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城市綠化工程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透水蓄水路面。
背景技術:
在城市綠化工程中很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在于城市綠化的灌溉成本,這是由于城市建設中傳統的硬化路面建造封閉了城市地層,城市地層土壤失去了自然雨水的滲入,消失了自然濕潤的地下水狀態,使城市植被易受干旱枯萎所造成的。城市地層的封閉建設還造成了城市樹木根系的萎縮易倒伏現象。
為了增加城市土層的土壤水分蓄含量和透氣性,城市綠化加大了草坪的種植面積。但是種植的城市草坪,能看不耐踩,這就失去了大量城市戶外活動功能的用地,還因為城市空間熱度大,熱蒸發量大,地表土層水分受熱蒸發后,草坪根系不能吸收到深層土壤的水分,草坪就要消耗大量澆灌用水,因此城市草坪的生態效益很小,對于干旱少雨的城市地區的生態效益甚至是負面的。
現有的滲水路面材料主要為普通的路面滲水磚,其雖然磚體材料吸水滲水能力強,但無法增加和調節城市土層或綠化種植區的土壤水分蓄含量和透氣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透水蓄水路面,該透水蓄水路面可以增加城市土層和綠化種植區的土壤滲水蓄水能力,有助于保持路面下土層的濕潤,提高城市綠化區的生態效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供一種透水蓄水路面,該透水蓄水路面包括基礎層和設置于所述基礎層上的透水層,所述透水層包括連續鋪設的多個透水磚,所述基礎層包括連續鋪設的多個基礎磚;所述基礎磚包括形成為筒狀結構的外層壁和內層壁,所述內層壁同軸地設置在所述外層壁中且與該外層壁隔開,所述外層壁和內層壁之間形成有多個連接壁,該多個連接壁將所述外層壁和內層壁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多個腔室,以使所述基礎層和所述透水層之間形成蓄水空隙。
可選地,透水磚為正六棱柱。
可選地,正六棱柱的六個外側面的中的三者形成有第一定位筋,另外三者上形成有與定位筋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槽。
可選地,透水磚的底面上設置有凸起,所述基礎磚的頂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
可選地,外層壁和內層壁的橫截面均呈正多邊形,所述外層壁由多個第一平面壁圍繞而成,內層壁由與第一平面壁的數量相等的多個第二平面壁圍繞而成,每個第二平面壁與相應的第一平面壁平行。
可選地,外層壁的橫截面呈正多邊形,外層壁由多個第一平面壁圍繞而成,內層壁的橫截面呈圓形。
可選地,外層壁呈正六邊形,六個第一平面壁中的三者的外側面形成有第二定位筋,另外三者上形成有與第二定位筋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槽。
可選地,透水磚為正六棱柱,基礎磚頂面的頂角處設置有凹槽,透水磚的底面設置有與凹槽匹配的凸起。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公開的透水蓄水路面包括由特定結構的基礎磚和透水磚連續鋪設構成的基礎層和透水層,該透水蓄水路面的結構穩定性高,能夠消除應力損壞;同時基礎層和透水層之間形成有蓄水空隙,雨水或綠化灌溉用水能夠快速透過透水蓄水路面的上層透水層,在蓄水空隙內存儲并緩慢下滲,能夠提高地層或綠化種植區的土壤水分蓄含量、減緩地表土層水分蒸發,從而提高城市綠化區的生態效益。
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但并不構成對本公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公開提供的透水蓄水路面的基礎磚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2是本公開提供的透水蓄水路面的基礎磚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3是本公開提供的透水蓄水路面的基礎磚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4是本公開提供的透水蓄水路面的基礎磚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公開提供的透水蓄水路面的透水磚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公開提供的透水蓄水路面的透水磚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仰視圖。
圖7是本公開提供的透水蓄水路面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鋪裝結構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透水磚 11 第一定位筋
12 第一定位槽 15 凸起
2 基礎磚 21 外層壁
210 第一平面壁 212 第二定位筋
213 第二定位槽 22 內層壁
220 第二平面壁 23 連接壁
24 腔室 25 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公開,并不用于限制本公開。
在本公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通常是指本公開的透水蓄水路面在正常使用狀態下的上和下,具體可以參考圖4的圖面方向。
本公開提供一種透水蓄水路面,該透水蓄水路面包括基礎層和設置于所述基礎層上的透水層,所述透水層包括連續鋪設的多個透水磚1,所述基礎層包括連續鋪設的多個基礎磚2;所述基礎磚2包括形成為筒狀結構的外層壁21和內層壁22,所述內層壁22同軸地設置在所述外層壁21中且與該外層壁21隔開,所述外層壁21和內層壁22之間形成有多個連接壁23,該多個連接壁23將所述外層壁21和內層壁22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多個腔室24,以使所述基礎層和所述透水層之間形成蓄水空隙。
