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式橋用吊籃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桁架式橋用吊籃。所述桁架式橋用吊籃包括內側行走小車、外側行走小車、頂橫梁、懸掛梁、斜撐桿、吊籃攀爬梯、鋼絲繩和吊籃;所述兩根懸掛梁分別焊接在內側行走小車和外側行走小車的外側,兩根斜撐桿的上端分別焊接在內側行走小車和外側行走小車的上端,下端焊接在左右兩側懸掛梁的前端。所述頂橫梁的右端與外側行走小車的上端鉸接連接,左端與內側行走小車的上端鉸接連接。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所述桁架式橋用吊籃用頂橫梁代替內側行走小車和外側行走小車上的配重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質量輕、靈活可靠、安裝方便、生產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桁架式橋用吊籃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建筑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空作業設備,具體是一種桁架式橋用吊籃。
[0002]
【背景技術】
[0003]吊籃一般由懸掛機構、軌道、爬軌器、籃體和安全系統組成。籃體可沿軌道水平行走和垂直移動,工作人員能夠到達建筑物的各個立面,主要應用于輪船、建筑物或構筑物外窗和外墻清洗、維修等作業。隨著城市現建設要求的提高,要求對建筑物玻璃窗、外墻等進行定期的清洗和維修等作業。近年來,吊籃也廣泛用于大型跨江和跨海大橋立面與塔架的清洗工作。而在現有的橋用吊籃機構中,大多使用配重裝置來平衡懸架機構,這樣即需要對配重進行計算且安裝和施工帶來諸多不便,因而研究和發展桁架式橋用吊籃具有重要的意義。
[0004]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桁架式橋用吊籃。
[0006]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該桁架式橋用吊籃包括內側行走小車、外側行走小車、頂橫梁、懸掛梁、斜撐桿、吊籃攀爬梯、鋼絲繩和吊籃;所述兩根懸掛梁分別焊接在內側行走小車和外側行走小車的外側,兩根斜撐桿的上端分別焊接在內側行走小車和外側行走小車的上端,下端焊接在左右兩側懸掛梁的前端。
[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橫梁的右端與外側行走小車的上端鉸接連接,左端與內側行走小車的上端鉸接連接。
[0008]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于:所述桁架式橋用吊籃用頂橫梁代替內側行走小車和外側行走小車上的配重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質量輕、靈活可靠、安裝方便、生產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標記說明:1 一內側行走小車、2—外側行走小車、3—頂橫梁、4一懸掛梁、5—斜撐桿、6 —吊籃攀爬梯、7—鋼絲繩、8 —吊籃。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2]如圖1所示:本發明主要由內側行走小車1、外側行走小車2、頂橫梁3、懸掛梁4、斜撐桿5、吊籃攀爬梯6、鋼絲繩7和吊籃8組成;所述兩根懸掛梁4分別焊接在內側行走小車I和外側行走小車2的外側,兩根斜撐桿5的上端分別焊接在內側行走小車I和外側行走小車2的上端,下端焊接在左右兩側懸掛梁4的前端。所述頂橫梁3的右端與外側行走小車2的上端鉸接連接,左端與內側行走小車I的上端鉸接連接。所述橋梁右端設置有吊籃攀爬梯6,吊籃8通過鋼絲繩7懸掛在懸掛梁4上。
[0013]具體應用時,如圖1所示,所述內側行走小車I和外側行走小車2放置在橋面左右兩側,頂端通過頂橫梁3連接固定,從而代替內側行走小車I和外側行走小車2上的配重裝置,使結構簡單安裝更加方便。所述施工人員可通過橋面右端的吊籃攀爬梯6進入吊籃8。
【權利要求】
1.一種桁架式橋用吊籃,其特征在于:該桁架式橋用吊籃包括內側行走小車(I)、外側行走小車(2)、頂橫梁(3)、懸掛梁(4)、斜撐桿(5)、吊籃攀爬梯(6)、鋼絲繩(7)和吊籃(8);所述兩根懸掛梁(4 )分別焊接在內側行走小車(I)和外側行走小車(2 )的外側,兩根斜撐桿(5)的上端分別焊接在內側行走小車(I)和外側行走小車(2)的上端,下端焊接在左右兩側懸掛梁(4)的前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桁架式橋用吊籃,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橫梁(3)的右端與外側行走小車(2)的上端鉸接連接,左端與內側行走小車(I)的上端鉸接連接。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3669210SQ201210318404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日
【發明者】謝家學, 王定川 申請人:江蘇雄宇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