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切割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99370閱讀:20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切割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切割刀具,更具體地,涉及能夠容易且可靠地進行對切割刀片進行伸出退入操作的滑動體的鎖定及鎖定解除的切割刀具。
背景技術
公知的切割刀具,例如,如專利文獻1中公開那樣,其構成為,具備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體C形的殼體;在該殼體內設置成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動的滑動體;和被保持于該滑動體的切割刀片。在滑動體和殼體之間夾裝有鎖定機構,通過該鎖定機構,能夠使切割刀片從殼體的前端分級地突出,另一方面,能夠將切割刀片保持在一定的位置。對于該類型的切割刀具,上述滑動體位于殼體的側面側,在慣用右手的人使用的情況下,能夠用右手拇指容易地操作,但是,對于慣用左手的人來說使用方便性非常差。于是,本申請的申請人提出了,例如專利文獻2記載的那樣,在殼體的上端部配置操作部件而對慣用手沒有影響的、所謂通用類型的切割刀具。該切割刀具采用下述構成具備包含位于殼體內的滑動體主體和能夠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地組合于該滑動體主體的操作部件;和通過將在滑動體主體和殼體之間設置的板簧在殼體側能夠接合脫離地設置以進行滑動體的鎖定和鎖定解除的鎖定機構。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 實開昭57-U8968號公報;專利文獻2 特開2008-2^076號公報。在專利文獻2記載的切割刀具,使在板簧設置的彎曲部與位于殼體內的導引部件的缺口部接合脫離以鎖定及鎖定解除,沒有涉及牢固地確保鎖定狀態的設計思想。這一點,專利文獻1記載的切割刀具是通過使在滑動體的薄片部設置的突部位于導引部件的缺口部內而可進行滑動體的鎖定,且通過按壓薄片部而使突部從缺口部脫離以進行鎖定解除的構成,與專利文獻1的構成相比可牢固地確保鎖定狀態。但是,專利文獻1記載的切割刀具中,操作滑動體的方向和解除鎖定的方向不同, 在操作時,需要邊按壓邊使滑動體前后移動的操作力,在操作性上存在難點。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本發明著眼于此類不良情況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僅通過在使切割刀具伸出退入的方向上施加操作力就可進行鎖定和鎖定解除并且可牢固地確保鎖定狀態的切割刀具。用于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請求保護的范圍記載的構成。即,一種切割刀具,具備殼體,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內側空間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設置有與該內側空間相連的槽;切割刀片,其收置在該殼體內并且設置成能從該殼體的前端伸出退入;滑動體,其保持該切割刀片并設置成能在上述殼體內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和板簧,其安裝于該滑動體
3并且相對于上述殼體側能夠裝卸地設置以允許滑動體的鎖定及鎖定的解除,上述滑動體包括滑動體主體,其位于上述殼體內;和操作部件,其相對于該滑動體主體組合得相對于該滑動體主體能夠在前后方向上相對移動并且通過上述狹縫而位于上述殼體的上部側,其特征在于設置導引部件,該導引部件接受上述滑動體,并且具有沿上述殼體的前后方向按每個預定間隔形成有凸部的側壁面,上述板簧配置成在上述滑動體主體和操作部件之間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具備能夠位于上述凸部間的接合部的形狀,上述接合部位于凸部間從而進行上述滑動體的鎖定,另一方面,在向上述操作部件施加了前后方向的操作力時,上述板簧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變化而使上述接合部在凸部間上升移位而解除上述鎖定。在本發明中,上述板簧設置成相對于前后方向中央前后對稱的形狀,并且上述接合部包括板簧的中央部向寬度方向外側擴大而位于上述凸部間以與該凸部接合的翼部,可采用如下構成在向上述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時翼部在凸部間上升而解除鎖定,另一方面,在解除操作力時,上述翼部位于凸部間而進行鎖定。