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公路橋梁施工的工具,確切地說是一種橋梁支座輔助
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橋梁支座是連接橋梁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的重要結構部件。它能將橋梁上部結構的反力和變形(位移和轉角)可靠的傳遞給橋梁下部結構,從而使結構的實際受力情況與計算的理論圖式相符合。在鐵路、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由于鐵路橋梁支座比較沉重,并且體積較小,搬運挪動時著力點少,以往通常是4-5名工人用撬棍抬起,來回撥動,調整支座螺栓對準螺栓孔,然后再擰緊支座螺栓安裝支座。這種安裝方式需要多名工人協同完成,費時費力,而且大大制約了整個工期進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可以輔助人工安裝橋梁支座,減少工人數量,省時省力,降低安裝成本,同時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包括底座,底座上部固定安裝把手,底座底部固定安裝萬向輪,底座前端兩側分別固定安裝一個支柱,兩支柱上安裝橫梁,橫梁位于支柱的中后部;每個支柱底端固定安裝輪臂,每個輪臂的底部安裝支撐輪; 底座上固定安裝第一液壓缸,第一液壓缸的液壓桿朝上,并且安裝輪軸,輪軸兩端分別安裝鏈輪,每個鏈輪上設置鏈條,鏈條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橫梁上,鏈條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托舉裝置,托舉裝置上安裝兩根L型叉臂;叉臂的豎邊與托舉裝置固定連接,叉臂的另一邊位于下端,托舉裝置可沿支柱滑動;第一液壓缸位于橫梁和托舉裝置之間。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兩個輪臂前端安裝支架,支架上安裝電機和變速箱,電機的輸出軸與變速箱的輸入軸連接,變速箱的輸出軸稱為旋轉軸,旋轉軸兩端各通過軸承與兩個輪臂連接;旋轉軸的兩端各安裝一根L形的旋轉臂,兩旋轉臂左右對稱,每個旋轉臂前端設置轉軸,轉軸上安裝第二液壓缸,兩個第二液壓缸液壓桿上各安裝一個弧形夾持板,兩個夾持板凹面相對,且形狀與橋梁支座的外周吻合;每個第二液壓缸的底部安裝重塊。所述的托舉裝置包括托架,托架與鏈條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托架上水平安裝兩根托架橫梁,托架橫梁上固定安裝兩根叉臂。托架與支柱之間安裝數個第一滑輪,使托舉裝置沿支柱豎直移動;第一滑輪固定安裝在托架上,并且沿支柱內側上滑動。托架橫梁與支柱之間安裝數個第二滑輪,使托舉裝置沿支柱豎直移動;第二滑輪固定安裝在托架橫梁上,并且沿支柱前側上滑動。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原來的人工安裝橋梁支座變為機械輔助安裝,減少工人的數量,省時省力,可以降低安裝成本,而且加快安裝速度,是工作效率整體提高。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簡便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向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右視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支柱2把手3鏈輪4鏈條5重塊6橫梁7輪軸8第一液壓頂9托架10第一滑輪11底座12萬向輪13第二滑輪14托架橫梁15叉臂16輪臂17支撐輪 18夾持板19電機20變速箱21軸承22旋轉臂2第二液壓缸24支架25旋轉軸26橋梁支座27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如圖1和圖3所示,包括底座11,底座 11上部固定安裝把手2,底座11底部固定安裝萬向輪12,底座11前端兩側分別固定安裝一個支柱1,兩支柱1上安裝橫梁6,橫梁6位于支柱1的中后部;每個支柱1底端固定安裝輪臂16,每個輪臂16的底部安裝支撐輪17 ;底座11上固定安裝第一液壓缸8,第一液壓缸8 的液壓桿朝上,并且安裝輪軸7,輪軸7兩端分別安裝鏈輪3,每個鏈輪3上設置鏈條4,鏈條 4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橫梁6上,鏈條4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托舉裝置,托舉裝置上安裝兩根L 型叉臂15 ;叉臂15的豎邊與托舉裝置固定連接,叉臂15的另一邊位于下端,托舉裝置可沿支柱1滑動;第一液壓缸8位于橫梁6和托舉裝置之間。第一液壓缸8的液壓缸桿升起,帶動鏈輪3向上運動,在鏈條4的拉動下,托舉裝置向上運動,從而實現叉臂15的向上運動。 使用時,用撬棍將橋梁支座搬運至叉臂15上,然后將橋梁支座大致擺正,推送至梁端處,進行初步對位。初步對位完成后,通過第一液壓缸8提升叉臂15高度,待提升到距離梁底預埋鋼板5cm處后,準備進行進一步對位。繼續提升叉臂高度,待能夠帶住錨固螺栓時,便開始上錨固螺栓,通過調整萬向輪12,使四個錨固螺栓都順利擰上。待四個錨固螺栓擰上后,繼續提升叉臂15高度,使上支座板與梁底預埋鋼板之間不得有空隙,然后擰緊錨固螺栓。支座螺栓擰緊后,通過第一液壓缸將叉臂15落下,進行下個橋梁支座的運送和安裝工作。將原來的人工運輸和安裝變為機械化輔助安裝,減少工人的數量,省時省力,從而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與人工安裝相比,安裝的時間減少,能增加工作效率。