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84172閱讀:10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道路養護領域,是一種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
背景技術
公路出現坑槽是全世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見病害。現行的道路路面養護中,瀝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修補,夏季多采用切縫機、破碎機挖出方型坑,綜合養護車加熱瀝青混凝土至200攝氏度后攤鋪,再用小型壓路機(或平板夯)碾壓的修補工藝;冬季北方城市道路及普通公路由于受氣候條件制約,基本不修補路面坑槽,高速公路多采用瀝青冷補料進行坑槽修補。現行的施工工藝弊端是作業機械設備多,修補工序繁瑣,作業時間長,受設備、氣候條件的制約大,路面坑槽修補的質量很難達到規范標準,修補后的路面抗壓強度低,密實度差,與原路面結合不充分,在行駛車輛的車輪的反復碾壓下路面容易再次被破壞,對車輛和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施工過程中,利用綜合養護車對瀝青加熱,對公路附近的環境造成污染,瀝青混凝土的反復加熱造成能源的浪費,而瀝青加熱后產生的氣味,也有害于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為解決路面坑槽修補工藝繁瑣,受設備、氣候條件的制約大,修補質量達不到規范要求,作業時間長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該工藝采用預先準備好的修補料,修補迅速,且修補質量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是在常溫下首先清理破損坑槽,按規定尺寸修割坑槽周邊和底面,然后將預先準備好的與修割好的坑槽尺寸相應的路面瀝青磚底面、側面、以及坑槽底面涂抹路面瀝青磚粘接劑,將路面瀝青磚與坑槽底面和切割面粘接,并保持路面平整,再用路面瀝青磚粘接劑將路面瀝青磚和原路面間的縫隙填實,經短時間養生即可達到原路面技術標準,完成路面坑槽修補。
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瀝青磚是采用與所要修補路面的瀝青混凝土相同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的可方便移動和使用的形狀相當的材料。
所述的路面瀝青磚分為兩種
所述的高等級和一、二級公路路面瀝青磚使用SBS改性瀝青、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纖維穩定劑,級配百分比為(6-7)∶(60-70)∶(20-30)∶(8-12)∶(0.2-0.4),經加熱、混合攪拌、壓實、切割成型、冷卻、檢測,制成成品路面瀝青磚;所述的三、四級公路路面瀝青磚和廠區、庭院用路面瀝青磚使用瀝青、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級配百分比為(4-5)∶(60-70)∶(20-30)∶(8-12),經加熱、混合攪拌、壓實、切割成型、冷卻、檢測,制成成品路面瀝青磚。
所述的路面瀝青磚外形可為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和圓形。
所述的路面瀝青磚厚度可為3-20厘米。
所述的路面瀝青磚粘接劑為乳狀液體材料,是以乳化瀝青、建筑膠、滑石粉、膨脹劑和防凍劑按百分比(80-85)∶(5-10)∶(5-7)∶(0.5-1.5)∶(0.5-1.5)配制而成。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環保,節能,成本較低;2、現場施工工藝簡便易行,作業時間短;3、降低了施工者對道路施工機械的依賴程度,減少了施工單位的固定資產投入;4、受氣候變化影響小,冬季可正常作業;5、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強,可達到原有等級路面技術標準;6、本發明可以應用到幾十平方米的瀝青路面修復和廠區、庭院鋪筑路面。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1-原路面 2-基層 3-路基 4-瀝青路面磚5-瀝青路面磚粘結劑 6-坑槽底面圖2是本發明坑槽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見圖1,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該工藝是在常溫下首先清理破損坑槽,按規定尺寸修割坑槽周邊和底面,然后將預先準備好的與修割好的坑槽尺寸相應的路面瀝青磚底面、側面、以及坑槽底面涂抹路面瀝青磚粘接劑,將路面瀝青磚與坑槽底面和切割面粘接,并保持路面平整,再用路面瀝青磚粘接劑將路面瀝青磚和原路面間的縫隙填實,經短時間養生即可達到原路面技術標準,完成路面坑槽修補。
1、路面瀝青磚路面瀝青磚由專業廠家生產制作,是采用與所要修補路面的瀝青混凝土相同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的可方便移動和使用的形狀相當的材料。
路面瀝青磚分為兩種高等級和一、二級公路路面瀝青磚使用SBS改性瀝青、粗集料(玄武巖)、細集料(石灰巖)、礦粉(石灰石)、木質素纖維穩定劑,級配百分比為(6-7)∶(60-70)∶(20-30)∶(8-12)∶(0.2-0.4),經加熱、混合攪拌、壓實、切割成型、冷卻、檢測,制成成品路面瀝青磚;三、四級公路路面瀝青磚和廠區、庭院用路面瀝青磚使用瀝青、粗集料(玄武巖)、細集料(石灰巖)、礦粉(石灰石),級配百分比為(4-5)∶(60-70)∶(20-30)∶(8-12),經加熱、混合攪拌、壓實、切割成型、冷卻、檢測,制成成品路面瀝青磚。
路面瀝青磚外形根據需要可為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和圓形。路面瀝青磚厚度根據需要可為3-20厘米。
