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支座灌漿領域,具體設計一種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橋梁目前是一個城市交通便利的標志性建筑物,市政橋梁在城市發展中起到重要交通運輸作用,支座系統之所以是橋梁的五大部件之一,因為它在連接橋梁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的重要部件,它位于橋梁與墊石之間,它能將橋梁上部結構的反力和變形(位移和轉角)可靠地傳遞給橋梁的下部結構,從而使結構的受力情況與理論計算圖式相符合。為了能夠讓支座本身與墩頂墊石可靠連接,一般采用支座灌漿料進行灌注,然而在施工過程中常常采用攪拌桶和電動攪拌槍人工加水攪拌,這個過程常因配合比、攪拌過程等人為因素導致該支座處灌漿不密實,從而達不到預期效果,影響連接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該裝置操作方法簡單易控制,能有效控制灌漿料配合比(水用量、灌漿料用量),達到快速灌漿、密實的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行走臺車、錐形攪拌罐、透明塑料桶、灌漿料罐和引流管;所述錐形攪拌罐安裝在行走臺車上,錐形攪拌罐底部設有閥門一,閥門一上連接有引流管;錐形攪拌罐頂部橫架有四根支撐槽鋼,透明塑料桶和灌漿料罐安裝在支撐槽鋼上;所述透明塑料桶桶體上標有刻度線,并且其下部設有水龍頭;所述灌漿料罐底部呈漏斗形,漏斗形底部設有閥門二;所述灌漿料罐的正下方設有計量盒,所述錐形攪拌罐罐體側壁上設有手動旋轉手柄,所述手動旋轉手柄把手端位于錐形攪拌罐罐體外部,另一端位于錐形攪拌罐罐體內部并且與計量盒固定連接。
所述錐形攪拌罐主要由罐體和攪拌器組成;所述罐體上半部分為圓柱體結構,下半部分倒錐形結構;所述攪拌器主要由攪拌電機和攪拌桿組成,攪拌電機安裝在支撐槽鋼上,攪拌桿上端與攪拌電機連接,攪拌桿下端位于罐體內。
所述攪拌桿下部端頭部分呈三角錐型。
所述攪拌電機上還帶有配套的調速器和應急手動攪拌手柄。
所述行走臺車主要由一個正方形底座和四根角鋼立柱構成;所述正方形底座主要由四根角鋼焊接而成,其四個角的下部設有滾輪,上部分別與四根角鋼立柱焊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材料簡單,均為工地上的常用材料,裝置操作方法簡單易控制,能有效控制灌漿料因配合比(水用量、灌漿料用量),達到快速灌漿、密實的效果。也不造成材料浪費和污染墩柱頂部及支座周邊,能夠保證支座關鍵部位灌漿密實。該裝置在灌漿料和加水攪拌方面嚴格控制,可準確控制配合比、均勻攪拌,將所需灌漿料用料計算完畢后,先加水再打開閥門二添加灌漿料至計量盒,計量盒旋轉后加至錐形攪拌罐,隨即開始均勻攪拌,達到拌合要求后,再打開閥門一,因流動性較好灌漿料依靠自重從引流管流出,到達支座螺栓孔或其它位置,達到快速灌漿、密實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的立面示意圖。
圖2為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中:1-行走臺車、2-錐形攪拌罐、3-支撐槽鋼、 4-透明塑料桶、5-灌漿料罐、6-閥門一、7-引流管、8-計量盒、9-手動旋轉手柄、10-閥門二、11-水龍頭、12-攪拌電機、13-應急手動攪拌手柄、14-攪拌器、15-墊石、16-支座、17-箱梁支模、18-墩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4所示)。
