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動式整地機的排出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描述了一種用于移動式整地機的銑削鼓的排出器單元,其包括排出側和與排出側相反的相反側。所述排出器單元包括位于鼓上的基礎單元以及排出器板,該排出器板通過帶螺紋的旋擰式螺栓保持到基礎單元上。在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之間形成形鎖合,該形鎖合包括至少一個銷和互補的至少一個柱形沉孔,所述至少一個銷和所述至少一個柱形沉孔定位成與所述旋擰式螺栓的縱軸線同軸。優選地,在所述基礎單元面對排出器板的那一側沿基礎單元的基部設置肩部,排出器板具有至少一個互補的肩部,其中位于基礎單元上的所述肩部以及位于排出器板上的所述至少一個肩部存在嚙合區域,在排出器板的安裝狀態下所述嚙合區域能防止排出器板在三個方向上的橫向位移。
【專利說明】用于移動式整地機的排出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移動式整地機的銑削鼓的排出器單元,排出器單元包括位于銑削鼓側的基礎單元以及可替換的排出器板,該排出器板具有排出側和與排出側相反定位的相反側,且該排出器板通過螺栓可拆卸地安裝到基礎單元上。
【背景技術】
[0002]這種類型的移動式整地機包括冷銑刨機、穩定器、表層采礦機以及回收機,特別地,它們被用于鋪路設備領域,由“整地機”這一術語涵蓋。機器的工作執行部包括具有多個切削工具(特別是銑削鉆頭)的銑削鼓。切削工具通常在銑削鼓表面上沿螺旋線布置,螺旋線在統削鼓的一半上對應于左螺旋,而在統削鼓的另一半上對應于右螺旋。在冷統刨機和表面米礦機的場合中,由于統削鼓的旋轉,螺旋線的這種定位會導致被統削掉的材料被向內傳遞到銑削鼓的中央區域。排出器單元被置于這個區域中,且被分布在銑削鼓的外周上,從而使得被銑削材料從銑削鼓中被拋出且通過排出器單元被“鏟”到傳送帶上,以從銑削位置移走。在穩定器和回收機的場合中,排出器板被用于使被銑削材料混合。排出器板承受研磨力,并且必須定時更換。例如,在DE102009014729B3中描述了包含這種類型的排出器單元的銑削鼓。
[0003]出于重量優化以及節約成本的目的,人們正努力提供具有盡可能小材料厚度的排出器板。在這些輕量排出器板的使用過程中頻繁遇到的問題是它們會發生變形,而且在壓力條件下出現磨損,從而限制了其操作性。在這方面的一個特別的問題涉及某一區域,在該區域中,排出器板被連接到基礎單元,且在該區域中例如由于為螺栓連接提供孔而使得該區域的材料被削弱。然而,在該區域中的材料的任何變形都是特別不期望的,因為變形的排出器很難從基礎單元上拆卸下來進行更換。
[0004]另一個問題涉及不是由原制造商生產的排出器板的廣泛使用問題,它們沒有足夠的強度特性來作為替換件。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類型的排出器單元,其中排出器板以特別穩定和安全的方式被可拆卸地連接到銑削鼓。
[0006]這個目的是通過在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之間提供一種形鎖合(positive fit)來實現的,形鎖合一方面包括在基礎單元上的至少一個銷,另一方面包括在相對部上的至少一個互補的沉孔,其中該至少一個互補的沉孔是所涉及的形鎖合中位于相應的所述相對部上的擴大的螺栓孔的形式,所述至少一個銷和所述至少一個沉孔定位成使得它們與螺栓的縱軸線同軸。在本申請的其他方面中描述了優選實施例。
[0007]特別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個銷是圍繞螺栓孔的空心銷的一部分的形式。
[0008]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銷是空心柱的形式,所述至少一個沉孔是圓柱型空心凹槽的形式。空心柱可以具有對稱的環形橫截面或者具有外壁偏心而內壁為環形的偏心橫截面。偏心部可包括外圓柱壁上的一個或更多個突出部,或者一個或更多個缺口。
[0009]目前已發現: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個銷包括位于基礎單元上的第一空心圓柱段,在所述排出器板上設置第二空心圓柱段,并且所述第二空心圓柱段關于螺栓的縱向軸線而與所述第一空心圓柱段偏離一定角度,從而使得基礎單元上的空心圓柱段和排出器板上的空心圓柱段彼此互補以形成一空心主體(優選形成一完整的空心圓柱)。
[0010]優選地,在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的相反側之間形成形鎖合,該形鎖合由根據鍵/鎖原理形成的互補零部件形成,從而使得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只有在提供根據鍵/鎖原理而預先設計為形狀相匹配的成對零部件時才能被結合到一起。形狀互補的零部件的形狀和布置體現了相應的排出器板的類型和特性,從而使得不符的排出器板不能被安裝。因此保證了在替換排出器板時,由制造商制定的質量標準得到遵循。