2、路面瀝青磚粘接劑路面瀝青磚粘接劑由專業廠家生產制作,所述的路面瀝青磚粘接劑為乳狀液體材料,是以乳化瀝青、108建筑膠、滑石粉、NR1膨脹劑和RT防凍劑按百分比(80-85)∶(5-10)∶(5-7)∶(0.5-1.5)∶(0.5-1.5)配制而成。其特點是粘結力強,防潮防水、可快速凝固,凝固后微膨脹,并與原路面技術指標基本一致,耐高低溫,在常溫下即可實現路面瀝青磚與原路面的快速、牢固粘接。
3、本發明具體施工方法如下施工準備修補坑槽所用設備路面切割機,吹風機,路面破碎機(后兩種機械也可人工代替)。修補材料攜帶與破損坑槽路面同等級和對應面積、厚度的路面瀝青磚,路面瀝青磚粘接劑,骨料若干。
施工步驟1)清理坑槽根據路面坑槽的大小程度,確定修補形狀和面積A,劃出切割線L1。切割線L1的尺寸應微大于路面瀝青磚4的尺寸L2,或略大于路面瀝青磚4的尺寸L2的整數倍,以使路面瀝青磚4和原路面1之間、以及路面瀝青磚4之間留有微量間隙。使用路面切割工具和破碎機將切割線內原路面1和破損部位清理至坑槽底面6完好處。
2)選定路面瀝青磚型號
將路面瀝青磚放入修理好的坑槽,測出原路面與路面瀝青磚上部平面的高差,若高差基本為零,則直接進入步驟4);若路面瀝青磚高于原路面,則更換厚度小一型號的路面瀝青磚4再試;若路面瀝青磚低于路面1厘米以上,則更換厚度大一型號的路面瀝青磚再試;若路面瀝青磚低于路面僅幾毫米,則選定該路面瀝青磚型號修補當前坑槽。
施工者也可用尺量加經驗判斷,確定路面瀝青磚型號。
3)處理坑槽底面取出選定的路面瀝青磚。
根據測出的原路面與路面瀝青磚上部平面的高差和修補面積,換算出需添加的劑量,在坑槽里放入相應比例的骨料和路面瀝青磚粘接劑,并將它們充分拌和、攤平。
4)粘貼路面瀝青磚在坑槽底面6上表面、切割后原路面1側面四周涂抹路面瀝青磚粘接劑5,將路面瀝青磚4的底部、側面四周涂抹好路面瀝青磚粘接劑5后,將路面瀝青磚4與坑槽底面6表面和切割過的原路面1側面粘接。路面瀝青磚4的底面和側面與坑槽底面2表面和原路面1切割后的側面要充分接觸,保證路面瀝青磚4與原路面1高度一致,側面縫隙用路面瀝青磚粘接劑5填充,待路面瀝青磚粘接劑5的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后,清理現場,完成修補坑槽作業。
權利要求
1.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是在常溫下首先清理破損坑槽,按規定尺寸修割坑槽周邊和底面,然后將預先準備好的與修割好的坑槽尺寸相應的路面瀝青磚底面、側面、以及坑槽底面涂抹路面瀝青磚粘接劑,將路面瀝青磚與坑槽底面和切割面粘接,并保持路面平整,再用路面瀝青磚粘接劑將路面瀝青磚和原路面間的縫隙填實,經短時間養生即可達到原路面技術標準,完成路面坑槽修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瀝青磚是采用與所要修補路面的瀝青混凝土相同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的可方便移動和使用的形狀相當的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瀝青磚分為兩種所述的高等級和一、二級公路路面瀝青磚使用SBS改性瀝青、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纖維穩定劑,級配百分比為(6-7)∶(60-70)∶(20-30)∶(8-12)∶(0.2-0.4),經加熱、混合攪拌、壓實、切割成型、冷卻、檢測,制成成品路面瀝青磚;所述的三、四級公路路面瀝青磚和廠區、庭院用路面瀝青磚使用瀝青、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級配百分比為(4-5)∶(60-70)∶(20-30)∶(8-12),經加熱、混合攪拌、壓實、切割成型、冷卻、檢測,制成成品路面瀝青磚。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瀝青磚外形可為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和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瀝青磚厚度可為3-20厘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瀝青路面坑槽修補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瀝青磚粘接劑為乳狀液體材料,是以乳化瀝青、建筑膠、滑石粉、膨脹劑和防凍劑按百分比(80-85)∶(5-10)∶(5-7)∶(0.5-1.5)∶(0.5-1.5)配制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交通道路養護領域瀝青路面坑槽快速修補工藝,該工藝是在常溫下首先清理破損坑槽,按規定尺寸修割坑槽周邊和底面,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路面瀝青磚用瀝青磚粘接劑,與坑槽底面和切割面粘接,并保持路面平整,再用路面瀝青磚粘接劑將路面瀝青磚和原路面間的縫隙填實,經短時間養生即可達到原路面技術標準,完成路面坑槽修補。該工藝的優點1.是環保,節能,成本較低;2.現場施工工藝簡便易行,作業時間短;3.降低了施工者對道路施工機械的依賴程度,減少了施工單位的固定資產投入;4.受氣候變化影響小,冬季可正常作業;5.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強,可達到原有等級路面技術標準。
文檔編號E01C7/18GK101021055SQ20071001030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6日
發明者閆鋒, 曹曉旭, 吳永付, 石文峰, 高強, 馮廣信 申請人:高強, 石文峰, 閆鋒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万山特区| 安塞县| 吴旗县| 九江市| 周口市| 牡丹江市| 吴旗县| 砚山县| 抚州市| 顺义区| 油尖旺区| 镇沅| 永胜县| 依兰县| 扶风县| 广饶县| 留坝县| 大同县| 郁南县| 泊头市| 齐河县| 武山县| 许昌市| 乳源| 灵山县| 伊通| 金溪县| 郑州市| 油尖旺区| 庆安县| 岳阳市| 温宿县| 文水县| 浏阳市| 宣威市| 当雄县| 台南市| 基隆市| 安西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