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軌道小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載重物移動的小車,特別是一種在軌道上載重梁移動的小車。
背景技術:
在既有鐵路進行涵洞頂進時,為了保證鐵路的正常運營、防止鐵路股道塌陷,通常需要架設施工便梁以進行架空加固。受場地及條件的限制,施工便梁縱梁架設時經常無法使用汽車吊及救援吊,而需采用人工架設,通過鋪設兩組平行的走行軌,在走行軌上設置軌道小車,通過軌道小車實現對施工便梁縱梁的縱移、橫移,從而完成施工便梁縱梁的架設。由于便梁很重,通常達十幾噸到幾十噸,在落吊到軌道小車上時,尤其在落吊瞬間,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其要求小車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抗沖擊性,一旦小車因強度不足導 致變形損毀,將可能發生翻車事故,不但發生危險,而且翻車后再次架設小車及吊裝便梁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極大影響便梁的架設時間,影響了鐵路的正常運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穩固、強度高、可抵抗重物沖擊的軌道小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軌道小車,包括兩個板式車架,兩板式車架的中間通過落梁鋼軌固聯,兩個車架底部均安裝有兩排可置于兩條平行的走行軌上的滾輪,兩個車架在相對側分別設置有與落梁鋼軌相垂直的加強結構件。所述加強結構件可以為角鋼、工字鋼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軌道小車,通過在兩個車架的相對側上設置固定的角鋼、工字鋼等加強結構件,大幅提升了軌道小車的強度,提高了其承重能力及抗沖擊性能,避免了施工便梁吊裝時產生的車架變形,降低了意外發生的概率,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圖I右視圖。圖4為圖I所示軌道小車在軌道上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一種軌道小車,包括兩個由板式車架,板式車架為鋼板2,各鋼板的底部均設置有兩排平行的滾輪1,滾輪可置于底部鋪設的走行軌5上,兩鋼板的中部通過落梁鋼軌3連接,鋼板相對側設焊接有與鋼軌相垂直的加強結構件,所述加強結構件可為工字鋼或者角鋼。落梁鋼軌3的兩端最好分別置于兩塊鋼板2的中線位置,以保證便梁落吊在落梁鋼軌3上時受力均勻。鋼板2相對側的加強結構件加強了鋼板靠近施工便梁側的那條邊,使鋼板的強度大幅提升,可更好的抵抗住落吊產生的巨大沖擊力,防止軌道損毀與小車翻 車。
權利要求1.ー種軌道小車,軌道小車,包括兩個板式車架(2),兩板式車架(2)的中間通過落梁鋼軌(3)固聯,兩個車架底部均安裝有兩排可置于兩條平行的走行軌上的滾輪(1),其特征在于兩個車架在相對側分別設置有與落梁鋼軌(3)相垂直的加強結構件(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軌道小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結構件(4)為角鋼或者エ字鋼。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軌道小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梁鋼軌(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側的板式車架(2)的中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軌道小車,包括兩個板式車架,兩板式車架的中間通過落梁鋼軌固聯,兩個車架底部均安裝有兩排可置于兩條平行的走行軌上的滾輪,兩個車架在相對側分別設置有與落梁鋼軌相垂直的加強結構件。通過加強結構件對車架靠近施工便梁側的條邊進行加固,使車架的強度大幅提升,可更好的抵抗住落吊產生的巨大沖擊力,防止軌道損毀與小車翻車,降低了意外發生的概率。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2755318SQ20122045401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7日
發明者童夢林, 范波, 謝賽軍, 朱建平, 黎炯, 孫學猛, 馮正, 朱宜浣, 蔡文勝, 符望春 申請人:中鐵二十五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