長時間使用后,絮狀漂浮物往往沉淀在供水池池體的底部,并同時附著在供水池池體的底部內壁上,非常難地被抽水栗抽走。
[0005](2)抽水栗一般位于池體的上方,因此,將位于池體內的污水抽走時,同時需要克服污水上升所消耗的能量,從而導致抽水栗能耗高。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而提供一種能耗低的帶有自吸罐的污水處理供水池。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有供水池池體、設置于供水池池體上的進水管、用于將供水池池體中的污水抽走的出水管以及將設置于出水管上的抽水栗,所述的出水管上相對于抽水栗的上游側還設置有自吸罐,該自吸罐包括有設置于供水池池體上方的自吸罐體,該自吸罐體的底部設置有下端位于供水池池體的底部的自吸罐體吸水管,該自吸罐體的側壁中部設置接入到出水管上的自吸罐體放水管,所述的自吸罐體利用虹吸原理從供水池池體吸水并從自吸罐體放水管放水,所述的進水管的出水口上連接有旋流噴頭,該旋流噴頭包括有環形噴頭座和進液管,所述的環形噴頭座內設置有與進液管相連通的進液口,該環形噴頭座的內壁上周向開設有螺旋槽,該環形噴頭座相對螺旋槽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環形錐面狀的液流發散導流面,該螺旋槽的深度沿其螺旋延伸方向逐漸遞減,且螺旋槽的起始端與進液口相連通,所述環形噴頭座的內壁相對螺旋槽的尾端設置有用于將液體往環形噴頭座兩側的兩個液流發散導流面進行導流的一對斜導壁,所述的螺旋槽的尾端凸起設置有三角凸板,所述的一對斜導壁設置于該三角凸板的兩條等徑邊上,所述的三角凸板的背面擋設于環形噴頭座的進液口的上方。
[0008]通過本設置,利用自吸罐的自動吸水功能,將污水從供水池池體上抬升高度,然后再用抽水栗進行輸出,可以極大地減少抽水栗的能耗,節能效果顯著。另外,本設置,通過旋流噴頭,液體從該進液管進入環形噴頭座,然后液體由螺旋槽周向引導,并最終由斜導壁分流并從兩側的液流發散導流面成錐面發散外射出去,通過該旋流噴頭能將進液管中的液體變成扁平錐幕形狀的激流水幕,而且激流水幕中的液體的本身還有螺旋角速度,該螺旋角速度促使液體分散得非常均勻,這種進水水流將使得供水池池體內部的水上下翻騰激蕩,從而使得絮狀漂浮物不易發生沉降,以方便及時將其抽走。
[0009]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自吸罐體的頂部連接有加水管,該加水管的外端設置加水漏斗,且該加水管上設置有加水控制閥。通過本設置,利用在加水管,在自吸罐體內部水量不足時,能向其內部進行注水,從而引發虹吸現象,實現從供水池池體中不斷吸水。
[0010]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介紹。
【附圖說明】
[0011]圖1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立體圖;
[0012]圖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自吸罐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本實用新型旋流噴頭立體圖;
[0014]圖4本實用新型旋流噴頭剖面圖;
[0015]圖5本實用新型旋流噴頭噴出的水流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的描述,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0017]如圖1-5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包括有供水池池體1、設置于供水池池體I上的進水管11、用于將供水池池體中的污水抽走的出水管12以及將設置于出水管上的抽水栗2,所述的出水管12上相對于抽水栗2的上游側還設置有自吸罐3,該自吸罐3包括有設置于供水池池體I上方的自吸罐體31,該自吸罐體31的底部設置有下端位于供水池池體的底部的自吸罐體吸水管311,該自吸罐體的側壁中部設置接入到出水管12上的自吸罐體放水管312,所述的自吸罐體31利用虹吸原理從供水池池體I吸水并從自吸罐體放水管312放水。另外,本實施例所述的自吸罐體31的頂部連接有加水管32,該加水管32的外端設置加水漏斗33,且該加水管上設置有加水控制閥34。
