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通道路樁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道路樁底座,尤其涉及一種在橫桿上留有套圈的通道路樁底座,屬于通道路樁底座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菜場大門通道在未開市前,一些菜農(nóng)踩著三輪車等車輛將自種蔬菜批發(fā)給菜場攤主,這時可允許三輪車等車輛進入菜場大門通道,以便攤主們及時拿到新鮮蔬菜,一旦到了菜場開市時間,因為有許多居民進場買菜,為了維護良好的秩序,就必須禁止三輪車等車輛進入通道,這就需要設計一種可以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控制三輪車等車輛出入通道的路樁及底座,在本實用新型未作出之前,無在橫桿上留有套圈的通道路樁底座的使用,檢索專利文獻,無該技術的技術方案公開。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無在橫桿上留有套圈的通道路樁底座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在橫桿上留有套圈的通道路樁底座,該通道路樁底座通過在橫桿上留有套圈,可嵌入與之配套的通道路樁,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開啟或封閉通道,方便三輪車等車輛的出入,達到安全實用的目的。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由左座口外沿、橫桿、套圈、右座口外沿、右座體、右底面、左座體、左底面組成,其特征在于左座體上方留有左座口外沿,左座體下方留有左底面,右座體上方留有右座口外沿,右座體下方留有右底面,橫桿左端連接左座口外沿,橫桿右端連接右座口外沿,橫桿中間留有套圈,使用時,先把左座體與左底面以及右座體與右底面分別嵌入水泥地下,并留出左座口外沿、橫桿以及右座口外沿固定在地面上,再把與本實用新型相配套的通道路樁兩端的直桿分別嵌入到左座體與右座體內(nèi),最后用鐵鏈穿過橫桿上的套圈與通道路樁上的套圈并用掛鎖鎖上,即可起到關閉通道的目的,同理,打開掛鎖取出與本實用新型相配套的通道路樁,即可起到開啟通道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1中1.左座口外沿,2.橫桿,3.套圈,4.右座口外沿,5.右座體,6.右底面,
7.左座體,8.左底面。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左座口外沿1、橫桿2、套圈3、右座口外沿4、右座體5、右底面6、左座體7、左底面8組成,其特征在于左座體7上方留有左座口外沿I,左座體7下方留有左底面8,右座體5上方留有右座口外沿4,右座體5下方留有右底面6,橫桿2左端連接左座口外沿I,橫桿2右端連接右座口外沿4,橫桿2中間留有套圈3,使用時,先把左座體7與左底面8以及右座體5與右底面6分別嵌入水泥地下,并留出左座口外沿1、橫桿2以及右座口外沿4固定在地面上,再把與本實用新型相配套的通道路樁兩端的直桿分別嵌入到左座體7與右座體5內(nèi),最后用鐵鏈穿過橫桿2上的套圈3與通道路樁上的套圈并用掛鎖鎖上,即可起到關閉通道的目的,同理,打開掛鎖取出與本實用新型相配套的通道路樁,即可起到開啟通道的目 的。
權利要求1.一種通道路樁底座,由左座口外沿(I)、橫桿(2)、套圈(3)、右座口外沿(4)、右座體(5)、右底面(6)、左座體(7)、左底面(8)組成,其特征在于左座體(7)上方留有左座口外沿(1),左座體(7)下方留有左底面(8),右座體(5)上方留有右座口外沿(4),右座體(5)下方留有右底面(6 ),橫桿(2 )左端連接左座口外沿(I),橫桿(2 )右端連接右座口外沿(4),橫桿(2)中間留有套圈(·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通道路樁底座,它由左座口外沿、橫桿、套圈、右座口外沿、右座體、右底面、左座體、左底面組成,其特征在于左座體上方留有左座口外沿,左座體下方留有左底面,右座體上方留有右座口外沿,右座體下方留有右底面,橫桿左端連接左座口外沿,橫桿右端連接右座口外沿,橫桿中間留有套圈,使用時,先把左座體與左底面以及右座體與右底面分別嵌入水泥地下,并留出左座口外沿、橫桿以及右座口外沿固定在地面上,再把與本實用新型相配套的通道路樁兩端的直桿分別嵌入到左座體與右座體內(nèi),最后用鐵鏈穿過橫桿上的套圈與通道路樁上的套圈并用掛鎖鎖上,即可起到關閉通道的目的,同理,打開掛鎖取出與本實用新型相配套的通道路樁,即可起到開啟通道的目的,其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
文檔編號E01F13/02GK203144936SQ2013201839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13日
發(fā)明者吳藝豪 申請人:吳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