此外,上述板簧采用如下構成,其包括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對平面部;與前部側平面部的前端和后部側平面部的后端相連的彎曲部;位于上述平面部間且比該平面部的平面位置低的中央平面部;和向該中央平面部的寬度方向外側擴大地突出而形成上述接合部的翼部。此時,可設置為在向上述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時,前后的彎曲部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使得上述平面部彎曲,由此上述翼部與凸部的接合被解除。再有,采用如下構成在構成上述導引部件的一對側壁面的各上緣分別形成有上述凸部,上述翼部設置為,在寬度方向上配置有一對而與上述一對側壁面的各上緣的凸部分別接合。這里,上述操作部件可設置為,包括按壓與上述板簧的前部側相連的彎曲部的前部肋;和按壓與上述板簧的后部側相連的彎曲部的后部按壓用肋,前部肋和后部按壓用肋有選擇地按壓彎曲部,從而使上述平面部彎曲而解除上述翼部和凸部的接合。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僅通過向操作部件施加前后方向的操作力便使板簧前后方向尺寸變化而解除接合部和凸部的接合,因此滑動體的操作方向和解除鎖定的方向相同,可賦予操作簡便性。而且,在未向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的狀態下,保持為接合部位于凸部間的狀態, 因此可牢固地維持鎖定的狀態。此外,板簧設置為前后對稱形狀,因此在將操作部件向前或后操作時的任一操作中都導致同樣的變形,可穩定地進行鎖定和鎖定解除動作。再有,構成接合部的翼部以板簧的中央平面部向寬度方向外側擴大的方式突出而形成,因此在該翼部位于凸部間的狀態下,能夠可靠地阻止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可牢固地確保鎖定狀態。另一方面,在操作操作部件時,可通過平面部的彎曲變形而使翼部位置在凸部間上升移位以解除接合,可順暢地進行鎖定解除。另外,通過設為將翼部在寬度方向上配置一對并使這些翼部分別裝卸于導引部件的凸部的構成,能夠更牢固地保持鎖定狀態。


圖1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切割刀具的概略立體圖。圖2是上述切割刀具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表示在殼體中收置了導引部件的狀態的俯視圖。圖4㈧是圖3的縱剖視圖,⑶是沿圖4(A)的A-A線的放大剖視圖。圖5(A)是導引部件的俯視圖,(B)是導引部件的中央剖視圖。圖6是表示在滑動體保持切割刀片的狀態的概略立體圖。圖7㈧是滑動體主體的主視圖,⑶是其俯視圖,(C)是其后視圖。圖8 (A)是圖7 (A)的B-B線剖視圖,⑶是圖7 (A)的C-C線剖視圖,(C)是圖7 (A) 的D-D線剖視圖。圖9㈧是圖7 (A)的E-E線剖視圖,⑶是圖7 (A)的F-F線剖視圖,(C)是圖7 (A) 的G-G線剖視圖。圖10㈧是按壓部件的主視圖,⑶是其后視圖,(C)是其俯視圖。圖Il(A)是圖10(B)的左視圖,(B)是圖10(B)的M-M線剖視圖,(C)是圖10(B) 的N-N線的放大剖視圖。圖12(A)是操作部件的主視圖,(B)是(A)的左視圖,(C)是操作部件的后視圖, (D)操作部件的俯視圖。圖13㈧是圖12(A)的H-H線放大剖視圖,(B)是圖12(A)的1_1線剖視圖,(C) 是圖12㈧的J-J線剖視圖,⑶是圖12㈧的K-K線剖視圖,(E)是圖12㈧的L-L線剖視圖。圖14㈧是板簧的主視圖,⑶是其俯視圖,(C)是其側視圖。圖15是在滑動體主體安裝切割刀片的作用說明圖。圖16是表示用按壓部件按壓切割刀片的狀態的作用說明圖。圖17是表示在滑動體主體安裝了板簧部件的狀態的作用說明圖。圖18是表示鎖定和鎖定解除的動作說明圖。附圖標記說明10切割刀具12殼體13導引部件14切割刀片15滑動體17板簧36凸部42滑動體主體44操作部件92、93平面部95、96彎曲部97中央平面部98翼部(接合部)S 內側空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再有,在本說明書中,“前”用于指切割刀片的尖端所處一側,另一方面,“后”用于指其相反側。在圖1和圖2中,切割刀具10的構成具備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內側空間 s(參照圖4(B))的殼體12 ;在該殼體12內收置的導引部件13 ;設置成能夠沿該導引部件 13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從而能夠從殼體12的前端伸出退入的切割刀片14 ;保持該切割刀片 14并且設置成能夠與該切割刀片14 一同沿導引部件13移動的滑動體15 ;和板簧17,其在該滑動體15和殼體12之間設置,并且在上述殼體12側能夠裝卸地設置而構成用于進行滑動體15的鎖定及鎖定解除的鎖定機構。上述殼體12形成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可用手掌握住的細長形狀。