[0011]特別有利的是,以一定間距設置包括空心銷和沉孔的兩個螺栓開口,并且空心銷和所述沉孔相對于排出器板的縱向中心線和寬度方向中心線對稱布置。
[0012]在本發明的另一有利改進中,在基礎單元的與排出器板相對的那一側沿著基礎單元的基部設置有肩部,并且排出器板具有至少一個互補的肩部,位于基礎單元上的所述肩部以及位于排出器板上的所述至少一個肩部包含聯鎖區域,所述聯鎖區域在排出器板被安裝到基礎單元上之后能防止排出器板在三個方向上的橫向位移。
[0013]還有利的是,位于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上的肩部根據鍵/鎖原理成形,從而使得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只有當它們使用根據鍵/鎖原理預先確定的成對形狀匹配的零部件時才能被組裝。
[0014]在另一優選實施例中,兩個鏡像相反的肩部設置于排出器板上,它們以相反的方向定位,并且以相對于所述縱向中心線和寬度方向中心線的交點旋轉對稱的方式延伸,從而選擇性地通過所述兩個鏡像相反的肩部中的一個或另一個將排出器安裝到基礎單元上。這個實施例還可以使排出器板旋轉180度來將排出器板安裝到基礎單元上,從而可以使用排出器板兩相對長側的縱向邊緣。
[0015]優選地,如此設計形狀互補的零部件,即:使得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上的相應突出部和抬升區域被布置在那些能夠有助于增加排出器板穩定性的位置上。
[0016]例如,將肩部設計成具有波紋狀。位于排出器單元一部分(例如排出器板)上的波峰與設置在另一部件也就是說基礎單元上的波谷相抵接。這種結構使得能在基礎單元的前端上支撐安裝后的排出器板,并且還能防止排出器板沿著基礎單元發生位移,從而能夠增加穩定性。此外,這還能防止不包含波紋狀輪廓及不適合的排出器板的安裝。
[0017]一種特別令人滿意的排出器板在基礎單元上的安裝方式是通過下述方式實現的,即:在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的相對的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上,沿著寬度方向中心線設置回縮區域,從而在基礎單元和排出器板的所述相反側之間形成與寬度方向中心線間隔一定距離且相對于所述回縮區域抬升的兩個橫向接觸面形成于。優選地,排出器板的所述相反側在每個橫向半部分上包括:與寬度方向中心線間隔一定距離的用于與基礎單元相抵接的抬升接觸表面,以及在所述接觸表面之間的回縮區域,從而使得排出器板的相反側不會在所述回縮區域中抵接在基礎單元上。因此,由于排出器板不是在中心處支撐在基礎單元上,而是通過兩個橫向支撐部進行支撐,因此能夠防止排出器板傾斜和傾翻。可替換地或者附加地,基礎單元還可具有相應的中央回縮區域,其能防止排出器板抵接基礎單元的中央區域。
[0018]根據另外的實施例,在排出器板的排出表面上設置至少一個磨損指示標記。磨損指示標記能夠容易地監控排出表面的磨損程度,從而在排出器板的橫截面被過度磨損削弱前及時安排更換。例如,磨損指示標記可以是凹槽的形式。例如,如果凹槽底部不再是可辨別時,排出器單元達到了其磨損極限。類似地,凹槽的殘留深度可用于確定磨損極限。在凹槽中還可填充與排出器的基礎材料視覺上不同的,例如色彩更淺或者更深的第二種材料。這樣當被磨削的地面物料沒有沉積在凹槽中時,填有第二種材料的凹槽是清晰可見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下面將在示例性實施例的基礎上,參考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附圖中:
[0020]圖1是包括中央銑削鼓的前負載型地面銑刨機形式的整地機的側視圖;
[0021]圖2是銑削鼓的局部側視圖;
[0022]圖3是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排出器單元的透視后視圖;
[0023]圖4示出了圖3所示排出器單元的排出側的透視圖;
[0024]圖5是圖3和4所示排出器單元的排出器板的排出側的頂視圖;
[0025]圖6是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排出器單元的透視后視圖;
[0026]圖7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排出器單元的基礎單元的透視前視圖;
[0027]圖8是適用于如圖7所示基礎單元的排出器板的透視后視圖;