一種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它包括行走臺車1、錐形攪拌罐2、透明塑料桶4、灌漿料罐5和引流管7;所述錐形攪拌罐2安裝在行走臺車1上,錐形攪拌罐2底部設有閥門一6,閥門一6上連接有引流管7;錐形攪拌罐2頂部橫架有四根支撐槽鋼3,透明塑料桶4和灌漿料罐5安裝在支撐槽鋼3上(所述透明塑料桶4和灌漿料罐5都位于錐形攪拌罐2的正上方);所述透明塑料桶4桶體上標有刻度線,并且其下部設有水龍頭11;所述灌漿料罐5底部呈漏斗形,漏斗形底部設有閥門二10;所述灌漿料罐5的正下方設有計量盒8,所述錐形攪拌罐2罐體側壁上設有手動旋轉手柄9,所述手動旋轉手柄9把手端位于錐形攪拌罐2罐體外部,另一端位于錐形攪拌罐2罐體內部并且與計量盒8固定連接(手動旋轉手柄9用于翻轉計量盒8)。
所述錐形攪拌罐2主要由罐體和攪拌器14組成;所述罐體上半部分為圓柱體結構,下半部分倒錐形結構;所述攪拌器14主要由攪拌電機12和攪拌桿組成,攪拌電機12安裝在支撐槽鋼3上(位于透明塑料桶4和灌漿料罐5之間),攪拌桿上端與攪拌電機12連接,攪拌桿下端位于罐體內。
所述攪拌桿下部端頭部分呈三角錐型。
所述攪拌電機12上還帶有配套的調速器和應急手動攪拌手柄13(應急手動攪拌手柄13用于手動驅動攪拌桿旋轉)。
所述行走臺車1主要由一個正方形底座和四根角鋼立柱構成;所述正方形底座主要由四根角鋼焊接而成,其四個角的下部設有滾輪,上部分別與四根角鋼立柱焊接。
一種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的制作方案:
1、制作行走臺車1:首先利用高100cm的四根等邊角鋼(邊寬50mm,邊厚3mm)作為本裝置行走臺車1的立柱,再用長80cm的四根等邊角鋼(邊寬50mm,邊厚3mm)和立柱焊接形成整體,最后安裝滾輪。
2、制作錐形攪拌罐2罐體:利用薄鋼板(厚度3mm)制作一個圓柱體和倒錐形,相互焊接起來,并且在倒錐形底部安裝一個閥門一6。
3、將制作錐形攪拌罐2罐體與行走臺車1進行焊接,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并在罐體開口位置施焊四根支撐槽鋼3,用于后續架設透明塑料桶4、灌漿料罐5及攪拌電機12。
4、在上述已經安裝穩定的裝置上安裝攪拌器14。
5、在罐體四根支撐槽鋼3上安裝一個帶有水龍頭11且標有刻度線的透明塑料桶4和一個下部有可旋轉計量盒8(尺寸:長20cm,寬20cm,高10cm)的灌漿料罐5(帶有閥門二10)。
6、為方便起吊該裝置,在罐體上部開口處施焊一對吊環。
7、閥門一6上接上質量比較好的塑料管作為灌漿料引流管7。
一種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的工作流程:
1、先將橋梁支座灌漿一體化裝置吊裝至要灌漿部位的箱梁支模17商并固定好裝置(因本裝置靠自重引流故在開始前先將裝置放置合理位置,保證伴制好的灌漿料能夠順利流出)。
2、將透明塑料桶4里的水加至合理水位,通過灌漿料使用說明書提供的配合比進行計算水量和灌漿料用量,再結合每個支座16所需用量進行伴制。
3、根據透明塑料桶4液位加一次伴制所需水到錐形攪拌罐2罐體內,再通過打開閥門二10將提前裝滿灌漿料罐5的灌漿料進行放入計量盒8內,隨后旋轉傾倒至錐形攪拌罐2罐體內(嚴格按照計量盒8刻度線放料),等水完全將灌漿料表面浸濕后開啟攪拌電機12從低速逐漸加速到正常,使灌漿料達到伴制要求后,逐漸將電動機調至低速,并打開閥門一6,人工將引流管7塞入支座螺栓孔或者支座16與墊石15的空隙處。
以上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效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