該殼體12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底壁20 ;與該底壁20的短尺寸寬度方向相連的一對側壁面21 ;和與該側壁面21的上部間相連的的頂壁22。殼體12的前端和后端為開放形狀,在前端裝卸自如地安裝有帽23,在后端裝卸自如地安裝有尾栓25。如圖3和圖4(B)所示,在頂壁22, 在向一個側壁面21側稍稍偏移的位置,從后端直到前端部近前位置為止形成有與上述內側空間S相連的狹縫27。此外,在帽23的前端面,形成有用于使上述導引部件13的前端部區域突出的豎孔觀。在跨越上述側壁面21和帽23的側面間的區域,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窗孔四,能夠通過該窗孔四看到位于內部的切割刀片14的剩余長度。雖然本實施方式的殼體12使用適當的樹脂材料一體成形,但是,也能夠用以厚度方向(與上述側壁面21的面正交的方向)的中間位置為接合面(合模面)的兩分模來成形,并且/或者,將帽23和殼體12形成為一體。如圖4所示,上述底壁20的后端部上表面側形成為低一級的后部底壁20A,在該后部底壁20A的區域內的上述側壁面21的對向面,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部30,在上述尾栓25形成的突部31能夠與該槽部30嵌合。尾栓25,后端成為彎曲的封閉面,上端面形成有與在上述頂壁22形成的狹縫27相連的狹縫32。上述切割刀片14使用與公知的切割刀片結構相同的的切割刀片,其呈尖端和后端相對于刀刃的延伸方向傾斜而俯視大體為平行四邊形的板狀、在后部具備孔14A的。如圖5所示,上述導引部件13包括相對于上述殼體12的底壁20和側壁面21大體平行的基體面;34 ;和一對側壁面35,其形成與該基體面34的短尺寸寬度方向兩側相連而朝向大體鉛垂方向上方并且與上述切割刀片14大體平行的面。側壁面35的前端側成為 相互離開寬度逐漸變窄的傾斜面部35A ;和平行面部35B,其與該傾斜面部35A的前端相連并被設定為在鉛垂面內在大體直線上引導切割刀片14的通過的間隙,該平行面部35B貫穿在上述殼體12的前壁23形成的豎孔觀而向前方突出。在上述一對側壁面35的各個側壁面上端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以一定間距配置的缺口部37,在這些缺口部37之間形成有凸部36,在更前方位置相連設置有向后上方突出的舌片部38。該舌片部38用于確定將導引部件13從殼體12內的后端插入時的插入極限。 再有,在側壁面35的前部區域,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而與上述殼體12的窗孔四重疊的內側窗孔39。上述滑動體15構成為可裝卸地保持上述切割刀片14。如圖2所示,該滑動體15 包括具備突部41的滑動體主體42,該突部41在切割刀片14的后部形成的孔14A內收納; 設置成與該滑動體主體42相互作用以夾入切割刀片14的后端部的按壓部件43 ;和相對于上述滑動體主體42組合得能夠在前后方向上相對移動的操作部件44。上述滑動體主體42,位置與切割刀片14的面大體平行,并被設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俯視呈大體板狀的外形。如圖6至圖9所示,該滑動體主體42包括位置沿切割刀片14的后端部處的一個面并且一體設有上述突部41的保持面部46 ;和與該保持面部46 的后部相連而位于操作部件44的安裝部、按壓部件43的后半部的安裝部47。在保持面部 46,在其內表面側形成有傾斜隆起部46A,另一方面,在上部形成有上部水平部46B。傾斜隆起部46A與切割刀片14的后端緣形狀對應以限制該切割刀片14的后端位置,另一方面,上部水平部46B與切割刀片14的后端上緣接合而作為臨時保持該切割刀片14時的旋轉限制部發揮作用。這里,在比傾斜隆起部46A靠后方位置形成有將上述按壓部件43支承得擺動自如的軸承部48。上述安裝部47包括與保持面部46的后部相連的上表面部49和下表面部50 ;以及該上表面49和下表面50間的正面部51。在上表面部49,在其前后的兩個部位形成有凹部49A。在正面部51的面內,在上部后方側設置有彈簧安裝部52,并且在比其靠下方的前后方向兩個部位設置有朝向前后方向的槽孔55。彈簧安裝部52包括經由水平隆起部57 按L狀連接于上述傾斜隆起部46A的上端的前部隆起部58 ;在正面部51的后端部與前部隆起部58大致對稱的后部隆起部59 ;和水平隆起部60,該水平隆起部60位于這些前后的 L狀的隆起部58、59之間,并且在與該隆起部58、59之間在前后分別形成有間隙Cl。這里, 在比水平隆起部60的中央部靠上方的正面部51形成有方孔51A,另一方面在比水平隆起部 60靠下方的正面部51形成有“ 二,,形的缺口,由此形成有設為面位置可移位的板部件62。如圖10和圖11所示,上述按壓部件43包括位置跨越上述保持面部46和安裝部 47的主體面63 ;和與該主體面63的圖10(A)中的右側相連的按壓操作面64。