[0028]圖9是第二實施例的排出器板的透視后視圖;
[0029]圖10是如圖9所示排出器板的相反側的頂視圖;
[0030]圖11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基礎單元的透視前視圖;以及
[0031]圖12是適用于圖11所示基礎單元的排出器板的透視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在各實施例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
[0033]圖1不出了前負載型地面統刨機1,其包括位于鼓殼體3內的置于中央的統削鼓
2。工作方向(前進方向)用箭頭“a”表示。地面銑刨機I還包括機器框架4,該框架4包括控制臺60和履帶式行進裝置61,履帶式行進裝置61通過舉升柱安裝在機器框架4上,以便進行豎向調整(這里還可以采用輪式底盤作為替代)。
[0034]在運行模式中,地面銑刨機I沿著機器的工作方向“a”行走在地面62上,在此過程中,通過設定為旋轉方式的銑削鼓2將地面物料從地面62上銑掉。由于銑削鼓2的旋轉,被銑掉的物料從鼓殼體3被拋送到傳送帶6,該傳送帶6與鼓殼體3連通,用于移走所述物料。
[0035]如圖2所示,多個銑削鉆頭形式的切削工具5被安裝到銑削鼓2的表面。它們沿著兩條螺旋線7、8布置,所述螺旋線7、8沿不同方向延伸且在銑削鼓2的中心匯合,形成V型區域。沿著相互匯聚的螺旋線7、8布置的切削工具5在銑削鼓2旋轉時,使得被銑削物料從外側傳送到內側。在所述V型區域中,安裝有排出器單元9,其以葉片的形式沿徑向伸出,并且將被銑削物料向外拋出而使得物料被傳送帶收集。
[0036]如圖3和4所示,排出器單元9包括基礎單元10和排出器板11,其中基礎單元10被固定焊接到銑削鼓2的表面上,且排出器板11通過兩個并列的螺栓連接件12可拆卸地連接到基礎單元上。帶螺紋的旋擰式螺栓14大體上切向于銑削鼓2的圓柱表面延伸,螺栓頭15置于排出器板11的排出側17的凹槽16中,以便與排出器板11的表面齊平且被鎖止而不能旋轉。為了防止螺栓旋轉,凹槽16為盲孔的形式,包括形狀與螺栓頭15匹配的側壁,如圖5所示,此例中的螺栓頭15為六邊形。螺栓14借助于螺帽18被固定在基礎單元10的相反側。圖5進一步示出排出器板11相對于它們的縱向軸線LM與寬度方向中心線BM的交點是旋轉式對稱的。在排出器板的安裝狀態下,在所示示例性實施例中該縱向軸線LM平行于銑削鼓2的旋轉軸線延伸,而排出器板11的寬度方向中心線BM定位成大致沿銑削鼓2的徑向方向。因此,排出器板11可被用在被旋轉180度之前和之后兩種操作位置。在所述兩種操作位置,所述排出器板11被螺紋連接到基礎單元10上。
[0037]此外,根據鍵鎖原理,在基礎單元10和排出器板11之間設置形鎖合13。根據鍵/鎖原理控制的形鎖合13能保證只有工廠認可的排出器板11才能夠以有效方式被定位于基礎單元上。因此,如果排出器板11不具有與基礎單元10的形式和/或構造相互補的形狀,它就不能被安裝到基礎單元10上。在排出器板11的所述相反側上以及在基礎單元10的相對部上形成限定所述形鎖合13的形狀。
[0038]在排出器板11的排出側17上,在排出側的表面設置有缺口形式的磨損指示器19。在所示示例性實施例中,磨損指示器19是線性槽20的形式,它們分別布置于離排出器板11的兩個工作邊緣21、21預定距離b、b'處,并且在排出器板11的整個寬度上平行于所述工作邊緣21、21',磨損指示器19指示了磨損極限。術語“工作邊緣21、21' ”指的是在排出器板11的安裝狀態下,大致沿著徑向方向向外自由伸出的邊緣,因此在被銑削物料的排出過程中,所述工作邊緣受到的磨損程度最大。由于排出器板是對稱設計的,因此每個排出器板11包括兩個相對的工作邊緣21、21'。當工作邊緣21的材料被磨損到磨損指示器19那樣遠時,則達到最大允許磨損。此時有必要更換排出器板11,還可選擇性地通過將排出器板11旋轉180度,將其重新安裝,從而使得其沒有被磨損的工作邊緣21'朝外。
[0039]如圖6所示,附加的這種類型的磨損指示器還可跨所述排出側17的狹窄側23設置。圖6示出排出器單元9'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其中在排出器板11的狹窄側23也設置凹槽22,用于標示磨損極限。在圖6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在基礎單元10上安裝有比圖4和5所示排出器板更寬的排出器板11,因此突出部53在兩側都延伸超出基礎單元10。
[0040]在如圖7和8所示的基礎單元10和排出器板的第一實施例中,在基礎單元側通過兩個相同的銷24、25來提供形鎖合,所述銷24、25為圍繞螺栓孔26a、27a設置的環形空心圓柱形式。在排出器板11的一側,通過環繞螺栓孔26b、27b的互補的圓柱形沉孔28、29來提供形鎖合。當排出器板11和基礎單元10被結合到一起時,這種形鎖合能夠防止排出器板11相對于基礎單元10進行任何橫向和豎向位移。此外,排出器板11和基礎單元10之間的大區域的接合還有助于防止排出器板的變形。
