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無縫隙防護屏,屬于鐵路橋梁防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高速鐵路通過交叉橋梁和進入村莊或非需要隔聲的地段,會在鐵路兩邊設立防護屏,以減少外界對列車和軌道的影響,同時能夠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噪聲,但一般設立的防護屏一般比較簡單,往往防護性較差,在極端天氣下容易傾倒,嚴重影響列車的運行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無縫隙防護屏,該無縫隙防護屏的防護屏單元采用交叉折邊一體成型,成型后整體無縫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外形美觀,抗風壓能力強,其鋼立柱承載能力強、安全性好、使用壽命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無縫隙防護屏,包括鋼立柱和防護屏單元,所述防護屏單元垂直疊放插入于兩根所述鋼立柱之間,所述防護屏單元包括框體、內襯件和邊框,所述框體是由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輥壓形成,所述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輥壓后接縫處通過交叉折邊壓合成兩端開口的空心殼體結構,所述的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接縫處不需要鉚釘錨固,所述內襯件鑲嵌在限位裝置上后并共同置于框體的空心殼體中,所述框體上設置有透聲穿孔,兩個所述邊框對應扣合在框體的兩端,并與框體配合形成封閉的腔體,所述防護屏單元上下端均設置有與相鄰防護屏單元配合的凹槽和凸起;
所述鋼立柱包括h型鋼立柱和底板,h型鋼立柱由腹板和若干個翼緣板組成,腹板為豎直平面板,所述腹板的兩側在豎直方向上均分別設有一排翼緣板組,每排翼緣板組由若干個呈均勻間隔排布的翼緣板,腹板兩側的兩排翼緣板組呈對稱布置;在所述h型鋼立柱兩側的翼緣板上固定連接有加強板;
所述防護屏單元疊放至最上面的一塊沒有凸起結構,其頂部與所述鋼立柱頂部相平齊。
所述加強板為矩形板,加強板的寬度不大于h型鋼立柱的截面寬度,加強板通過焊接方式與h型鋼立柱兩側的翼緣板固定。
兩個所述邊框對用卡接到框體兩端,并通過擠壓機壓合在一起,且在二者的壓合面上均插裝有橡膠條。
所述邊框的上下壓合面均與框體對用壓合在一起,所述邊框通過嚙合擠壓方式與框體成型。
所述擠壓機的上模上設置有多個凸起,所述擠壓機的下模上對應設置有多個凹槽,通過所述凸起和凹槽配合,將邊框鉚合在框體上。
所述底板為矩形板或者方板,底板上開有若干個螺栓孔,螺栓孔在底板上呈對稱布置或非對稱布置。
所述加強板固定設置于h型鋼立柱下部的翼緣板上。
所述內襯件可選用高強度水泥板,或其他具有防護作用的板材都可以。也可同時采用帶有隔音效果的板材。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將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輥壓形成框體,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輥壓后接縫處通過交叉折邊壓合成兩端開口的空心殼體結構,而且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接縫處不需要鉚釘錨固,利用擠壓機將邊框和橡膠條壓合在框體上,不僅簡化了加工工藝,而且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加工出的防護屏單元板外形美觀,抗風壓能力強。鋼立柱的穩定性更強,制作工藝簡單,承載能力強、安全性好、使用壽命長,可有效防止在強大脈動風壓作用下防護屏板的倒塌。本發明在h型鋼立柱的翼緣板上設有加強板,提高了h型鋼立柱的抗風結構性能。本發明防護屏單元疊放至最上面的一塊沒有凸起結構,其頂部與鋼立柱頂部相平齊,這樣設計最上端的防護屏單元可以方便后期維護,并在室外放置時減少雜物的堆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中防護屏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鋼立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鋼立柱,2為防護屏單元,21為框體,11為h型鋼立柱,12為底板,13為加強板,14為螺栓孔,22為內襯件,23為限位裝置,111為腹板,112為翼緣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所示,無縫隙防護屏,包括鋼立柱1和防護屏單元2,所述防護屏單元2垂直疊放插入于兩根所述鋼立柱1之間,所述防護屏單元2包括框體21、內襯件22和邊框,所述框體21是由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輥壓形成,所述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輥壓后接縫處通過交叉折邊壓合成兩端開口的空心殼體結構,所述的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接縫處不需要鉚釘錨固,所述內襯件22鑲嵌在限位裝置23上后并共同置于框體21的空心殼體中,所述框體21上設置有透聲穿孔,兩個所述邊框對應扣合在框體21的兩端,并與框體21配合形成封閉的腔體,所述防護屏單元2上下端均設置有與相鄰防護屏單元2配合的凹槽和凸起;
