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及具有該復合結構的路基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95574閱讀:225來源:國知局
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及具有該復合結構的路基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包括土工格柵層,土工格柵層的上、下表面均粘接有無縫防水層,無縫防水復合層包括兩層以上由防水油膏浸透粘合的玻纖布層,各層玻纖布層由多塊玻纖布相互搭接形成,并通過防水油膏粘接成一體。該路基結構包括基床底層和路基基礎,基床底層和路基基礎之間鋪設有上述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防排水效果好、具有一定抗拉強度、鋪設長度和寬度不受限制、易于施工等優點。
【專利說明】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及具有該復合結構的路基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防排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及具有該復合結構的路基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對于各種水敏感巖土路基而言,如膨脹土 (巖)路基、濕陷性黃土路基,水是造成各種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這類路基的設計和施工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路基的水損害。現在應用于路基防排水措施主要有:1、在路基內(基床表層或底層)設置復合土工膜將路基封閉,避免外界水源滲入基床;2、在路基側面設置邊溝,將外界各種水匯聚到邊溝排出。
[0003]由于各種土工膜受工廠生產條件限制,在長度上不可能無限長,在寬度也不可能滿足路基寬度要求,因此,實際鋪設時不可避免要進行拼接。目前尚無可靠方法解決復合土工膜拼接處的防滲問題,同時復合土工膜與路基邊溝也無法進行良好銜接,使得外界水源自土工膜拼接處和邊溝測滲入路基,引發路基病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排水效果好、具有一定抗拉強度、鋪設長度和寬度不受限制、易于施工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還相應提供一種防排水效果好、易于施工、成本較低、壽命長的路基結構。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包括土工格柵層,所述土工格柵層的上、下表面均粘接有無縫防水層,所述無縫防水復合層包括兩層以上由防水油膏浸透粘合的玻纖布層,各層玻纖布層由多塊玻纖布相互搭接形成,并通過防水油膏粘接成一體。
[0006]上述復合結構中,各無縫防水層中,所述兩層以上玻纖布層呈縱橫交錯狀疊加布置。
[0007]上述復合結構中,相鄰玻纖布搭接面的寬度為10cnTl5cm。
[0008]上述復合結構中,所述土工格柵層通過防水油膏與無縫防水層粘接,且所述防水油膏浸透到所述土工格柵層中。
[0009]作為一個總的技術構思,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路基結構,包括基床底層和路基基礎,所述基床底層和路基基礎之間鋪設有上述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
[0010]上述路基結構中,所述路基結構的兩側設有排水邊溝,所述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延伸至排水邊溝的底壁和兩側壁中。
[0011]上述路基結構中,所述路基結構的兩側設有排水邊溝,所述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延伸至排水邊溝靠近路基結構一側的側壁中。
[0012]上述路基結構中,所述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位于所述側壁中的寬度為10?15cm。
[0013]上述路基結構中,所述排水邊溝的底壁和側壁均為混凝土結構體。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5]本實用新型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具有防排水功能并能承受一定的拉力,鋪設的長度和寬度不受限制,能將路基防排水措施延伸到邊溝位置或與邊溝實現無縫聯接,解決了目前復合土工膜拼接處的防滲問題,其成本較低、施工也很方便。本實用新型的路基結構由于采用了上述復合結構,具有防排水效果好、易于施工、成本較低、壽命長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路基結構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路基結構第一種實施例的施工流程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路基結構第二種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0]圖例說明:
[0021]1、土工格柵層;2、無縫防水層;21、防水油膏;22、玻纖布層;3、基床底層;4、路基基礎;5、排水邊溝;51、底壁;52、側壁;6、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3]實施例1:
[0024]如圖1所示,一種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包括土工格柵層1,土工格柵層I采用現有土木工程使用的土工格柵制作,土工格柵層I的上、下表面均粘接有無縫防水層2,土工格柵層I通過防水油膏21與無縫防水層2粘接,且防水油膏21浸透到土工格柵層I中,無縫防水層2包括兩層以上由防水油膏21浸透粘合的玻纖布層22,各層玻纖布層22由多塊玻纖布相互搭接形成,并通過防水油膏21粘接成一體,從而形成一整體的防水結構層,防水油膏21可現場調配也可購買專業廠家生產的桶裝液態防水油膏21。該土工格柵層I的上、下表面均粘接有無縫防水層2的復合結構,具有防排水功能并能承受一定的拉力,不存在因防排水層寬度不足在路基中部需要搭接的問題,其鋪設的長度和寬度不受限制,能將路基防排水措施延伸到邊溝位置或與邊溝實現無縫聯接,可以避免因傳統路基防排水措施因復合土工膜尺寸限制需要搭接,造成水自搭接處和邊溝側滲入路基引發病害的難題,可用于對水損害敏感的公路、高速公路和鐵路路基,如膨脹土(巖)路基、濕陷性黃土路基等。其成本較低、施工也很方便。
[0025]本實施例中,各無縫防水層2中均設有三層玻纖布層22,三層玻纖布層22呈橫縱交錯狀疊加布置,并通過防水油膏21粘接成一體。同一層玻纖布層22中,相鄰玻纖布搭接面的寬度為l(Tl5cm。施工時,各層玻纖布層22鋪好后,將液態防水油膏21淋灑在鋪設好的土工格柵層1、玻纖布層22上,待其浸透玻纖布層22并凝固后即形成具有防排水功能、并有一定抗拉強度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無縫防水層2中也可以設置兩層或者四層以上玻纖布層22。
[0026]實施例2:
