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06263閱讀:2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扳手,特別是一種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氣動扳手的速度與轉向的調節分別通過速度調節裝置和換向裝置進行調整,如圖1所示,進氣口處具有進氣閥A,進氣閥A包括一閥桿,該閥桿與扳機連接,控制進氣口的開合,調速裝置具有可控制氣流大小的調節器B,調節器B安裝于進氣閥的出口處,調速裝置的出口與換向裝置連接,換向裝置具有換向滑閥C,該換向滑閥C為平移的手動換向二位三通閥,控制扳手的正轉與反轉。這樣的換向調速裝置不但結構十分復雜,使用時也十分的煩瑣,需要調節扳手的速度時就要調節調節器B,需要調節扳手的正反轉時要調節換向滑閥C,而且各種氣流通道的設置交錯復雜,導致氣動扳手機殼的加工工藝復雜。
發明構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速度和方向的調節合二為一,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的。
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包括機殼、換向裝置和扳機,機殼包括主體和后蓋,換向裝置包括換向閥、進氣通道、正轉通道、反轉通道,出氣通道和進氣閥,進氣通道通過進氣閥與換向閥連通,進氣閥包括進氣閥桿和閥體,其結構要點為換向閥為一種轉閥,該轉閥具有進氣孔和出氣孔,進氣孔的進口與進氣通道連通,出氣孔的出口與出氣通道連通,進氣孔的出口和出氣孔的進口或者分別與正轉通道和反轉通道一一對應連通或者分別與反轉通道和正轉通道一一對應連通。
這樣,旋轉轉閥,可以使轉閥的進氣孔的出口分別與正轉通道和反轉通道連通,而出氣孔的進口則可以分別與反轉通道和正轉通道連通,即當轉閥的進氣孔的出口與正轉通道連通時,出氣孔的進口就與反轉通道連通,此時反轉通道通過出氣孔與出氣通道連通出氣,而當轉閥的進氣孔的出口與反轉通道連通時,出氣孔的進口就與正轉通道連通,此時,正轉通道通過出氣孔與出氣通道連通出氣,從而完成扳手換向的調節;另外,由于通過旋轉轉閥接通氣流的通道,因此,可以在旋轉時控制進氣孔的出口與正轉通道口或反轉通道口對接連通的大小,即兩通道口在連通時,其對接面可由小至大,或由大至小,這樣,即能夠通過轉閥進行換向操作,又能夠進行調速控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轉閥為一種圓柱體,圓柱體一側端面固接有一中心軸,轉閥的進氣孔沿柱體的軸向貫穿,其進口與出口分別位于柱體的兩端面,出氣孔的進口位于進氣孔的出口同一側的端面,并與進氣孔的出口對稱分布,而出氣孔的出口位于柱體的側面。
這樣,將出氣孔的進口與進氣孔的出口對稱分布在圓柱體的端面上,當進氣孔的出口與正轉通道連通時,出氣孔的進口則正好與反轉通道連通,因此,氣動扳手正轉,而反轉通道與出氣通道連通,用于排氣;而出氣孔位于柱體的側面,這樣,圓柱體的一側端面設置進氣通道,另一側端面設置正轉通道與反轉通道,而將出氣通道設置在圓柱體的側面,因此,各個通道能夠合理的布置而不會相互交叉重合。
對于轉閥的結構還可以進一步具體為進氣孔的進口與出口和出氣孔的進口均為一種扇形,且其均占圓柱體端面的四分之一。
出氣孔的出口位于出氣孔進口一端圓柱體的側面,且占圓柱體側面的四分之三。
這樣,進氣孔的出口與出氣孔的進口能夠同步且暢開大小相同,而閉合也能夠同時完全閉合;而出氣孔的出口則可以在出氣孔的進口無論與正轉通道或反轉通道連通時都能夠與出氣通道連通。
與換向閥連通的正轉通道,其結構形式根據換向閥的結構而具體為正轉通道的進氣口為一種扇形,且該進氣口處具有漸低的第一臺階,該第一臺階位于正轉通道的進氣口,且位于正轉通道進氣口與進氣孔出口的相鄰的一側。
該第一臺階具有三個階梯。
