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透水磚,尤其涉及一種截污路面透水磚。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建設中大多采用水泥、柏油、大理石等非透水性材質鋪設地面,這些硬化路面使地表與空氣的熱量、水分交換很困難,自然調節城市地面溫度和濕度的能力很差,地表吸收熱量困難,導致城市空間內存留大量余熱,地面還會大量反射,輻射太陽熱能,從而導致出現城市夜間溫度比郊外夜間溫度高的現象。而且,在雨天時,硬化路面會阻止雨水直接滲入地下,造成到處積水,影響道路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同時阻斷了雨水直接補充地下水的途徑,使城市地下水位難以回升,直接影響城市地表植被的健康生長,綠化困難,加重了城市的干旱缺水問題;而積水涌入下水道后注入江河,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統和江河的排泄負擔,晴天時地面又極為干燥,塵土飛揚,環境舒適度大大降低。為此,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深入研究,開發了一些透水磚、透水路面等的透水性材料。
現有的路面透水磚,其結構一般是由透水基層及設于透水基層上的透水表層組成,結構較為簡單,透水性能較差且沒有截污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針對以上內容,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截污功能且透水性能佳的截污路面透水磚。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截污路面透水磚,包括透水基層、設于透水基層上與透水基層一體連接的透水表層,所述透水表層上設有貫穿透水基層的透水柱,所述透水柱的孔徑為3~5cm,所述透水柱上方設有與透水柱大小相同的截污件,所述截污件包括底部無紡布層、設于無紡布層上的格柵、設于格柵上的有機絮凝劑層以及設于有機絮凝劑層上的覆蓋層,所述無紡布層與透水柱通過粘結劑粘合在一起,所述覆蓋層上均布有透水孔,所述透水表層上設有與透水柱齊平的填充層,所述絮凝劑層中的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改性聚丙烯酸、微生物絮凝劑、殼聚糖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改進是:所述截污件的高度為10~15cm。
進一步的改進是:填充層為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組成:硅砂100重量份、環氧樹脂6~10重量份、脂肪族多胺固化劑2~5重量份、抗氧化劑0.5~1.0重量份、滑石粉5~8重量份、硅酸鹽水泥10~25重量份。
進一步的改進是:填充層為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組成:硅砂100重量份、環氧樹脂8重量份、脂肪族多胺固化劑4重量份、抗氧化劑0.7重量份、滑石粉6重量份、硅酸鹽水泥15重量份。
進一步的改進是:所述硅砂的粒徑為0.1~0.5mm。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截污路面透水磚,包括透水基層、設于透水基層上與透水基層一體連接的透水表層,所述透水表層上設有貫穿透水基層的透水柱,方便水的滲透,在所述透水柱上方設有與透水柱大小相同的截污件,所述截污件包括底部無紡布層、設于無紡布層上的格柵、設于格柵上的有機絮凝劑層以及設于有機絮凝劑層上的覆蓋層,所述無紡布層與透水柱通過粘結劑粘合在一起,所述覆蓋層上均布有透水孔,截污件的設置可使得本發明的透水磚具有截污功能,且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另外,在所述透水表層上設有與透水柱齊平的填充層,使路面透水磚的表面平整;進一步的,填充層為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組成:硅砂100重量份、環氧樹脂8重量份、脂肪族多胺固化劑4重量份、抗氧化劑0.7重量份、滑石粉6重量份、硅酸鹽水泥15重量份,該填充層具有較高的透水率,經測試,透水系數大于0.01cm/s。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截污件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所采用的試劑和產品也均為可商業獲得的。所用試劑的來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現時標明。
實施例一
參考圖1及圖2,一種截污路面透水磚,包括透水基層1、設于透水基層1上與透水基層1一體連接的透水表層2,所述透水表層2上設有貫穿透水基層的透水柱3,所述透水柱3的孔徑為3cm,所述透水柱3上方設有與透水柱3大小相同的截污件4,所述截污件4包括底部無紡布層41、設于無紡布層41上的格柵42、設于格柵42上的有機絮凝劑層43以及設于有機絮凝劑層43上的覆蓋層44,所述無紡布層41與透水柱3通過粘結劑粘合在一起,所述覆蓋層44上均布有透水孔,所述透水表層2上設有與透水柱3齊平的填充層5,所述絮凝劑層43中的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所述截污件的高度為10cm。填充層為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組成:粒徑為0.1mm硅砂100重量份、環氧樹脂6重量份、脂肪族多胺固化劑2重量份、抗氧化劑0.5重量份、滑石粉5重量份、硅酸鹽水泥10重量份。
實施例二
一種截污路面透水磚,包括透水基層、設于透水基層上與透水基層一體連接的透水表層,所述透水表層上設有貫穿透水基層的透水柱,所述透水柱的孔徑為3~5cm,所述透水柱上方設有與透水柱大小相同的截污件,所述截污件包括底部無紡布層、設于無紡布層上的格柵、設于格柵上的有機絮凝劑層以及設于有機絮凝劑層上的覆蓋層,所述無紡布層與透水柱通過粘結劑粘合在一起,所述覆蓋層上均布有透水孔,所述透水表層上設有與透水柱齊平的填充層,所述絮凝劑層中的絮凝劑為改性聚丙烯酸;所述截污件的高度為12cm。所述填充層為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組成:硅砂100重量份、環氧樹脂8重量份、脂肪族多胺固化劑4重量份、抗氧化劑0.7重量份、滑石粉6重量份、硅酸鹽水泥15重量份。
實施例三
一種截污路面透水磚,包括透水基層、設于透水基層上與透水基層一體連接的透水表層,所述透水表層上設有貫穿透水基層的透水柱,所述透水柱的孔徑為3~5cm,所述透水柱上方設有與透水柱大小相同的截污件,所述截污件包括底部無紡布層、設于無紡布層上的格柵、設于格柵上的有機絮凝劑層以及設于有機絮凝劑層上的覆蓋層,所述無紡布層與透水柱通過粘結劑粘合在一起,所述覆蓋層上均布有透水孔,所述透水表層上設有與透水柱齊平的填充層,所述絮凝劑層中的絮凝劑為微生物絮凝劑;所述截污件的高度為15cm。
填充層為由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組成:粒徑為0.5mm的硅砂100重量份、環氧樹脂10重量份、脂肪族多胺固化劑5重量份、抗氧化劑1.0重量份、滑石粉8重量份、硅酸鹽水泥25重量份。
其中,本發明中,所述填充層的各原料在以下參數范圍內均可實現本發明的目的:硅砂100重量份、環氧樹脂6~10重量份、脂肪族多胺固化劑2~5重量份、抗氧化劑0.5~1.0重量份、滑石粉5~8重量份、硅酸鹽水泥10~25重量份。
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