本公開的透水蓄水路面包括由特定結構的基礎磚和透水磚連續鋪設構成的基礎層和透水層,該透水蓄水路面的結構穩定性高,能夠消除應力損壞;同時基礎層和透水層之間形成有蓄水空隙,雨水或綠化灌溉用水能夠快速透過透水蓄水路面的上層透水層,在蓄水空隙內存儲并緩慢下滲,能夠提高地層或綠化種植區的土壤水分蓄含量、減緩地表土層水分蒸發,從而提高城市綠化區的生態效益。
根據本公開,透水磚1和基礎磚2的材質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為常用材質的路面磚,為了提高透水蓄水路面的調蓄能力,優選地,透水磚1采用透水材料,例如為仁創科技集團生產的耐候性透水材料,以便路面積水快速透過透水層下滲;基礎磚2優選透水性能較差的一般磚體材質,例如混凝土磚,以便增加下滲雨水在蓄水空隙內的儲存時間,并緩慢地補充土壤層的水分蓄含量。
根據本公開,透水磚1可以為本領域常規的用于路面鋪裝的任何形狀,為了便于鋪裝和運輸,優選地,透水磚1可以為正多邊形棱柱,例如為正五棱柱、正六棱柱、正方體、長方體和正三棱柱中的至少一種。
如圖5所示,在本公開優選的一種實施方式中,透水磚1為正六棱柱。在這一優選實施方式中,透水磚1的尺寸適宜、結構穩定且便于生產。
進一步地,為了便于透水層的透水磚1進行定位鋪裝,提高安裝效率和結構穩定性,優選地,正六棱柱透水磚上可以設置有定位機構,更優選地,如圖6所示,正六棱柱的六個外側面的中的三者可以形成有定位筋11,另外三者上可以形成有與定位筋相匹配的定位槽12。多個透水磚1通過定位筋11與定位槽的插接可以使整體結構緊密結實且穩固,定位筋11和定位槽12可以沿透水磚1的高度方向延伸,相鄰的透水磚1通過與磚體高度相同的定位筋11和定位槽12進行插接,貼合度高。正六棱柱的六個外側面上的三個定位筋11可以連續排列,也可以間隔排列。
如圖6所示,為了便于使透水磚1和基礎磚2進行固定,提高透水層與基礎層間結構的穩定性,優選地,透水磚1的底面上可以設置有凸起15,基礎磚2的頂面上可以設置有與所述凸起15相匹配的凹槽25。在使用透水磚1和基礎磚2進行路面鋪裝時,只需將透水磚1底面上的凸起15固定于基礎磚2頂面上的凹槽25上,上下兩層透水磚1和基礎磚2之間不需要使用混凝土等工程粘接材料粘接固定,簡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優選地,凹槽25和凸起15可以分別等間隔地設置在基礎磚2的頂面和透水磚1的底面,上下相互對應,滿足上下兩層的透水磚1和基礎磚2的相互插接配合。
根據本公開,基礎磚2的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為本領域常見路面磚的形狀,為了提高磚體耐破損性能和鋪裝結構的穩定性,如圖1所示,在本公開優選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外層壁21和內層壁22的橫截面均呈正多邊形,外層壁21由多個第一平面壁210圍繞而成,內層壁22由與第一平面壁210的數量相等的多個第二平面壁220圍繞而成,每個第二平面壁220與相應的第一平面壁210平行。
在本公開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外層壁21的橫截面呈正多邊形,外層壁21由多個第一平面壁210圍繞而成,內層壁22的橫截面呈圓形。
為了便于磚體生產和運輸,提高路面鋪裝結構的耐用性和美觀度,外層壁21優選呈正六邊形,進一步地,為了使基礎層結構緊密穩固并提高鋪裝施工效率,優選地,如圖3和圖4所示,六個第一平面壁210中的三者的外側面形成有第二定位筋212,另外三者上形成有與第二定位筋212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槽213。此時,多個基礎磚2可以通過定位筋212和定位槽213進行插接固定拼裝,進一步提高了鋪裝效率和穩固性。
如圖7所示,在本公開特別優選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外層壁21呈正六邊形,透水磚1為正六棱柱,外層壁21和透水磚1的相對尺寸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滿足可以鋪裝即可。進一步優選地,外層壁21和透水磚1的邊長相等,在這一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中,基礎磚2和透水磚1的大小適宜,便于生產,且鋪裝方便快捷,透水磚1和基礎磚2形成的透水路面結構穩定高,堅固耐用。進一步地,基礎磚2頂面的頂角處優選設置有凹槽25,透水磚1的底面優選設置有與凹槽25匹配的凸起15,透水磚1的底面優選設置一個所述凸起15,該凸起15與基礎磚2頂面的頂角處的六個凹槽25中的一個相匹配即可。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公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公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公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公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公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公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公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公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公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