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包括底座、套管、鋼柱和加強梁,所述的鋼柱設于底座上部,所述的鋼柱上設有通孔,所述的套管置于通孔內,所述的加強梁設于底座下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特點。
【專利說明】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柱,尤其是一種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
【背景技術】
[0002]橋梁施工的工地上,為了施工的方便等外部因素,會在施工地搭建施工便橋,搭建便橋必須用到立柱,現有橋梁施工用的立柱結構設計不合理,尤其是底座為方形結構且直接焊接,在底座下部要么沒有加強梁,即使有加強梁的,也都是方形結構的,這種結構在焊接后容易松動,松動就會發生事故。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現有操作平臺結構設計不合理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底座、套管、鋼柱和加強梁,所述的鋼柱設于底座上部,所述的鋼柱上設有通孔,所述的套管置于通孔內,所述的加強梁設于底座下部。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拿掉加強梁)。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鋼柱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4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2]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5、套管、鋼柱2和加強梁6,所述的鋼柱2設于底座5上部,所述的鋼柱2上設有通孔,所述的套管置于通孔內,所述的加強梁6設于底座5下部。
[0013]所述的鋼柱2為工字型鋼柱。
[0014]所述的鋼柱2上設有的通孔有三個,從下往上依次為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8和第三通孔7,所述的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8為圓形結構,所述的第三通孔7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的套管有三個,從下往上依次為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3和第三套管1,所述的第一套管4置于一通孔9內,所述的第二套管3置于二通孔8內,第三套管I置于三通孔7內,所述的第三套管I的上部高出第三通孔7上部,即高出鋼柱2頂部。
[0015]所述的底座5上表面為平面結構,所述的底座5下部設有滑槽,所述的加強梁6為工字型結構,所述的加強梁6上部置于底座5下部的滑槽內。 [0016] 所述的底座5下部滑槽的彎折弧度的直徑R為8mm。
【權利要求】
1.一種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套管、鋼柱和加強梁,所述的鋼柱設于底座上部,所述的鋼柱上設有通孔,所述的套管置于通孔內,所述的加強梁設于底座下部;所述的鋼柱上設有的通孔有三個,從下往上依次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為圓形結構,所述的第三通孔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的套管有三個,從下往上依次為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所述的第一套管置于一通孔內,所述的第二套管置于二通孔內,第三套管置于三通孔內,所述的第三套管的上部高出第三通孔上部,即高出鋼柱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柱為工字型鋼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表面為平面結構,所述的底座下部設有滑槽,所述的加強梁為工字型結構,所述的加強梁上部置于底座下部的滑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施工便橋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下部滑槽的彎折弧度的直徑為8mm。
【文檔編號】E01D19/02GK203569472SQ201320593309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5日
【發明者】梁國華 申請人:浙江興土橋梁專用裝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