[0027]如圖2所不,一種路基結構,包括基床底層3和路基基礎4,基床底層3和路基基礎4之間鋪設有實施例1所述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路基結構的兩側設有排水邊溝5,排水邊溝5的底壁51和側壁52均為混凝土結構體,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延伸至排水邊溝5的底壁51和兩側壁52中。即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自基床底層3和路基基礎4的側面伸出后,再鋪至排水邊溝5 —個底壁51和兩側壁52的混凝土中,將排水邊溝5包圍。本實施例是以將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鋪設在路塹式路堤基床的底層進行說明。
[0028]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可根據具體路基設計斷面形式,鋪設在路基基礎4上(基床底層3下)形成全封閉式防排水結構,也可以鋪設在基床底層3上,并在各種形式的基床中都可以應用。
[0029]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路基結構在具體施工時,采用以下步驟,
[0030]( I)重復碾壓路基基礎4,并檢查路基基礎4質量,直至滿足填筑壓實的要求;
[0031](2)在路基基礎4的兩側開挖排水邊溝5 ;
[0032](3)在路基基礎4的頂面鋪設三層玻纖布層22,玻纖布層22沿路基結構的橫向和縱向依次交錯鋪設,同時玻纖布層22鋪設到開挖好的排水邊溝5的底壁51和兩個側壁52,排水邊溝5處的玻纖布層22與路基基礎4頂面的玻纖布層22應為一整體,不剪斷;
[0033](4)在底部無縫防水層2上鋪設土工格柵形成土工格柵層I ;
[0034](5)重復步驟(3)在土工格柵層I頂面鋪設三層玻纖布層22 ;
[0035](6)將液態防水油膏21均勻淋灑在鋪設好玻纖布層22和土工格柵層I上,淋灑防水油膏21時路基基礎4頂面和排水邊溝5處同時進行,讓防水油膏21充分浸透玻纖布層22,待防水油膏21凝固后形成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 ;
[0036](7)檢查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的質量,合格后鋪設基床底層3,再按路基施工工藝進行下一工序。
[0037]上述施工過程中,排水邊溝5處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中的土工格柵層I可以不鋪。
[0038]以上是以將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鋪設在路基基礎4上進行說明,當鋪設在或基床底層3上時,施工方法和流程不變。
[0039]實施例3:
[0040]如圖4所不,一種路基結構,包括基床底層3和路基基礎4,基床底層3和路基基礎4之間鋪設有實施例1所述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該路基結構的兩側設有排水邊溝5,排水邊溝5的底壁51和側壁52均為混凝土結構體,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延伸至排水邊溝5靠近路基結構一側的側壁52中,即排水邊溝5的底壁51和遠離路基結構一側的側壁52中不鋪設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本實施例中,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位于側壁52中的寬度為10cnTl5cm。
[0041]本實施例的施工工藝與實施例2的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實施步驟(3)和步驟
(5)時,在路基基礎4頂面鋪設玻纖布層22的過程中,在排水邊溝5側預留10cnTl5Cm寬的玻纖布,待排水邊溝5砌筑時將玻纖布埋入其側壁52的混凝土中。
[004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構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進和變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工格柵層(I),所述土工格柵層(I)的上、下表面均粘接有無縫防水層(2),所述無縫防水復合層(2)包括兩層以上由防水油膏(21)浸透粘合的玻纖布層(22),各層玻纖布層(22)由多塊玻纖布相互搭接形成,并通過防水油膏(21)粘接成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各無縫防水層(2)中,所述兩層以上玻纖布層(22 )呈縱橫交錯狀疊加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玻纖布搭接面的寬度為10cnTl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柵層(I)通過防水油膏(21)與無縫防水層(2)粘接,且所述防水油膏(21)浸透到所述土工格柵層(I)中。
5.一種路基結構,包括基床底層(3)和路基基礎(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床底層(3)和路基基礎(4)之間鋪設有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結構的兩側設有排水邊溝(5),所述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延伸至排水邊溝(5)的底壁(51)和兩側壁(52)中。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結構的兩側設有排水邊溝(5),所述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延伸至排水邊溝(5)靠近路基結構一側的側壁(52)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封閉路基防排水復合結構(6)位于所述側壁(52)中的寬度為l(Tl5cm。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路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邊溝(5)的底壁(51)和側壁(52)均為混凝土結構體。
【文檔編號】E01C11/22GK203834304SQ201420200688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4日
【發明者】武可爽, 劉澤, 李衛炎, 朱川曲, 奚兵, 龔清富, 林瓊, 陳高, 傅永剛 申請人: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設集團第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科技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孟村| 济源市| 大竹县| 日土县| 临泽县| 大安市| 南阳市| 鄄城县| 莫力| 渝北区| 屏南县| 闽侯县| 石景山区| 甘南县| 会泽县| 三台县| 辉南县| 雷波县| 多伦县| 孟津县| 康马县| 安福县| 西畴县| 福鼎市| 江城| 山西省| 上饶市| 望城县| 宽甸| 晋中市| 聊城市| 宣恩县| 英超| 禹城市| 翁牛特旗| 德钦县| 镇康县| 宜良县| 黎平县|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