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對瀝青均勻加熱的瀝青流量稱重裝置。
背景技術:
在道路施工瀝青路面的鋪設過程中,瀝青使用非常頻繁,在加工瀝青混凝土的之前,需要對瀝青進行稱重,量取標準量然后與礦質粒料粘結成整體;傳統的瀝青流量稱重裝置中,對瀝青的加熱主要是在瀝青罐體內設置有導熱油盤管,通過導熱油盤管對罐體內的瀝青進行加熱;傳統加熱方式存在的缺陷是:常溫下的瀝青為固態粘結狀,流動性較差,如果加熱溫度低,其黏度較大,不利于流動與其他材料反映,不利于對罐體內的瀝青進行均勻加熱,只要加熱到高溫狀態時,保證其流動性后才能繼續深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對瀝青均勻加熱的瀝青流量稱重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對瀝青均勻加熱的瀝青流量稱重裝置,包括支座以及瀝青罐體,所述瀝青罐體內設置有隔擋板,所述隔擋板將瀝青罐體的內腔分隔成位于上部的加熱腔和位于下部的瀝青腔,所述瀝青罐體的底端設置有排料管與瀝青腔連通;
所述加熱腔內設置有豎向設置有至少一根加熱棒,所述加熱棒上卷繞有用于瀝青流通的瀝青管,所述瀝青管的上端連接進料斗,所述瀝青管的下端與瀝青腔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腔上開設有加熱介質進口和加熱介質出口,所述加熱介質進口位于加熱腔上端側部,所述加熱介質出口位于加熱腔下端側部。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棒的數量為2根,所述的加熱棒為電加熱棒。
進一步的,所述瀝青罐體的兩端分別設置支撐擋板,所述支撐擋板與支座上端之間設置有稱重模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流入的瀝青腔的瀝青經過卷繞在加熱棒上的瀝青管加熱,瀝青管的方向不斷發生變化,瀝青會在瀝青管內產生沿瀝青管的徑向運動,這樣使在瀝青管內流通的瀝青不斷沿瀝青管徑向循環,使最終被加熱的瀝青溫度一致后進入瀝青腔,使瀝青受熱更加均勻。
加熱介質進口和加熱介質出口的設計,可以往加熱腔內注入高溫熔鹽,依靠高溫熔鹽對瀝青管進行輔助加熱,這樣使得瀝青管再次被加熱,使整個裝置的加熱效率提高,高溫熔鹽最后再從加熱介質出口排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稱重裝置的示意圖;
其中,1、支座,2、罐體,3、隔擋板,4、加熱腔,5、瀝青腔,6、電加熱棒,7、瀝青管,8、加熱介質進口,9、加熱介質出口,10、稱重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一種可對瀝青均勻加熱的瀝青流量稱重裝置,包括支座1以及瀝青罐體2,瀝青罐體2內設置有隔擋板3,隔擋板3將瀝青罐體2的內腔分隔成位于上部的加熱腔4和位于下部的瀝青腔5,瀝青罐體2的底端設置有排料管與瀝青腔5連通。
加熱腔4內設置有豎向設置有至少一根加熱棒,加熱棒上卷繞有用于瀝青流通的瀝青管7,瀝青管7的上端連接進料斗,瀝青管7的下端與瀝青腔5連通。本實施例中加熱棒的數量為2根,加熱棒為電加熱棒6。
加熱腔4上開設有加熱介質進口8和加熱介質出口9,加熱介質進口8位于加熱腔4上端側部,加熱介質出口9位于加熱腔4下端側部。本實施例中,加熱介質選用高溫熔鹽。
瀝青罐體2的兩端分別設置支撐擋板,支撐擋板與支座1上端之間設置有稱重模塊10。連接DCS控制系統,實時了解罐體2內瀝青的重量。
本發明的稱重裝置,瀝青從上端進料斗加入,進入瀝青管7,電加熱棒6工作產生高溫位瀝青管7輸送熱量,加熱介質進口8輸入高溫熔鹽,高溫熔鹽填充整個加熱腔4,再依靠高溫熔鹽對瀝青管7輸送熱量,從而使瀝青在流動中被均勻加熱,被加熱后的瀝青從瀝青管7輸入瀝青腔5,瀝青腔5內的瀝青可直接從排料管排出使用。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