[0041 ] 形鎖合還包括肩部30,該肩部30位于基礎單元上,且沿著基礎單元10的整個寬度從基礎單元10面對所述銑削鼓的那個邊緣處抬升。肩部30的寬度大體上與銷24、25的高度相等。肩部具有三維輪廓,即:在該例中,所述三維輪廓為對稱的波紋狀輪廓31的形式,適合于實現基礎單元10和排出器板11的聯鎖。在所示示例性實施例中,對稱的波紋狀輪廓包括與兩個銷24、25相對定位的兩側向波谷32、33,以及位于居中位置的波峰34。波峰34朝向銷24、25之間的空間延伸。波紋狀輪廓31朝著排出器板11的側邊緣升高。由于肩部30所帶來的材料加強作用,基礎單元10的基部更寬,更穩定,從而有助于排出器單元的穩定性。
[0042]如圖8所示,兩個徑向對置的肩部52、52'設置于排出器板11的所述相反側,它們沿著排出器板11的兩個長側且以相對于所述縱向中心線LM和寬度方向中心線BM的交點旋轉對稱的方式設置,兩徑向對置的肩部52、52'與基礎單元上的肩部30互補。從而,排出器板上的波紋狀輪廓均相應地包含兩個波峰37、38和37'、3V以及波谷39、3V。波峰37、38、37'、38'位于沉孔28、29的區域中。波谷39、39'朝著沉孔28、29之間的空間延伸。形鎖合13的部件的旋轉對稱形狀使得可以將排出器板11在如上所述的兩個操作位置上安裝到基礎單元10上。
[0043]當基礎單元10和排出器板11被安裝到一起時,基礎單元10與排出器板11 二者的波峰和波谷互鎖,從而使得排出器板11在多個方向上支撐在基礎單元10上。
[0044]如圖8進一步所示,在排出器板11的與基礎單元10相面對的所述相反側上沿著寬度方向中心線BM設置回縮區域54,從而形成兩個橫向接觸表面55、56,所述兩個橫向接觸表面定位在距離寬度方向中心線BM—定距離處,通過所述橫向接觸表面使得排出器板11平坦抵接基礎單元10 (如圖7所示)。
[0045]圖9和10示出了排出器板1的可替換第二示例性實施例,將第一實施例中的圓柱形沉孔替換為具有偏心外輪廓的沉孔28'、29'。在所示示例性實施例中,偏心以及相對于排出器板IP的縱向中心線LM和寬度方向中心線BM的交點旋轉對稱是分別通過柱形沉孔28'、29'的凸出部40和41實現的。凸出部40、41具有相對于寬度方向中心線BM成鏡像的形狀。
[0046]位于基礎單元上的互補的銷包括相應的偏心凸出部(未示出),該銷包括用于螺栓的圓筒形通道。
[0047]在圖11和12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基礎單元上的銷是空心圓柱部分的形式(這里是空心半圓柱42、43的形式),而互補的銷部分(這里是沉孔44、45)則以空心半圓柱的形式設置在排出器板11"上。此外,在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空心半圓柱42、43以及互補的沉孔44、45關于縱向中心線LM和寬度方向中心線BM的交點以180度鏡像相反的
方式布置。
[0048]此外,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提供上述形狀零部件,即相偏離的空心半圓柱和互補的沉孔,另外兩個偏離的空 心半圓柱46、47被設置在排出器板11"的所述相反側上,并且兩個互補的沉孔48、49設置于基礎單元上。基礎單元上的空心半圓柱42、43以及排出器板11"上相對的空心半圓柱46、47彼此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空心圓柱。相似地,排出器板11"上的偏離的沉孔44、45和基礎單元10"上的偏離的沉孔48、49彼此互補,以形成兩個圓柱形空心沉孔。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移動式整地機的纟先削鼓(2)的排出器單兀,包括位于統削鼓側的基礎單兀(10)以及排出器板(11),所述排出器板(11)包括排出側(17)和與所述排出側相反的相反偵牝該排出器板通過帶螺紋的旋擰式螺栓(14)而能夠拆卸地安裝到所述基礎單元(10)上,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礎單元(10)和所述排出器板(11)之間設置形鎖合,該形鎖合由至少一個銷(24,25)和互補的至少一個柱形沉孔(28,29 ;44,45 ;48,49)形成,其中,所述互補的至少一個柱形沉孔是對應的形鎖合相對部件的螺栓孔(27a,27b)的擴大形式,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銷(24,25)和所述至少一個柱形沉孔(28,29 ;44,45 ;48,49)定位成與相關的所述帶螺紋的旋擰式螺栓(14)的縱軸線同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個銷(24,25)為環繞所述螺栓孔(27a,27b)的空心銷的一部分的形式。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個銷(24,25)是空心柱的形式,并且所述至少一個柱形沉孔(28,29 ;44,45 ;48,49)是空心柱形凹槽的形式。