主體面63 的圖10(A)中的左端側成為形成有缺口部63B的按壓面63A,該缺口部6 接受滑動體主體42的突部41,在按壓操作面64的中央部設置有與設置于滑動體主體42的軸承部48嵌合大致半圓狀的的環(ring,突軸)65,并且在其右側形成有凸部66。另外,在上述按壓操作面64的圖10(C)中的右端側,形成有抵接于上述滑動體主體42的板部件62的突起64。 另外,在按壓面63A的上下兩個部位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隆起部63C。上述按壓部件43,在安裝于上述滑動體主體42的狀態相愛,通過用指尖對按壓操作面64的外表面側進行按壓,由此能夠以環部65的軸線為旋轉中心而搖動。因此,主體面 63的前端側即形成有缺口部63A的按壓面63A側,在相對于滑動體主體42的保持面部46 接近遠離的方向上移位,從而能夠進行切割刀片14的裝卸。如圖2、圖12以及圖13所示,上述操作部件44包括沿上述殼體12的頂壁2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下面側的兩個部位設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突條72A的操作用平面72 ;在該操作用平面72的短尺寸寬度方向一端側的上表面上相連設置且處于貫穿殼體12的狹縫27的狀態的連接片73 ;經由該連接片73而大體以懸臂姿勢相連設置的手指接觸部74 ;在上述操作用平面72的短尺寸寬度方向另一端側相連設置而與上述滑動體主體42的安裝部47相對的垂下面76 ;和在該垂下面76的面內的前后兩個部位設置且不能脫落地插入于上述滑動體主體42的槽孔55內的插入片部77。如圖12(A)所示,上述垂下面76的后端具有比操作用平面72的后端位于后方的長度,在其后端設有后端壁部78 (參照圖12(C))和與該后端壁部78的前面側相連的后部按壓用肋79。另外,此外,設置于上述操作用平面72的下面側的突條72A和上述插入片部77的前后方向長度比設置于滑動體主體42的凹部49A以及槽孔55的前后方向長度短、設有長度差,由此,操作部件44能夠相對于滑動體主體42組合得不能脫落且能沿前后方向相對移動。這里,上述長度之差設定為下述之差在使操作部件44相對于滑動體主體42相對移動時、上述板簧17產生產生鎖定解除所需要的變形量。在上述垂下面76中,在與上述插入片部77大體相同的線上,如圖12(C)和圖13 (B)所示,設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部肋80和中央肋81,前部肋80進行用于與上述后部按壓用肋79 —同使板簧17變形的按壓。此外,在位于前方的插入片部77的上方,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形的孔 83,并且在該孔83的前后兩側,形成有朝向前后方向的塊狀片84。再有,圖12A中附圖標記 88,89表示為了方便插入片部77和突條72A的成形而設置的孔,另外,形成前后的孔88中的前方的孔88的部分,成為將垂下部76的板厚部分較厚地設置的隆起面90。如圖2和圖14所示,上述板簧17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對平面部92、 93 ;與前部側平面部92的前端和后部側平面部93的后端相連的彎曲部95、96 ;位于上述平面部92、93間且比該平面部92、93的平面位置低的中央平面部97 ;和向該中央平面部97的寬度方向外側擴大地突出而形成接合部的一對翼部98。平面部92、93在無負載狀態下總是呈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形狀,彎曲部95、96成為相對于平面部92、93的面大體直角的朝向。再有,本實施方式中的切割刀具10成為除了上述滑動體15之外的其他構成部件與已提交的特開2008-2^076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切割刀具實質相同的構成。接下來,參照圖15至圖18來說明本實施方式中的切割刀具10的組裝方法和使用方法。最初,將導引部件13從殼體12的后部插入而在內側空間S內嵌合、固定。另一方面,滑動體15中,在滑動體主體42上依次組裝按壓部件43、板簧17和操作部件44。該組裝中,首先,在使按壓部件43與滑動體主體42相對的狀態下使它們重合(參照圖15、圖16), 并且將按壓部件43的環部65強制地嵌入于滑動體主體42側的軸承部48中。由此,按壓部件43,通過按壓按壓操作面64,突起64A使板部件62在厚度方向上移位而使按壓面63A 側可在相對于保持面部46遠離的方向上移動,另一方面,通過解除按壓操作面64的按壓、 按壓面63A借助板部件62的彈性復原力回到原位置,在按壓面63A和保持面部46之間可夾入切割刀具14的后端部。接著,在滑動體主體42的彈簧安裝部52安裝板簧17。該安裝通過下述步驟來進行使板簧17的前部側平面部92和后部側平面部93位于滑動體主體42的水平隆起部60 上,并且將彎曲部95、96通過前后的各間隙Cl向下方延伸。在完成了板簧17的安裝的狀態下,將操作部件44組裝于滑動體主體42。該組裝可通過將在操作部件44的垂下面76設置的插入片部77分別插入于滑動體主體42的槽孔 55中來進行。