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泥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雙軸攪拌全自動瀝青發泡機。
背景技術:
在高溫液態瀝青中參入微量的水,由于瀝青溫度很高(一般都在140℃以上),當水接觸到高溫瀝青時瞬間氣化,在瀝青中形成大量氣泡,從而形成泡沫狀的瀝青,行業中稱之為泡沫瀝青。此種泡沫瀝青由于里面有氣泡,所以泡沫瀝青的粘度大大降低,同時泡沫使得其自身體積增加2-3倍。這樣就可以實現降低混合料溫度,同時還可以保證攪拌均勻性以及后續的運輸、碾壓等施工質量。這種技術在行業中被稱之為“泡沫瀝青混合料溫拌技術”,在高溫液態瀝青中參入微量水,使瀝青產生泡沫從而實現瀝青發泡的裝置就成了該項技術的核心裝置。
現有技術有關瀝青發泡的技術多為瀝青發泡管,瀝青在運輸管中邊發泡邊運輸,導致發泡不均勻,并且發泡管結構復雜,成本很高。例如申請號為CN201520107010.5,實用新型名稱為一種瀝青發泡裝置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其公開的瀝青發泡管包括沿瀝青流向依次連接的混合管段和發泡管段,所述混合管段中設置有與供水系統連通的噴頭,所述混合管段的進口端設置有用于對瀝青進行整形的整形片,所述整形片形成有供瀝青通過的中孔,所述中孔的孔壁形成有至少一個凸出的整形部,所述噴頭位于所述整形部的正下方。
以上所述的發泡管內設置攪拌葉片進行攪拌的設計成本很高,不易操作,本實用新型基于水泥發泡機的啟發,例如申請號為200820031464.9,實用新型名稱為一種水泥發泡機的專利,設計一個瀝青發泡機,先在發泡機內進行充分發泡,然后將瀝青通過發泡管運輸,此時的發泡管無需像現有技術那般復雜,只需保證運輸過程中瀝青的流動性即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雙軸攪拌全自動瀝青發泡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軸攪拌全自動瀝青發泡機,包括溫拌瀝青發泡筒,溫拌瀝青發泡筒為雙層管結構,由外而內分別為外筒和內筒,外筒上設置有導熱油進口和導熱油出口,導熱油進口和導熱油出口連接至導熱油管,內筒上設置有進水管,進水管與供水箱連通;
內筒內設置有相互平行的兩個攪拌軸,分別為攪拌軸A、攪拌軸B,其中攪拌軸A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軸連接,主動軸向外伸出內筒外側,主動軸與內筒通過軸承連接,軸承處為密封設計,該主動軸的一端連接有主動齒輪;攪拌軸B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從動軸連接,從動軸向外伸出內筒外側,從動軸與內筒通過軸承連接,軸承處為密封設計,該從動軸的一端連接有從動齒輪;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連接,主動軸設置主動齒輪的一端還設置有從動鏈輪,從動鏈輪通過鏈條與主動鏈輪連接,主動鏈輪設置于電動機的輸出軸上,電動機帶動主動鏈輪轉動,主動鏈輪通過鏈條傳動帶動從動鏈輪轉動,從動鏈輪轉動帶動主動軸與主動齒輪轉動,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及從動軸轉動,從而實現兩個攪拌軸轉動攪拌;
內筒的一端設置有進料口,內筒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連接有運輸管/發泡管,用于運輸經發泡機發泡過的瀝青。
外筒上設置有導熱油進口和導熱油出口,導熱油進口和導熱油出口連接至導熱油管,導熱油管與熱油供應系統連通,外筒內流通導熱油,用于加熱內筒中的瀝青,使瀝青保持一定的溫度。
一個電動機通過鏈輪、鏈條以及齒輪嚙合傳動,帶動兩個攪拌軸轉動攪拌,提高了攪拌效率,使發泡效果更佳。并且整個裝置只使用了一個電機,簡化了裝置結構,節省電能,節省成本。
優選地,攪拌軸A的另一端通過聯軸器、軸承連接至軸承座上,攪拌軸B的另一端通過聯軸器、軸承連接至軸承座上。攪拌軸在發泡筒內長期服役,屬于易耗零件,經常需要拆卸、更換。攪拌軸兩端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軸、從動軸分體式連接,拆卸、更換時將其從聯軸器上分離即可,非常方便。
進一步地,電動機輸出軸上還設置有減速器,減速器用于控制主動鏈輪的轉速,進而控制兩個攪拌軸的轉速,實現不同的攪拌速度。
進水管上設置有壓力表、溢流閥、流量計和壓力控制閥,所述壓力控制閥控制進水管內水壓的上升或下降。溢流閥上連接有溢流管,溢流管的一端與溢流閥連通,溢流管的另一端與水箱連通。
優選地,所述電動機能夠正、反交替轉動,帶動攪拌軸正、反交替轉動攪拌,攪拌軸交替正反轉動,增大攪拌效果,進一步保障發泡效果。
攪拌軸A和攪拌軸B上均設置有多個刀型葉片,刀型葉片不斷切割攪拌瀝青,增大瀝青與水的接觸面積,保證發泡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后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瀝青發泡機可立式設計,也可臥式設計,占地面積小,發泡機發泡效果好,將發泡過的瀝青輸出至后續運輸管中,保證運輸管中的瀝青保持一定的溫度、保證其流動性即可;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簡單,易于工程應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雙軸攪拌全自動瀝青發泡機,包括外筒1、內筒2、進水管3、攪拌軸A4、攪拌軸B5、聯軸器6、主動軸7、主動齒輪8、從動軸9、從動齒輪10、從動鏈輪11、鏈條12、主動鏈輪13、電動機14、刀型葉片15等技術特征。
一種雙軸攪拌全自動瀝青發泡機,包括溫拌瀝青發泡筒,溫拌瀝青發泡筒為雙層管結構,由外而內分別為外筒和內筒,外筒上設置有導熱油進口和導熱油出口,導熱油進口和導熱油出口連接至導熱油管,內筒上設置有進水管,進水管與供水箱連通;
內筒內設置有相互平行的兩個攪拌軸,分別為攪拌軸A、攪拌軸B,其中攪拌軸A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軸連接,主動軸向外伸出內筒外側,主動軸與內筒通過軸承連接,軸承處為密封設計,該主動軸的一端連接有主動齒輪;攪拌軸B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從動軸連接,從動軸向外伸出內筒外側,從動軸與內筒通過軸承連接,軸承處為密封設計,該從動軸的一端連接有從動齒輪;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連接,主動軸設置主動齒輪的一端還設置有從動鏈輪,從動鏈輪通過鏈條與主動鏈輪連接,主動鏈輪設置于電動機的輸出軸上,電動機帶動主動鏈輪轉動,主動鏈輪通過鏈條傳動帶動從動鏈輪轉動,從動鏈輪轉動帶動主動軸與主動齒輪轉動,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及從動軸轉動,從而實現兩個攪拌軸轉動攪拌;
內筒的一端設置有進料口,內筒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料口。
進水管上設置有壓力表、溢流閥、流量計和壓力控制閥,所述壓力控制閥控制進水管內水壓的上升或下降。
溢流閥上連接有溢流管,溢流管的一端與溢流閥連通,溢流管的另一端與水箱連通。
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動機能夠正、反交替轉動,帶動攪拌軸正、反交替轉動攪拌。
攪拌軸A和攪拌軸B上均設置有多個刀型葉片。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