4.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個銷(24,25)是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分的空心柱的形式,并且所述至少一個柱形沉孔(28,29 ;44,45 ;48,49)形成有互補的凸出部(40,41)。
5.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個銷(24,25)由位于所述基礎單元(10)上的第一空心圓柱段構成,一第二空心圓柱段位于所述排出器板(11)上,且該第二空心圓柱段關于螺栓的縱向軸線而與所述第一空心圓柱段呈角度地偏離,從而使得所述基礎單元上的空心圓柱段和所述排出器板上的空心圓柱段彼此互補以形成一空心主體,優選形成一完整的空心圓柱。
6.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個銷(24,25)和所述至少一個柱形沉孔(28,29 ;44,45 ;48,49)根據鍵/鎖原理構造,從而使得所述基礎單元(10)和所述排出器板(11)只有當它們根據鍵/鎖原理相匹配時才能被安裝到一起。
7.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器單元具有包括空心銷(24,25)和柱形沉孔(28,29 ;44,45 ;48,49)的兩個間隔開的螺栓孔(26a, 26b ;27a,27b),并且所述空心銷(24,25)和所述柱形沉孔(28,29 ;44,45 ;48,49)關于縱向中心線(LM)和寬度方向中心線(BM)的交點旋轉對稱。
8.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礎單元(10)的面對所述排出器板(11)的那一側上沿著所述基礎單元(10)的基部設置有肩部(35),并且排出器板(11)具有至少一個互補的肩部(52,52'),位于基礎單元上的所述肩部(35)以及位于排出器板上的所述至少一個互補的肩部(52,52')存在嚙合區域,在排出器板安裝到基礎單元上的安裝狀態下所述嚙合區域能防止排出器板在三個方向上的橫向位移。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位于基礎單元上的所述肩部(35)以及位于排出器板上的所述至少一個互補的肩部(52,52')根據鍵/鎖原理構造,從而使得所述基礎單元(10)和所述排出器板(11)只有當它們根據鍵/鎖原理相匹配時才能被安裝到一起。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出器板(11)上設置有兩個鏡像相反的肩部(52,52'),所述兩個鏡像相反的肩部(52,52')關于所述縱向中心線(LM)和寬度方向中心線(BM)的交點旋轉對稱,從而通過所述兩個鏡像相反的肩部(52,52')之一,或者所述排出器板旋轉經過180度而借助于兩個鏡像相反的肩部(52,52')中的另一個,使所述排出器板(11)能夠選擇性地與所述基礎單元(10)結合。
11.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排出器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礎單元(10)和所述排出器板(11)彼此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上,沿著所述寬度方向中心線(BM)具有回縮區域(54),從而在所述基礎單元(10)和所述排出器板(11)的所述相反側之間形成兩個橫向接觸區域(55,56),所述兩個橫向接觸區域相對于所述回縮區域抬升且與所述寬度方向中心線(BM)相間隔。
12.—種用于移動式機械的統削鼓(2)的排出器板(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器板包含磨損指示器(19) ,該磨損指示器是位于排出側(17)的凹槽(20)的 形式,用于指示磨損極限。
13.—種包括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排出器單元的銑削鼓。
【文檔編號】E01C23/088GK103572694SQ201310415000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S·瓦克斯曼 申請人:寶馬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