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隔水路基結構。
背景技術: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筑的作為路面基礎的帶狀構造物,是鐵路和公路的基礎,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線形結構物。修筑在良好的地質、水文、氣候條件下的路基。從材料上分,路基可分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種。路基,由填筑或開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軌道的結構,也叫做線路下部結構。路基與橋梁、隧道相連,共同構成線路。路基依其所處的地形條件不同,有兩種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塹,俗稱填方和挖方。鐵路路基的作用是在路基面上直接鋪設軌道結構,因此,路基是軌道的基礎,路基荷載,既承受軌道結構的重量,即靜荷載,又承受列車行駛時通過軌道傳播而來的動荷載。路基同軌道一起共同構成的線路結構是一種相對松散連結的結構形式,抵抗動荷載的能力弱。建造路基的材料,不論填或挖,主要是土石類散體材料,所以路基是一種土工結構,經常受到地質、水、降雨、氣候、地震等自然條件變化的侵襲和破壞,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應具有足夠的堅固性、穩定性和耐久性。對于高速鐵路,路基還應有合理的剛度,以保障列車高速行駛中的平穩性和舒適性。
路基的各種病害或變形的產生,都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濕和沖刷等破壞作用有關。要保證路基的穩定性,提高路基抗變形能力,必須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或隔水措施,以消除或減輕水對路基穩定的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隔水路基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隔水路基結構,包括原地基,所述原地基上端設有碎石層,所述碎石層上端設有混合層,所述混合層中間貫穿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混合層上端設有混凝土層,所述混合層和混凝土層之間設有土工布層,所述混凝土層上端設有路面,所述混合層上端一側設有隔水溝,所述混凝土層中間貫穿設有排水管,所述混合層上端另一側設有排水溝,所述排水溝通過排水管連通于隔水溝,所述混合層和混凝土層外側設有護坡,所述護坡中間位置嵌有植草格。
優選的,所述護坡中間位置設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端聯通于排水溝。
優選的,所述混合層包括石灰層和土質層,所述石灰層和土質層均勻混合。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層中間嵌有鋼筋架,所述鋼筋架下端固定連接于混合層。
優選的,所述隔水溝一側設有護欄,所述隔水溝上端位置設有蓋板。
優選的,所述護坡上端位于路面一側,所述護坡下端固定連接于碎石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路基兩側設置的排水管和排水溝組合達到迅速排水的目的,方面路基的排水工作進行,碎石層上端設置增加支撐柱的混合層,混合層是由石灰層和土質層混合而成,增加的路基的防水性能,護坡的植草格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的水土流失情況,增加了路基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混合層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層結構示意圖。
圖中:1原地基、2碎石層、3混合層、4支撐柱、5混凝土層、6土工布層、7路面、8隔水溝、9排水管、10排水溝、11護坡、12植草格、13排水槽、14石灰層、15土質層、16鋼筋架、17護欄、18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隔水路基結構,包括原地基1,所述原地基1上端設有碎石層2,所述碎石層2上端設有混合層3,所述混合層3中間貫穿連接有支撐柱4,所述混合層3上端設有混凝土層5,所述混合層3和混凝土層5之間設有土工布層6,所述混凝土層5上端設有路面7,所述混合層3上端一側設有隔水溝8,所述混凝土層5中間貫穿設有排水管9,所述混合層3上端另一側設有排水溝10,所述排水溝10通過排水管9連通于隔水溝8,所述混合層3和混凝土層5外側設有護坡11,所述護坡11中間位置嵌有植草格12。
進一步的,所述護坡11中間位置設有排水槽13,所述排水槽13上端聯通于排水溝10。
進一步的,所述混合層3包括石灰層14和土質層15,所述石灰層14和土質層15均勻混合。
進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層5中間嵌有鋼筋架16,所述鋼筋架16下端固定連接于混合層3。
進一步的,所述隔水溝8一側設有護欄17,所述隔水溝8上端位置設有蓋板18。
進一步的,所述護坡11上端位于路面7一側,所述護坡11下端固定連接于碎石層2。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一種隔水路基結構,通過在路基兩側設置的排水管9和排水溝10組合,方面路基的排水工作進行,碎石層2上端設置增加支撐柱4的混合層3,混合層3是由石灰層14和土質層15混合而成,增加的路基的防水性能,護坡11的植草格12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的水土流失情況,增加了路基的使用壽命。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