所述鋼立柱1包括h型鋼立柱11和底板12,h型鋼立柱11由腹板111和若干個翼緣板112組成,腹板111為豎直平面板,所述腹板111的兩側在豎直方向上均分別設有一排翼緣板112組,每排翼緣板112組由若干個呈均勻間隔排布的翼緣板112,腹板111兩側的兩排翼緣板112組呈對稱布置;在所述h型鋼立柱11兩側的翼緣板112上固定連接有加強板13;
所述防護屏單元2疊放至最上面的一塊沒有凸起結構,其頂部與所述鋼立柱1頂部相平齊。
所述加強板13為矩形板,加強板13的寬度不大于h型鋼立柱11的截面寬度,加強板13通過焊接方式與h型鋼立柱11兩側的翼緣板112固定。
兩個所述邊框對用卡接到框體21兩端,并通過擠壓機壓合在一起,且在二者的壓合面上均插裝有橡膠條。
所述邊框的上下壓合面均與框體21對用壓合在一起,所述邊框通過嚙合擠壓方式與框體21成型。
所述擠壓機的上模上設置有多個凸起,所述擠壓機的下模上對應設置有多個凹槽,通過所述凸起和凹槽配合,將邊框鉚合在框體21上。
所述底板12為矩形板或者方板,底板12上開有若干個螺栓孔14,螺栓孔14在底板12上呈對稱布置或非對稱布置。
所述加強板13固定設置于h型鋼立柱11下部的翼緣板112上。
本發明防護屏單元2包括框體21、內襯件22和邊框,所述框體21是由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輥壓形成,所述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輥壓后接縫處通過交叉折邊壓合成兩端開口的空心殼體結構,所述的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接縫處不需要鉚釘錨固,所述內襯件22鑲嵌在限位裝置23上后并共同置于框體21的空心殼體中,所述框體21上設置有透聲穿孔,兩個所述邊框對應扣合在框體21的兩端,并與框體21配合形成封閉的腔體。
所述整塊鎂鋁合金復合板通過折彎機一次壓合成型。
兩個所述邊框對用卡接到框體21兩端,并通過擠壓機壓合在一起,且在二者的壓合面上均插裝有橡膠條。
所述邊框的上下壓合面均與框體21對用壓合在一起。
所述擠壓機的上模上設置有多個凸起,所述擠壓機的下模上對應設置有多個凹槽,通過所述凸起和凹槽配合,將邊框鉚合在框體21上。
所述橡膠條為三元乙丙橡膠條。
所述橡膠條的寬度為50mm-160mm,厚度為2mm-5mm。
所述框體21的長度為500mm-3000mm,高度為150mm-1500mm,厚度為50mm-160mm。
所述邊框通過齒合擠壓方式與框體21成型,所述邊框的寬度為50mm-160mm,高度為150mm-1500mm。
鋼立柱1,包括h型鋼立柱11和底板12,h型鋼立柱11由腹板111和若干個翼緣板112組成,腹板111為豎直平面板,腹板111的兩側在豎直方向上均分別設有一排翼緣板112組,每排翼緣板112組由若干個呈均勻間隔排布的翼緣板112,腹板111兩側的兩排翼緣板112組呈對稱布置。h型鋼立柱11底部固定連接在底板12上,本發明優選的h型鋼立柱11底部與底板12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在h型鋼立柱11兩側的翼緣板112上固定連接有加強板13。
加強板13為矩形板,加強板13的寬度不大于h型鋼立柱11的截面寬度,加強板13通過焊接方式與h型鋼立柱11兩側的翼緣板112固定。本發明優選的加強板13固定設置于h型鋼立柱11下部的翼緣板112上。本實施例矩形板的寬度等于或略小于h型鋼立柱11的截面寬度,矩形板的高度視列車速度和防護屏單元2板的寬度而確定,作為本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加強板13的寬度為150mm,高度為680mm,厚度為20mm。
h型鋼立柱11頂部開有頂部螺栓孔14,本發明的頂部螺栓孔14優選是設置在h型鋼立柱11的翼緣板112頂部,通過螺栓穿過頂部螺栓孔14來固定蓋板。本實施例h型鋼立柱11頂端預留兩對螺栓孔14,其作用是通過螺栓固定防護屏板頂部的蓋板。
底板12為矩形板或者方板,底板12上開有若干個螺栓孔14,螺栓孔14在底板12上呈對稱布置或非對稱布置。作為優選,底板12開有的螺栓孔14數量為五個。本實施例所采用的螺栓孔14為非對稱布置,其螺栓孔14數量為5個,靠近列車側的螺栓孔14設置為3個,遠離列車側的螺栓孔14設置為2個。
本實施例的h型鋼立柱11、底板12和加強板13均由抗拉伸設計強度、抗壓設計強度均為215mpa的q235鋼材質制造而成。h型鋼立柱11、底板12和加強板13通過焊接而成,并經熱鍍鋅處理或其他工藝涂裝防腐材料。
上述實施方式只是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并不是用來限制本發明的實施與權利范圍的,凡依據本發明申請專利保護范圍所述的內容做出的等效變化和近似替換,均應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