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提升模架底盤裝置,具體為一種可微調自提升合龍模架底盤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屬于梁體合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連續梁合龍對線性要求較高,采用掛籃,自重較大,對線形造成一定影響,有些設計圖紙明確規定合龍段施工采用吊架施工。吊架施工時,遇到梁面距離地面距離較大的情況,需要引進特大型吊車輔助吊裝,施工極其不便,造價非常之高。若遇到跨既有線施工,不允許采用大型機械輔助吊裝,天窗時間一般較短,利用千斤頂提升,速度較慢,難以在一次天窗時間完成,而且升降過程難以控制底盤平衡,效率比較底。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可微調自提升合龍模架底盤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可微調自提升合龍模架底盤裝置,可以有效解決梁面與地面距離較大情況底盤提升和跨既有線合龍吊架底盤迅速升降施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可微調自提升合龍模架底盤裝置,包括懸臂梁,所述懸臂梁的底部上設有墊梁,懸臂梁的對應的量端部分別安裝兩層錨固塊;所述錨固塊之間設有微調千斤頂,錨固塊與微調千斤頂之間采用銷子連接固定;所述錨固塊上安裝升降卷揚機,且頂層的錨固塊固定受力吊帶的一端;位于錨固塊外側的懸臂梁底部安裝滑輪組;所述升降卷揚機通過鋼絲繩連接位于模架底盤上的滑輪組;所述受力吊帶對應的另一端固定在模架底盤側壁。
優選的,所述懸臂梁與模架底盤相互平行,且懸臂梁和模架底盤上的滑輪組相互對應設置。
優選的,所述模架底盤上還設有鋼結構支撐架和防護模板,且防護模板設置在鋼結構支撐架的外側。
優選的,所述鋼結構支撐架和防護模板之間貫穿設置受力吊帶和用來連接滑輪組的鋼絲繩。
優選的,所述模架底盤、鋼結構支撐架和梁體之間采用錨固塊銷子連接固定。
優選的,所述墊梁通過鋼軌滑動連接行走車,行走車的頂部設有懸臂梁和雙層錨固塊,錨固塊之間設有微調千斤頂,位于底層的錨固塊之間設有升降卷揚機,位于頂層的錨固塊上固定受力吊帶。
還包括,一種可微調自提升合龍模架底盤裝置的操作方法,如下:
步驟一:合龍段施工之前,在橋面合龍口端部安裝合龍吊架的模架底盤升降裝置,并將其固定在梁體頂部;
步驟二:在模架底盤上安裝滑輪組,同時開受力吊帶銷接孔,在地面拼裝模架底盤;
步驟三:利用升降卷揚機把模架底盤提升至梁底附近,把模架底盤主梁與受力吊帶下口銷接固定,再次利用升降卷揚機提升,模架底盤基本貼緊梁底面后停止,將吊帶上口與微調千斤頂上的錨固塊銷接固定,利用微調千斤頂再次提升,使模架底盤貼緊梁面;
步驟四:利用已澆箱梁底板預留孔安裝合龍段澆筑所需吊桿,并預緊,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中跨合龍施工,中跨合龍施工結束后解除合龍施工吊桿;
步驟五:利用微調千斤頂緩慢下降模架底盤脫底模板、鋼結構支撐架和防護模板,利用升降卷揚機把模架底盤降落至地面,拆除橋面設備,完成合龍段施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新穎,提升的高度大,減小了大型設備輔助吊裝的操作步驟,節約成本,施工安全可靠,另外提升速度快,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值得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鋼結構支撐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升降卷揚機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中:1、墊梁,2、懸臂梁,3、升降卷揚機,4、微調千斤頂,5、受力吊帶,6、錨固塊,7、滑輪組,8、模