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鉗具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80424閱讀:2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鉗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鉗具結構,特別是一種兼具有多種不同使用功能變換的鉗具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從事建筑工程相關領域的作業人員而言,傳統上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手工 具,基于對實際夾固、卷繞或鎖裝等不同的工作內容,需分別地準備相對應的手工具,例如 老虎鉗、尖嘴鉗、剝線鉗及扳手等。因此,作業人員在工作時通常需配帶插置有各種手工具 的腰掛式或斜背式工具袋,用以供作業人員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選擇適當的手工具使用。 然而,這種配帶有插滿各式手工具的工具袋,不僅容易造成作業人員身體上極重的負荷,并 容易對工作上的靈活度及安全性造成影響。因此,作業人員通常只會攜帶較常使用的手工具,其余則以其它袋具或工具箱收 置于地面上,當需要使用時再至袋具或工具箱內擇取使用。這種方式雖然能減輕作業人 員的荷重并增加工作時的靈活度,但由于需不斷的在工作環境與袋具或工具箱之間來回往 返,造成作業人員在手工具的取用上相當的不便,并嚴重的影響工作進度。更令人困擾的是,當作業人員需在棚架或鷹架等高空環境下工作時,由于受限于 作業空間而無法放置工具箱。因此必須盡可能的在腰掛式或斜背式工具袋內插置所預期使 用的手工具,以備不時之需;又或者是以其中一種工具代替另一種工具使用,例如在虎頭鉗 或尖嘴鉗等金屬鉗具的使用上,一般作業人員通常以這類金屬鉗具進行線材的剪切、夾取 或彎折等操作。但是在遭遇到地面或墻面上需旋入/旋出螺帽或螺栓的情境時,作業人員 為了節省時間,通常會直接的以金屬鉗具的鉗口端夾持住螺帽或螺栓的頭部,然后扳動金 屬鉗具的鉗柄,藉以將螺帽或螺栓旋入/旋出于地面或墻面。然而,一般在金屬鉗具的設計上,通常于鉗口端設置二相對的鉗口面,并于鉗口面 上設置有呈波浪狀的鋸齒結構,用以供二鉗口面夾持對象。當金屬鉗具利用二相對的鉗口 面夾持螺帽或螺栓等工件時,是以鋸齒結構與工件做點狀接觸。因此,當操作人員使用金 屬鉗具夾制工件做旋動或來回轉動的操作時,若在施力上有些微的偏差,將會造成金屬鉗 具在工件上發生打滑的情形,并容易造成圓形狀的工件頭部或六角形工件頭部的頭端角磨 損,進而發生鎖緊性的轉動打滑情形,此不僅使作業人員在操作上相當的不便,并同時使工 件容易因施力不當而受損。因此,若能將各種手工具做適當的改良設計,使其結合本身以外的功能特性。除了 可因應不同環境的使用需求外,同時使作業人員在相關手工具的購置與攜帶上獲得簡化, 并提升手工具于操作時的便利性。可見在現行手工具的結構設計上,仍有進一步加以改良 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以上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鉗具結構,藉以改良公知鉗具在使用上無法順利進行螺帽或螺栓等鎖固組件的旋入或旋出操作的問題,以及鎖固組件容易受到鉗具 的磨損,進而造成鉗具與鎖固組件之間發生鎖緊性轉動打滑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鉗具結構,包含有一對鉗體及一樞軸,每一鉗體具有一鉗柄 及一鉗顎。二鉗體相互交叉設置,樞軸則設置于二鉗體相互交叉的位置,并介于鉗柄及鉗顎 之間。因此,其中一鉗體可以樞軸為軸心而相對于另一鉗體轉動,使二鉗體的鉗顎相互靠攏 或分離。此鉗具結構的特征在于其中一鉗體的鉗柄上具有一扳動件,扳動件設置于鉗柄相 對鉗顎的另一端,以構成一扳手結構。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扳動件具有一多邊形開口,以構成一開口扳手結構。 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扳動件具有一多邊形貫通孔,以構成一梅花扳手結構。 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扳動件更具有一缺口,該缺口貫通該扳動件的一側面, 且該缺口連通于該多邊形貫通孔。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扳動件具有一六邊形貫通孔,以構成一六角扳手結構。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扳動件具有一十二邊形貫通孔,以構成一十二角扳手結 構。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扳動件具有一通孔及一棘輪,該棘輪設置于該通孔內, 以構成一棘輪扳手結構。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扳動件更具有一開口,該開口貫通該扳動件的一側邊, 該棘輪設置于該通孔內借助該開口而部分露出于該側邊。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扳動件更具有二切換鈕,該二切換鈕分別設置于該扳動 件的二相對側邊,且其中一該切換鈕控制該棘輪僅能沿一順時針方向轉動,另一該切換鈕 則控制該棘輪僅能沿一逆時針方向轉動。上述的鉗具結構,其中,該鉗顎為電工鉗結構或螺栓鉗結構。