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噪聲污染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道路噪聲治理的聲屏障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金屬板或非金屬板制成的屏障,這種屏障只起隔聲作用,不吸收聲能,隔聲作用對高頻噪聲降噪效果比較好,而在道路交通噪聲頻帶范圍內,中、低頻噪聲占優勢,因此降噪效果不理想;另一種是用金屬板或非金屬板作為后封板,用微穿孔板或百葉式孔板作為面板組成腔體,在其內填充隔聲材料構成聲屏障,這種聲屏障由于穿孔板具有良好的吸聲效果,再加上隔聲材料的隔聲效果,使這種聲屏障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但由于道路隔聲屏障都用于露天,天氣變化無常,雨雪會透過微穿孔板的微孔或百葉式孔板使在其腔內的隔聲材料受潮,從而影響降噪效果,不得不經常更換聲屏障。
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該屏障既具有隔聲作用,也具有吸聲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降噪功能,適用于各種波長的噪聲,而且不會因隔聲材料受潮而影響聲屏障的使用壽命,不必經常更換聲屏障。該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可用于治理道路交通噪聲,也可用于企業廠界之間隔聲和設備之間隔聲。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包括共振腔和隔聲腔,所述共振腔由微穿孔面板和后封板組成,共振腔內設置有平行于微穿孔面板的微穿孔板,共振腔通過微孔板上的微孔與大氣相通;所述隔聲腔由面板和后封板組成,隔聲腔內設置有隔聲材料,該隔聲材料密閉在隔聲腔內。
所述共振腔厚度為25-100mm,內置微穿孔板的數量為0-4塊,所述微穿孔面板和微穿孔板上的微孔孔徑為0.5-4mm,穿孔率為1-30%,所述微孔板為凹凸不平的板或平面板。
所述隔聲腔厚度為20-130mm,其面板和后封板為金屬板或非金屬板,板厚為0.5-2mm,隔聲腔內置的隔聲材料為巖棉、玻璃棉、棉氈或發泡膠的一種,其密度為80kg/m3-150kg/m3。
上述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的工作原理是將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安裝在設置于交通噪聲嚴重地帶道路兩旁位置的連接立柱上,屏障上構成共振腔的微穿孔板采用凹凸不平的板或平面板,其微孔采用不同孔徑和穿孔率,配合不同的共振腔厚度以及腔內不同的微穿孔板數量,使聲屏障的吸聲頻帶加寬,對各頻帶噪聲具有良好的吸聲效果。特別對低、中頻帶噪聲;另外隔聲腔的隔聲量隨著隔聲腔厚度的增加、組成隔聲腔面板和后封板厚度的增加、充填在隔聲腔內隔聲材料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設計者可根據所需要的降噪指標來確定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結構上各種尺寸和參數,以滿足噪聲控制標準。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與現有的聲屏障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降噪效果好。
由于本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既采用了吸聲共振腔,又采用了隔聲腔,這樣就使吸聲頻帶加寬,而且隔聲量大,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2.使用壽命長。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封閉的隔聲腔,使放置在腔內的隔聲材料不會受到雨雪的侵蝕,因而不會因受潮而影響隔聲效果,因此不必經常更換隔聲屏障。使用壽命加長,經濟效益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圖1A-A方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包括共振腔1和隔聲腔2,所述共振腔1由微穿孔面板3和后封板4組成,共振腔1內設置有平行于微穿孔面板3的微穿孔板7,共振腔1通過微孔板上的微孔與大氣相通;所述隔聲腔2由面板5和后封板4組成,隔聲腔2內設置有隔聲材料6,該隔聲材料密閉在隔聲腔2內。
所述共振腔1厚度為40mm,內置微穿孔板7的數量為1塊,所述微穿孔面板3和微穿孔板7為平面板,在其上面的微孔孔徑為11mm穿孔率為20%;所述隔聲腔2厚度為100mm,其面板5為1mm后的彩鋼板,后封板4為1mm厚的普通鋼板,隔聲腔2內置的隔聲材料為巖棉,其密度為100kg/m3。
將上述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用于治理交通噪聲時,首先在交通噪聲嚴重的地帶的道路兩旁位置設置多個連接立柱,將制作好得多塊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分別安裝在相應的連接立柱上,構成了一長排隔聲吸聲屏障,經測試,該屏障使交通噪聲下降8-15分貝,而且造型美觀、實用,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一種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包括共振腔(1)和隔聲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1)由微穿孔面板(3)和后封板(4)組成,共振腔(1)內設置有平行于微穿孔面板(3)的微穿孔板(7),共振腔(1)通過微孔板上的微孔與大氣相通;所述隔聲腔(2)由面板(5)和后封板(4)組成,隔聲腔(2)內設置有隔聲材料(6),該隔聲材料密閉在隔聲腔(2)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1)厚度為25-100mm,內置微穿孔板(7)的數量為0-4塊,所述微穿孔面板(3)和微穿孔板(7)上的微孔孔徑為0.5-4mm,穿孔率為1-30%,所述微孔板為凹凸不平的板或平面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聲腔(2)厚度為20-130mm,其面板(5)和后封板(4)為金屬板或非金屬板,板厚為0.5-2mm,隔聲腔(2)內置的隔聲材料為巖棉、玻璃棉、棉氈或發泡膠的一種,其密度為80kg/m3-150kg/m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該屏障由吸聲其振腔與隔聲腔組裝而成。所述共振腔由微穿孔面板和后封板組成,在共振腔內可設置平行于面板的微穿孔板,共振腔通過微穿孔板上的微孔與大氣相通;所述隔聲腔由金屬或非金屬面板和后封板組成,隔聲腔內填充有隔聲材料。上述的聲屏障具有吸聲頻帶寬、隔聲效果好的優點,而且由于隔聲材料密閉在隔聲腔內,因而不會因受潮而影響隔聲效果,增加了隔聲屏障的使用壽命。本組裝式隔聲吸聲屏障可廣泛用于治理道路交通噪聲,還可用于企業廠界隔聲和設備之間的隔聲。
文檔編號E01F8/00GK2787715SQ20052001701
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22日
發明者楊益琴, 蔣學軍, 王素 申請人:北京豐越達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