這樣,在正轉通道的進氣口處設置一種漸低的第一臺階,因此,在進氣孔的出口與正轉通道連通時,其進氣口的大小不但能夠隨著進氣孔的出口與正轉通道連通而逐漸增大,而且其通道的大小也能夠也能夠隨著臺階的降低而變大,從而具有調節進風量的作用,進而能夠調節氣動扳手的正轉的轉速。
與換向閥連通的反轉通道,其結構形式根據換向閥的結構而具體為反轉通道的進氣口為一種扇形,且該進氣口處具有漸低的第二臺階,該第二臺階位于反轉通道的進氣口,且位于反轉通道進氣口與進氣孔出口的相鄰的一側。
該第二臺階具有三個階梯。
同理,在反轉通道口設置一漸抵的第二臺階,從而能夠調節氣動扳手的反轉的轉速;當然,由于氣動扳手的反轉用于將螺母擰松,而擰松螺母的轉速當然越大越好,因此,在反轉通道口處也能夠不設置該第二臺階。
氣動扳手的換向裝置還可以進一步包括以下構件還包括方向扳手片,方向扳手片為一種圓盤,該圓盤的中心具有通孔,轉閥的中心軸卡接于該通孔內。
轉閥的中心軸的末端具有一凹槽,方向扳手片的通孔內沿徑向橫跨有一卡塊,該卡塊與轉閥的中心軸上的凹槽卡接,從而轉動方向扳手片即可以帶動轉閥轉動。
還具有一標示盤,該標示盤位于氣動扳手的后蓋上,并與方向扳手片平行,方向扳手片位于標示盤與轉閥之間。
這樣,在標示盤上標示出氣動扳手的正轉方向與反轉方向,同時標示出其調速的大小。
為了便于各種閥體的安裝定位,也使氣動扳手的殼體更易加工,因此還包括有進氣室,進氣閥和換向閥均位于進氣室內,該進氣室位于主體內。
進氣閥的進氣閥桿與轉閥的中心軸位于同一軸線上,且水平安裝于主體內。
正轉通道和反轉通道均位于后蓋上。
這樣,將進氣閥和換向閥安裝在進氣室內并安裝在機殼的主體內,且該進進氣室位于轉子的下方,而將正轉通道與反轉通道設置在后蓋上(由于機殼包括主體與后蓋,主體即為用于安裝轉子的殼體,并包括手柄,而后蓋則位于主體的后部,將氣動扳手的各種構件密封于主體內),這樣,進氣通道設置在主體的手柄內,自手柄上的進氣通道進入的氣流自進氣閥后進入換向閥(進氣通道與進氣室垂直分布),通過換向閥與后蓋上的正轉通道和反轉通道連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氣動扳手的換向與調速均通過同一閥體即能夠進行調節,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各種氣流通道的設置使機殼的加工工藝更加簡單,易于生產。


圖1是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轉閥的結構示意。
圖5是圖4的左視圖。
圖6是圖4的仰視圖。
圖7是圖6的D-D剖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方向扳手片的結構示意。
圖9是本實用新型后蓋的結構示意。
其中,1機殼 11主體 12后蓋 2換向裝置 21換向閥 211進氣孔
212出氣孔 213中心軸 22進氣通道23正轉通道 231第一臺階24反轉通道241第二臺階 25出氣通道26進氣閥 261進氣閥桿262閥體 3扳機 5方向扳手片 51通孔 7進氣室。
具體實施方式
最佳實施例參照圖2、圖3,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包括機殼1、換向裝置2和扳機3,機殼1包括主體11和后蓋12,換向裝置2包括換向閥21、進氣通道22、正轉通道23、反轉通道24,出氣通道25和進氣閥26,進氣通道22通過進氣閥26與換向閥21連通,進氣閥26包括進氣閥桿261和閥體262,換向閥21為一種轉閥,該轉閥具有進氣孔211和出氣孔212,進氣孔211的進口與進氣通道22連通,出氣孔212的出口與出氣通道25連通,進氣孔211的出口和出氣孔212的進口或者分別與正轉通道23和反轉通道24一一對應連通或者分別與反轉通道24和正轉通道23一一對應連通。在轉閥一側設置進氣通道22,另一側設置正轉通道23與反轉通道24,而將出氣通道25設置在轉閥的側面。