[0018]此外,本實施例所述的進水管11的出水口上連接有旋流噴頭4,所述的旋流噴頭4包括有環形噴頭座41和進液管42,所述的環形噴頭座41內設置有與進液管相連通的進液口 411,該環形噴頭座41的內壁上周向開設有螺旋槽412,該環形噴頭座41的相對螺旋槽412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環形錐面狀的液流發散導流面413,該螺旋槽412的深度沿其螺旋延伸方向逐漸遞減,且螺旋槽412的起始端與進液口相連通,所述環形噴頭座41的內壁相對螺旋槽的尾端設置有用于將液體往環形噴頭座兩側的兩個液流發散導流面進行導流的一對斜導壁414,本實施例,所述的螺旋槽412的尾端凸起設置有三角凸板415,所述的一對斜導壁414設置于該三角凸板415的兩條等徑邊上。
[0019]另外,本實施例所述的三角凸板415的背面擋設于環形噴頭座41的進液口 411的上方,所述的旋流噴頭4的進液管42上部設置有側凸部421,該側凸部421內設置有用于連通進液管42內的進液通道422與環形噴頭座的進液口 411的斜導流通道4211。
[0020]如圖5所示,虛線表示的水幕的形態。本實施例所述的旋流噴頭4優選采用含鉬的特種耐酸鋼材質制成。
【主權項】
1.一種帶有自吸罐的污水處理供水池,包括有供水池池體、設置于供水池池體上的進水管、用于將供水池池體中的污水抽走的出水管以及設置于出水管上的抽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上相對于抽水栗的上游側還設置有自吸罐,該自吸罐包括有設置于供水池池體上方的自吸罐體,該自吸罐體的底部設置有下端位于供水池池體的底部的自吸罐體吸水管,該自吸罐體的側壁中部設置接入到出水管上的自吸罐體放水管,所述的自吸罐體利用虹吸原理從供水池池體吸水并從自吸罐體放水管放水,所述的進水管的出水口上連接有旋流噴頭,該旋流噴頭包括有環形噴頭座和進液管,所述的環形噴頭座內設置有與進液管相連通的進液口,該環形噴頭座的內壁上周向開設有螺旋槽,該環形噴頭座相對螺旋槽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環形錐面狀的液流發散導流面,該螺旋槽的深度沿其螺旋延伸方向逐漸遞減,且螺旋槽的起始端與進液口相連通,所述環形噴頭座的內壁相對螺旋槽的尾端設置有用于將液體往環形噴頭座兩側的兩個液流發散導流面進行導流的一對斜導壁,所述的螺旋槽的尾端凸起設置有三角凸板,所述的一對斜導壁設置于該三角凸板的兩條等徑邊上,所述的三角凸板的背面擋設于環形噴頭座的進液口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自吸罐的污水處理供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吸罐體的頂部連接有加水管,該加水管的外端設置加水漏斗,且該加水管上設置有加水控制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自吸罐的污水處理供水池,包括有供水池池體、設置于供水池池體上的進水管、用于將供水池池體中的污水抽走的出水管以及設置于出水管上的抽水泵,所述的出水管上相對于抽水泵的上游側還設置有自吸罐,該自吸罐包括有設置于供水池池體上方的自吸罐體,該自吸罐體的底部設置有下端位于供水池池體的底部的自吸罐體吸水管,該自吸罐體的側壁中部設置接入到出水管上的自吸罐體放水管,所述的自吸罐體利用虹吸原理從供水池池體吸水并從自吸罐體放水管放水。本實用新型具有能耗低且能防止絮狀漂浮物在池體沉降等優點。
【IPC分類】E03F5/26, E03F5/10, E03F5/22
【公開號】CN204940511
【申請號】CN201520736609
【發明人】張永貴, 彭盛權, 賴紹杰
【申請人】浙江康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