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鉗具結構于一鉗柄上設置一扳動件,讓使用者在鉗具結構的 使用過程中,僅需握持于鉗具結構的鉗顎,并以扳動件套合于螺栓或螺帽等鎖固組件,使鉗 具結構以鎖固組件為軸心而扳動鎖固組件產生轉動,進而完成將鎖固組件旋入或旋出于地 面或墻面等平面的操作。因此,在不需更換操作工具的情形下,可大幅的縮減作業人員的操 作時間以及操作工具的攜帶數量,使作業人員的荷重減輕,進而讓工作效率獲得提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 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鉗顎為螺絲鉗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扳動件為可拆卸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4A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扳動件為六角扳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4B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扳動件為六角圓形扳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4C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扳動件為棘輪扳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4D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扳動件為開口扳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0028]圖6A和圖6B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10第一鉗體120 第一鉗顎140 第一鉗柄20第二鉗體220 第二鉗顎240 第二鉗柄260扳動件262多邊形貫通孔264 通孔266 棘輪268多邊形開口280 缺 口282 開 口284切換鈕30 樞軸40夾持部50裁切部60 螺絲70鎖固組件80 螺桿820 螺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 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為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 制。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揭露的鉗具結構,包含有成對的第一鉗體10 及第二鉗體20,以及一樞軸30。第一鉗體10包含有一第一鉗顎120及一第一鉗柄140,第 二鉗體20包含有一第二鉗顎220及一第二鉗柄240。第一鉗體10及第二鉗體20呈相互 交錯設置,樞軸30樞設于第一鉗體10及第二鉗體20相互交錯的位置上,并位于第一鉗顎 120與第一鉗柄140之間,以及第二鉗顎220與第二鉗柄240之間。第一鉗體10以樞軸30 為軸心而相對于第二鉗體20轉動,使第一鉗顎120與第二鉗顎220相靠攏或相分離。第一 鉗顎120及第二鉗顎220的形式可為不同形態、功能的鉗嘴結構,如本實施例所揭示的電工 鉗結構或如圖2所示的螺栓鉗結構等。其中,第二鉗體20的第二鉗柄240具有一扳動件260,扳動件260設置于第二鉗柄 240相對第二鉗顎220的另一端。扳動件260可為一體成型的方式設置于第二鉗柄240上,或是如圖3所示,通過螺絲60鎖合的方式,可拆卸(或更換)的設置于第二鉗柄240上。扳 動件260呈一扁圓形結構,且扳動件260的直徑大于第二鉗柄240的直徑。扳動件260并 具有一多邊形貫通孔262,以構成一梅花扳手結構。例如為十二邊形貫通孔、六邊形貫通孔、 六圓角形貫通孔或十二圓角形貫通孔,使分別構成十二角扳手結構(如圖1所示)、六角扳 手結構(如圖4A所示)、六圓角形扳手結構(如圖4B所示)或十二圓角形板手結構。此外,扳動件260亦可為其它種形式的扳手結構。如圖4C所示,扳動件260具有 一通孔264、一棘輪266、一開口 282及二切換鈕284。開口 282設置于扳動件260的一側 邊,且開口 282與通孔264相連通。棘輪266以可活動的關系設置于通孔264內,并可于通 孔264內朝單方向旋轉。二切換鈕284配置于扳動件260相鄰于第二鉗柄240的一端,且 二切換鈕284分別設置于扳動件260的二相對側面上,并分別與棘輪266相連接。其中一 切換鈕284控制棘輪266僅能沿順時針方向轉動,而另一切換鈕284則控制棘輪266僅能 沿逆時針方向轉動,使扳動件260構成一棘輪扳手結構。其中,棘輪266及二切換鈕284之 間的結構關系及作動原理已為公知的技術,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又或者,如圖4D所示,扳 動件260具有一多邊形開口 268,例如呈相互對稱的四邊形開口,使扳動件260構成一開口 扳手結構。于本實施例中,以扳動件260構成一十二角扳手結構做為舉例說明,但并不以此 為限。在鉗具結構的操作上,當使用者施以一外力扳動第一鉗柄140或第二鉗柄240,使 第一鉗顎120與第二鉗顎220相互靠攏時,第一鉗顎120及第二鉗顎220之間形成一夾持 部40及一裁切部50。此夾持部40用以夾制一工件(圖中未示)于鉗具結構上,并且于夾 持部40上可設置鋸齒狀結構,以加強夾取對象的穩定度。而裁切部50則用以截斷如電線、 鐵絲或鋼絲等線性工件,或用以剝切電線外部的絕緣表皮。其中夾持部40及裁切部50已為 公知的技術,亦非本實用新型的重點所在,故其詳細結構及作動原理在此便不再為文贅述。