旋轉轉閥,使轉閥的進氣孔211的出口與正轉通道23連通,出氣孔212的進口就與反轉通道24連通,此時反轉通道24通過出氣孔212與出氣通道25連通出氣;當轉閥的進氣孔211的出口與反轉通道24連通時,出氣孔212的進口就與正轉通道23連通,此時,正轉通道23通過出氣孔212與出氣通道25連通出氣,從而完成扳手換向的調節;同時,旋轉轉閥時能夠控制進氣孔211的出口與正轉通道口或反轉通道口對接連通的大小,即兩通道口在連通時,其對接面可由小至大,或由大至小。還包括有進氣室7,進氣閥26和換向閥21均位于進氣室7內,進氣閥26的進氣閥桿261與轉閥的中心軸213位于同一軸線上,且水平安裝于主體11內。且該進進氣室7位于轉子的下方,而正轉通道23與反轉通道24設置在后蓋12上(機殼1包括主體11與后蓋12,主體11即為用于安裝轉子的殼體,并包括手柄,而后蓋12則位于主體1的后部,將氣動扳手的各種構件密封于主體1內)進氣通道22設置在主體1的手柄內,自手柄上的進氣通道22進入的氣流自進氣閥26后進入換向閥21(進氣通道22與進氣室7垂直分布),換向閥21與后蓋12上的正轉通道23和反轉通道23連通。
參照圖4、圖5、圖6、圖7,轉閥為一種圓柱體,圓柱體一側端面固接有一中心軸213,該中心軸213與圓柱體為一體,中心軸213的末端還具有一凹槽,轉閥的進氣孔211沿柱體的軸向貫穿,其進口與出口分別位于柱體的兩端面,出氣孔212的進口位于進氣孔211的出口同一側的端面,并與進氣孔211的出口對稱分布,而出氣孔212的出口位于柱體的側面。出氣孔212的進口與進氣孔211的出口對稱分布在圓柱體的端面上,進氣孔211的進口與出口和出氣孔212的進口均為扇形,而出氣孔212的出口位于柱體的側面,且其均占圓柱體端面的四分之一,而出氣孔212的出口位于出氣孔212進口一端圓柱體的側面,且占圓柱體側面的四分之三。
參照圖8,方向扳手片5為一種圓盤,該圓盤的中心具有通孔51,轉閥的中心軸213卡接于該通孔51內。轉閥中心軸213的末端的凹槽,方向扳手片5的通孔51內沿徑向橫跨有一卡塊,該卡塊與轉閥的中心軸213上的凹槽卡接,從而轉動方向扳手片5即可以帶動轉閥轉動。
參照圖9,正轉通道23和反轉通道24均位于后蓋12上。正轉通道23的進氣口為一種扇形,且該進氣口處具有漸低的第一臺階231,且位于正轉通道23進氣口與進氣孔211出口相鄰的一側,即在轉閥進氣孔211的出口與正轉通道23不相連通時,該第一臺階231與進氣孔211的出口相鄰,而使出口與正轉通道23連通時能夠逐漸增大。反轉通道24的進氣口為一種扇形,且該進氣口處具有漸低的第二臺階241,該第二臺階241位于反轉通道24的進氣口,且位于反轉通道24進氣口與進氣孔211出口的相鄰的一側,同理,即在轉閥進氣孔211的出口與反轉通道24不相連通時,該第二臺階241與進氣孔211的出口相鄰,而使出口與反轉通道24連通時能夠逐漸增大。該第一臺階231與第二臺階241均具有三個階梯。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
權利要求1.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包括機殼(1),換向裝置(2)和扳機(3),機殼包括主體(11)和后蓋(12),換向裝置(2)包括換向閥(21),進氣通道(22),正轉通道(23),反轉通道(24),出氣通道(25)和進氣閥(26),進氣通道(22)通過進氣閥(26)與換向閥(21)連通,進氣閥(26)包括進氣閥桿(261)和閥體(262),其特征在于,換向閥(21)為一種轉閥,該轉閥具有進氣孔(211)和出氣孔(212),進氣孔(211)的進口與進氣通道(22)連通,出氣孔(212)的出口與出氣通道(25)連通,進氣孔(211)的出口和出氣孔(212)的進口或者分別與正轉通道(23)和反轉通道(24)一一對應連通或者分別與反轉通道(24)和正轉通道(23)一一對應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轉閥為一種圓柱體,該圓柱體一側端面固接有一中心軸(213),轉閥的進氣孔(211)沿柱體的軸向貫穿,其進口與出口分別位于柱體的兩端面,出氣孔(212)的進口位于進氣孔(211)的出口同一側的端面,并與進氣孔(211)的出口對稱分布,出氣孔(212)的出口位于柱體的側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進氣孔(211)的進口與出口和出氣孔(212)的進口均為一種扇形,且其均占圓柱體端面的四分之一。