為了實現橋梁支座26安裝的全機械化,如圖2和圖3所示,兩個輪臂16前端安裝支架24,支架24上安裝電機19和變速箱20,電機19的輸出軸與變速箱20的輸入軸連接, 變速箱20的輸出軸稱為旋轉軸25,旋轉軸25兩端各通過軸承21與兩個輪臂16連接;旋轉軸25的兩端各安裝一根L形的旋轉臂22,兩旋轉臂22左右對稱,每個旋轉臂22前端設置轉軸27,轉軸27上安裝第二液壓缸23,兩個第二液壓缸23液壓桿上各安裝一個弧形夾持板18,兩個夾持板18凹面相對,且形狀與橋梁支座26的外周吻合;每個第二液壓缸23的底部安裝重塊5。使用時,通過兩個夾持板18將橋梁支座26夾住,轉動旋轉軸25將橋梁支座26放置在叉臂15上。橋梁支座26往叉臂15運輸的過程也實現了機械化,從而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進一步說明所述的托舉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括托架9,托架9與鏈條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托架9上水平安裝兩根托架橫梁14,托架橫梁14上固定安裝兩根叉臂15。如圖2和圖2所示,托架9與支柱1之間安裝數個第一滑輪10,使托舉裝置沿支柱1豎直移動;第一滑輪10固定安裝在托架9上,并且沿支柱1內側上滑動。或者托架橫梁14與支柱1之間安裝數個第二滑輪13,使托舉裝置沿支柱1豎直移動;第二滑輪13固定安裝在托架橫梁14上,并且沿支柱1前側上滑動。通過第一滑輪10或者第二滑輪13的導向作用,防止橋梁支座左右或者前后擺動,從而增加上升過程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部固定安裝把手 (2),底座(11)底部固定安裝萬向輪(12),底座(11)前端兩側分別固定安裝一個支柱(1), 兩支柱(1)上安裝橫梁(6),橫梁(6)位于支柱(1)的中后部;每個支柱(1)底端固定安裝輪臂(16),每個輪臂(16)的底部安裝支撐輪(17);底座(11)上固定安裝第一液壓缸(8), 第一液壓缸(8)的液壓桿朝上,并且安裝輪軸(7),輪軸(7)兩端分別安裝鏈輪(3),每個鏈輪(3)上設置鏈條(4),鏈條(4)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橫梁(6)上,鏈條(4)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托舉裝置,托舉裝置上安裝兩根L型叉臂(15);叉臂(15)的豎邊與托舉裝置固定連接,叉臂 (15)的另一邊位于下端,托舉裝置可沿支柱(1)滑動;第一液壓缸(8)位于橫梁(6)和托舉裝置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輪臂(16)前端安裝支架(24),支架(24)上安裝電機(19)和變速箱(20),電機(19)的輸出軸與變速箱(20) 的輸入軸連接,變速箱(20)的輸出軸稱為旋轉軸(25),旋轉軸(25)兩端各通過軸承(21)與兩個輪臂(16)連接;旋轉軸(25)的兩端各安裝一根L形的旋轉臂(22),兩旋轉臂(22)左右對稱,每個旋轉臂(22)前端設置轉軸(27),轉軸(27)上安裝第二液壓缸(23),兩個第二液壓缸(23)液壓桿上各安裝一個弧形夾持板(18),兩個夾持板(18)凹面相對,且形狀與橋梁支座(26)的外周吻合;每個第二液壓缸(23)的底部安裝重塊(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舉裝置包括托架(9),托架(9)與鏈條(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托架(9)上水平安裝兩根托架橫梁(14), 托架橫梁(14)上固定安裝兩根叉臂(1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托架(9)與支柱(1)之間安裝數個第一滑輪(10),使托舉裝置沿支柱(1)豎直移動;第一滑輪(10)固定安裝在托架(9 )上,并且沿支柱內側(1)上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托架橫梁(14)與支柱 (1)之間安裝數個第二滑輪(13),使托舉裝置沿支柱(1)豎直移動;第二滑輪(13)固定安裝在托架橫梁(14 )上,并且沿支柱(1)前側上滑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橋梁支座輔助安裝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部固定安裝把手,底座底部固定安裝萬向輪,底座前端兩側分別固定安裝一個支柱,兩支柱上安裝橫梁,橫梁位于支柱的中后部;每個支柱底端固定安裝輪臂,每個輪臂的底部安裝支撐輪;底座上固定安裝第一液壓缸,第一液壓缸的液壓桿朝上,并且安裝輪軸,輪軸兩端分別安裝鏈輪,每個鏈輪上設置鏈條,鏈條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橫梁上,鏈條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托舉裝置,托舉裝置上安裝兩根L型叉臂;叉臂的豎邊與托舉裝置固定連接,叉臂的另一邊位于下端,托舉裝置可沿支柱滑動;第一液壓缸位于橫梁和托舉裝置之間。將原來的人工安裝橋梁支座變為機械輔助安裝,減少工人的數量,省時省力。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2247684SQ20112029943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7日
發明者孔祥兵, 欒興軍, 王志祿, 王鵬 申請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十四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