如圖5所示,當使用者在操作鉗具結構時遭遇到需使用扳手的場合,使用者僅需 反向握持鉗具結構,意即握持于鉗具結構的第一鉗顎120及第二鉗顎220上。接著,以扳動 件260套合所欲操作的鎖固組件70上,例如套合于螺栓或螺帽等具有六角形或十二角形等 多邊形頭部的鎖固組件70。然后,施加一外力于第一鉗顎120及第二鉗顎220上,使扳動件 260以鎖固組件70為軸心,第二鉗柄240為施力臂,帶動鎖固組件70于地面或墻面等平面 (圖中未示)上轉動,進而完成于平面上旋入或旋出鎖固組件70的操作。如圖6A和圖7所示,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鉗具結構在使用上更加的便利,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鉗具結構的扳動件260更具有一缺口 280。缺口 280貫通 扳動件260的一側面,并連通于多邊形貫通孔262 (如圖6A和圖6B所示)。因此,當此鉗 具結構應用于鎖附有螺帽820的螺桿80時,扳動件260可直接的經由缺口 280套設于螺桿 80相鄰于螺帽820的位置。然后,僅需小幅度的位移鉗具結構,使扳動件260套接于螺帽 820。此時,即可利用鉗具結構帶動扳動件260旋轉,進而使螺帽820于螺桿80上產生同步 的轉動。在此操作過程中,由于扳動件260不需從螺桿80的兩相對端套設于螺桿80,大幅 縮短扳動件260于螺桿80上位移至螺帽820的移動行程,進而大幅度的節省螺帽820于螺 桿80上旋入或旋出的操作時間。綜上所述,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鉗具結構的使用上,由于鉗具結構本身即兼具 有扳手的功能,讓使用者在不需配帶多種不同手工具的情形下,即可隨著操作需求的改變
6而選擇性的執行一般鉗具對工件的夾持及剪切操作,或是執行扳手對工件的旋入或旋出操 作。因此,可節省使用者更換不同手工具所耗費的時間,并減少使用者所需攜帶的手工具數 量而減輕荷重,進而大幅度的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一種鉗具結構,包含有一對鉗體及一樞軸,各該鉗體具有一鉗柄及一鉗顎,該對鉗體呈相互交叉設置,該樞軸設置于該二鉗體相互交叉的位置,且介于該鉗柄及該鉗顎之間,其中一該鉗體借助該樞軸相對于另一該鉗體轉動,令該對鉗體的二該鉗顎相互靠攏或相分離,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該鉗體的該鉗柄具有一扳動件,該扳動件設置于該鉗柄相對該鉗顎的另一端,以構成一扳手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動件具有一多邊形開口,以構成一 開口扳手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動件具有一多邊形貫通孔,以構成 一梅花扳手結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動件更具有一缺口,該缺口貫通該 扳動件的一側面,且該缺口連通于該多邊形貫通孔。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動件具有一六邊形貫通孔,以構成 一六角扳手結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動件具有一十二邊形貫通孔,以構 成一十二角扳手結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動件具有一通孔及一棘輪,該棘輪 設置于該通孔內,以構成一棘輪扳手結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動件更具有一開口,該開口貫通該 扳動件的一側邊,該棘輪設置于該通孔內借助該開口而部分露出于該側邊。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扳動件更具有二切換鈕,該二切換鈕 分別設置于該扳動件的二相對側邊,且其中一該切換鈕控制該棘輪僅能沿一順時針方向轉 動,另一該切換鈕則控制該棘輪僅能沿一逆時針方向轉動。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鉗顎為電工鉗結構或螺栓鉗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鉗具結構,包含有二相互交叉的鉗體及一樞軸,每一鉗體并具有一鉗顎及一鉗柄,該對鉗體呈相互交叉設置,該樞軸設置于該二鉗體相互交叉的位置,且介于該鉗柄及該鉗顎之間,其中一該鉗體借助該樞軸相對于另一該鉗體轉動,令該對鉗體的二該鉗顎相互靠攏或相分離,其中,在一鉗體的鉗柄上具有一扳動件,該扳動件設置于該鉗柄相對該鉗顎的另一端,以構成一扳手結構。本實用新型使鉗具結構可借助此扳動件轉動一鎖固組件,而同時兼具有扳手的使用功能。
文檔編號B25B7/22GK201760824SQ20102016802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1日
發明者劉禹君 申請人:鋼保國際工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余江县| 儋州市| 新乐市| 定兴县| 澄江县| 庄浪县| 中江县| 清流县| 湘西| 始兴县| 克什克腾旗| 南木林县| 岳阳县| 巴彦县| 万源市| 涟水县| 巴塘县| 天津市| 荆门市| 永寿县| 建昌县| 襄城县| 麻栗坡县| 阳信县| 葵青区| 吉安市| 海口市| 娄底市| 襄垣县| 惠安县| 普兰店市| 满洲里市| 缙云县| 清流县| 东辽县| 崇礼县| 克什克腾旗| 寻甸| 庄河市|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