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出氣孔(212)的出口位于出氣孔(212)進口一端圓柱體的側面,并占圓柱體側面的四分之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正轉通道(23)的進氣口為一種扇形,且該進氣口處具有漸低的第一臺階(231),該第一臺階(231)位于正轉通道(23)的進氣口,且位于正轉通道(23)進氣口與進氣孔(211)出口的相鄰的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反轉通道(24)的進氣口為一種扇形,且該進氣口處具有漸低的第二臺階(241),該第二臺階(241)位于反轉通道(24)的進氣口,且位于反轉通道(24)進氣口與進氣孔(211)出口的相鄰的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方向扳手片(5),方向扳手片(5)為一種圓盤,該圓盤的中心具有通孔(51),轉閥的中心軸(213)可卡接于該通孔(51)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進氣室(7),進氣閥(26)和換向閥(21)均位于進氣室(7)內,該進氣室位于主體(11)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進氣閥(26)的進氣閥桿(261)與轉閥的中心軸(213)位于同一軸線上,且水平安裝于主體(11)內。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正轉通道(23)和反轉通道(24)均位于后蓋(12)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扳手,特別是一種具有轉閥換向裝置的氣動扳手,包括機殼、換向裝置和扳機,機殼包括主體和后蓋,換向裝置包括換向閥、進氣通道、正轉通道、反轉通道,出氣通道和進氣閥,進氣通道通過進氣閥與換向閥連通,進氣閥包括進氣閥桿和閥體,其結構要點為換向閥為一種轉閥,該轉閥具有進氣孔和出氣孔,進氣孔的進口與進氣通道連通,出氣孔的出口與出氣通道連通,進氣孔的出口和出氣孔的進口或者分別與正轉通道和反轉通道一一對應連通或者分別與反轉通道和正轉通道一一對應連通,氣動扳手的換向與調速均通過同一閥體即能夠進行調節,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各種氣流通道的設置使機殼的加工工藝更加簡單,易于生產。
文檔編號B25B21/00GK2657867SQ03278330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1日
發明者蔡建芳 申請人:蔡建芳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五指山市| 桐梓县| 丹东市| 本溪市| 桂平市| 凌海市| 奉新县| 元氏县| 清水县| 齐齐哈尔市| 蒲江县| 迁安市| 汝南县| 百色市| 宝坻区| 东丰县| 通州市| 即墨市| 东莞市| 正安县| 东源县| 高州市| 华容县| 襄樊市| 光山县| 常宁市| 靖安县| 桐庐县| 桦甸市| 巴林右旗| 辛集市| 石嘴山市| 磐安县| 通河县| 馆陶县| 绥滨县| 辛集市| 海兴县| 湟源县|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