架底盤,9、鋼結構支撐架,10、防護模板,11、行走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3所示,一種可微調自提升合龍模架底盤裝置,包括懸臂梁2,所述懸臂梁2的底部上設有墊梁1,懸臂梁2的對應的量端部分別安裝兩層錨固塊6;所述錨固塊6之間設有微調千斤頂4,錨固塊6與微調千斤頂4之間采用銷子連接固定;所述錨固塊6上安裝升降卷揚機3,且頂層的錨固塊6固定受力吊帶5的一端;位于錨固塊6外側的懸臂梁2底部安裝滑輪組7;所述升降卷揚機3通過鋼絲繩連接位于模架底盤8上的滑輪組7;所述受力吊帶5對應的另一端固定在模架底盤8側壁。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懸臂梁2與模架底盤8相互平行,且懸臂梁2和模架底盤8上的滑輪組7相互對應設置,施工方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模架底盤8上還設有鋼結構支撐架9和防護模板10,且防護模板10設置在鋼結構支撐架9的外側,有效保護梁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鋼結構支撐架9和防護模板10之間貫穿設置受力吊帶5和用來連接滑輪組的鋼絲繩,不會造成干擾。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模架底盤8、鋼結構支撐架9和梁體之間采用錨固塊6銷子連接固定,安裝方便。
一種可微調自提升合龍模架底盤裝置的操作方法,如下:
步驟一:合龍段施工之前,在橋面合龍口端部安裝合龍吊架的模架底盤8升降裝置,并將其固定在梁體頂部;
步驟二:在模架底盤8上安裝滑輪組7,同時開受力吊帶5銷接孔,在地面拼裝模架底盤8;
步驟三:利用升降卷揚機3把模架底盤8提升至梁底附近,把模架底盤8主梁與受力吊帶5下口銷接固定,再次利用升降卷揚機3提升,模架底盤8基本貼緊梁底面后停止,將吊帶上口與微調千斤頂4上的錨固塊6銷接固定,利用微調千斤頂4再次提升,使模架底盤8貼緊梁面;
步驟四:利用已澆箱梁底板預留孔安裝合龍段澆筑所需吊桿,并預緊,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中跨合龍施工,中跨合龍施工結束后解除合龍施工吊桿;
步驟五:利用微調千斤頂4緩慢下降模架底盤8脫底模板、鋼結構支撐架9和防護模板10,利用升降卷揚機3把模架底盤8降落至地面,拆除橋面設備,完成合龍段施工。
實施例二:
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請參閱圖4所示,在應對跨既有線施工時,所述墊梁1通過鋼軌滑動連接行走車11,行走車11的頂部設有懸臂梁2和雙層錨固塊6,錨固塊6之間設有微調千斤頂4,位于底層的錨固塊6之間設有升降卷揚機3,位于頂層的錨固塊6上固定受力吊帶5。
一種可微調自提升合龍模架底盤裝置的操作方法,如下:
步驟一:合龍段施工之前,在橋面合龍口端部安裝合龍吊架的模架底盤8升降裝置,并將其固定在梁體頂部;
步驟二:在模架底盤8上安裝滑輪組7,同時開受力吊帶5銷接孔,在地面拼裝模架底盤8;
步驟三:行走車11與墊梁1之間滑動連接,行走車11帶動升降卷揚機3、微調千斤頂4和受力吊帶5整體移動到合適的位置,然后利用升降卷揚機3把模架底盤8提升至梁底附近,把模架底盤8主梁與受力吊帶5下口銷接固定,再次利用升降卷揚機3提升,模架底盤8基本貼緊梁底面后停止,將吊帶上口與微調千斤頂4上的錨固塊6銷接固定,利用微調千斤頂4再次提升,使模架底盤8貼緊梁面;
步驟四:利用已澆箱梁底板預留孔安裝合龍段澆筑所需吊桿,并預緊,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中跨合龍施工,中跨合龍施工結束后解除合龍施工吊桿;
步驟五:利用微調千斤頂4緩慢下降模架底盤8脫底模板、鋼結構支撐架9和防護模板10,利用升降卷揚機3把模架底盤8降落至地面,拆除橋面設備,完成合龍段施工。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