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斷面結構采用外包式路堤設計形式,在堤心部位采用紅砂巖填料,外包層采用粘土作為隔水封閉層,路面采用不透水面層;邊坡防護結構包括擋墻、反濾層、砼拱型骨架和積水溝,擋墻墻體上設置有進水口,進水口處設置反濾層,在砼拱形骨架中設置有積水溝;排水結構包括邊溝、積水溝和排水溝,積水溝設置在砼拱形骨架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紅砂巖填料路堤,通過對傳統的路堤結構的斷面結構、邊坡防護結構和排水結構進行改進,有效解決了路面排水、路基防護的問題,有效抑制了紅砂巖遇水崩解劣化現象,同時能夠確保紅砂巖填料路堤的長期穩定性。
【專利說明】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路堤設計及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
【背景技術】
[0002]紅砂巖是指泥質或砂質頁巖等沉積類巖石,其中多數因富含鐵的氧化物而呈紅色、深紅色或褐色,開挖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氣、陽光、特別是雨水的作用下易崩解,該類巖石稱紅砂巖,在我國西南和中南部省區廣泛存在著紅砂巖。目前,紅砂巖填料的路堤斷面結構主要為三種:直線型、折線形和平臺式。
[0003]但是,紅砂巖填筑路堤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石方填筑,按照普通路堤斷面結構設計施工并不能確保此類路堤的長期穩定性,紅砂巖遇水易崩解和膨脹,破碎后易松散,現有的紅砂巖填料路堤設計不能有效解決紅砂巖填料路堤路面排水、路基防護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旨在解決現有的紅砂巖填料路堤不能確保路堤的長期穩定性,不能有效解決路面排水、路基防護的問題。
[0005]必要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包括斷面結構、邊坡防護結構、排水結構。斷面結構包括堤心、外包土層、路面,斷面結構采用外包式路堤設計形式,在堤心部位采用紅砂巖填料,外包層采用土作為隔水封閉層,路面采用不透水面層;邊坡防護結構包括擋墻、反濾層、砼拱型骨架和積水溝,擋墻墻體上設置有進水口,進水口處設置反濾層,在砼拱形骨架中設置有積水溝;排水結構包括邊溝、積水溝和排水溝,積水溝設置在砼拱形骨架中。
[0007]進一步,外包層土的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數大于6%,小于26%,CBR值大于3%的;
[0008]進一步,頂面厚度應大于0.3m,側面應大于Im ;
[0009]進一步,紅砂巖填料路堤底部應離開地下水位或地表長期積水位500mm以上,否則應設置隔離層,隔離層厚度不宜小于300mm,隔離層橫坡不宜小于4% ;
[0010]進一步,邊溝設置在山坡路堤的上方一例,或者平坦地段矮路堤的兩側;
[0011]進一步,排水溝的橫斷面形式一般采用梯形或碟形,尺寸大小應經水利水文計算而定,但底寬與深度均應不小于0.5m,側壁坡度可取1: 1-1: 1.5。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通過對傳統路堤結構的斷面結構、邊坡防護結構和排水結構進行改進,有效解決了路面排水、路基防護的問題,有效減少紅砂巖遇水崩解劣化現象,同時能夠確保紅砂巖填料路堤的長期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紅砂巖填料路堤斷面結構示意圖;[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紅砂巖填料路堤砼拱型骨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6]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包括斷面結構、邊坡防護結構、排水結構。斷面結構包括堤心、外包土層、路面,斷面結構采用外包式路堤設計形式,在堤心部位采用紅砂巖填料,外包層采用土作為隔水封閉層,路面采用不透水面層;邊坡防護結構包括擋墻、反濾層、砼拱型骨架和積水溝,擋墻墻體上設置有進水口,進水口處設置反濾層,在砼拱形骨架中設置有積水溝,在砼拱形骨架中設置有積水溝;排水結構包括邊溝、積水溝和排水溝,積水溝設置在砼拱形骨架中。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化方案,外包層土的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數大于6%,小于26%,CBR值大于3%的;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化方案,頂面厚度應大于0.3m,側面厚度應大于Im ;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化方案,紅砂巖填料路堤底部應離開地下水位或地表長期積水位500mm以上,否則應設置隔離層,隔離層厚度不宜小于300mm,隔離層橫坡不宜小于4% ;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化方案,邊溝設置在山坡路堤的上方一側,或者平坦地段矮路堤的兩側;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化方案,排水溝的橫斷面形式一般采用梯形或碟形,尺寸大小應經水利水文計算而定,但底寬與深度均應不小于0.5m,側壁坡度可取1:1-1: 1.5。
[0022]紅砂巖填料路堤采用外包式路堤設計形式,如圖1所示,在堤心部位采用采用紅砂巖填料,外包層采用土作為隔水封閉層,路面采用不透水面層,減低地表水經路面下滲;如圖2所示,在紅砂巖填方段設立砼拱型骨架,骨架中設置了積水溝,在框格中植草,減少坡面沖刷;路堤的排水結構防、排、疏結合,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統,融入當地的排灌系統和自然水系。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紅砂巖填料路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斷面結構、邊坡防護結構、排水結構; 斷面結構包括堤心、外包土層、路面,斷面結構采用外包式路堤設計形式,在堤心部位采用紅砂巖填料,外包層采用土作為隔水封閉層,路面采用不透水面層;邊坡防護結構包括擋墻、反濾層、砼拱型骨架和積水溝,擋墻墻體上設置有進水口,進水口處設置反濾層,在砼拱形骨架中設置有積水溝;排水結構包括邊溝、積水溝和排水溝,積水溝設置在砼拱形骨架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紅砂巖填料路堤,其特征在于,外包層土的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數大于6%,小于26%,CBR值大于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紅砂巖填料路堤,其特征在于,頂面厚度應大于0.3m,側面應大于Im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紅砂巖填料路堤,其特征在于,紅砂巖填料路堤底部應離開地下水位或地表長期積水位500mm以上;否則應設置隔離層,隔離層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隔離層橫坡大于或等于4%。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紅砂巖填料路堤,其特征在于,邊溝設置在山坡路堤的上方一側,或者平坦地段矮路堤的兩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紅砂巖填料路堤,其特征在于,排水溝的橫斷面形式采用梯形或碟形,底寬與深度均應不小于0.5m,側壁坡度可取1: 1-1: 1.5。
【文檔編號】E01C3/04GK203625739SQ201320286540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5日
【發明者】盧坤林, 朱大勇, 劉拴奇, 甘文寧 申請人:合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