若進行該插入,則在操作部件44的操作用平面72的下表面設置的突條72A 位于對應的凹部49A內,而且,一個翼部98位于在垂下部76的面內設置的孔83內。此時, 如圖18(A)所示,板簧17在維持初始形狀的狀態下,位于滑動體主體42和操作部件44之間。將在滑動體15中保持了切割刀片14的狀態下的單元,以切割刀片14的尖端側為插入方向前端側向上述殼體12內插入。此時,以懸臂姿勢支承操作部件44的連接片73,處于在上下貫穿殼體主體12的槽27的狀態下,手指接觸部74位于頂壁22上。而且,在殼體 12的尾端部插入尾栓25并嵌合,從而可完成切割刀具10的組裝。在要使切割刀具14從殼體12的前端突出的情況下,在圖18(A)所示的初始位置, 只要用手指接觸上述手指接觸部74,對操作部件44向前方(同一圖中為左方)施加操作力即可。由此,如圖18 (B)所示,操作部件44相對于在滑動體主體42上安裝的板簧17向前方相對移動,在操作部件44的后端部設置的后部按壓用肋79按壓后方的彎曲部96。此時,前方的彎曲部95與前部肋80抵接,因此板簧17從前后兩側受力而使前部側平面部92 和后部側平面部93邊彎曲邊向上方移位,此時,翼部98從位于導引部件13的缺口部37內的狀態向上方移位,解除與凸部36的側端緣接合的狀態。因此,根據賦予操作部件14的操作方向而使滑動體15向前方移動以使切割刀片14露出預定長度,在解除操作力時,板簧17 恢復到初始形狀以使翼部98位于凸部36間的缺口部37內而保持為鎖定位置。在將切割刀片14退回到殼體12內的情況下,只要對操作部件44向后方施加操作力即可。由此,前部肋80按壓前部側的彎曲部95,從而進行上述同樣的移位動作以允許滑動體15的后退移動,在解除該操作力時,再次保持鎖定狀態。因此,根據該實施方式,板簧17的翼部98位于凸部36間的缺口部37內而保持翼部掛接在凸部36的側端的狀態,因此可牢固地保持鎖定狀態。而且,在要解除該鎖定狀態時,僅施加使操作部件44前后移動的力即可,因此也賦予了操作簡便性。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構成、方法等在以上的記載內容中公開,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此。S卩,雖然本發明主要對特定的實施方式進行具體圖示和說明,但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和目的的范圍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對于以上描述的實施方式,在形狀、 材料、數量、其他詳細構成中進行各種變形。因此,限定了上述公開的形狀、材質等的記載是為了方便本發明的理解而例示地記載的內容,并不限定本發明,因此除了這些形狀、材料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限定之外的部件的名稱的記載內容也包含在本發明中。例如,板簧17不限于圖示構成例,只要相對于導引部件13的凸部能夠進行實質上相同的接著,就可采用各種形狀。此外,翼部99只要至少有一個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切割刀具,具備殼體,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內側空間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設置有與該內側空間相連的槽;切割刀片,其在該殼體內收置并且設置成能從該殼體的前端伸出退入;滑動體,其保持該切割刀片并設置為能在上述殼體內在前后方向上移動; 和板簧,其安裝于該滑動體并且設置成能相對于上述殼體側裝卸以允許滑動體的鎖定及鎖定的解除,上述滑動體包括滑動體主體,其位于上述殼體內;和操作部件,其對于該滑動體主體組裝得能在前后方向上相對移動并且通過上述槽而位于上述殼體的外側,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導引部件,該導引部件收置上述滑動體,并且具有沿上述殼體的前后方向按每個預定間隔形成有凸部的側壁面,上述板簧配置成在上述滑動體主體和操作部件之間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具備能位于上述凸部間的接合部的形狀,上述接合部位于凸部間從而進行上述滑動體的鎖定,另一方面,在向上述操作部件施加前后方向的操作力時,上述板簧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變化而使上述接合部在凸部間上升移位從而解除上述鎖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板簧設置成相對于前后方向中央前后對稱的形狀,并且上述接合部包括板簧的中央部向寬度方向外側擴大而位于上述凸部間以與該凸部接合的翼部,在向上述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時翼部在凸部間上升而解除鎖定,另一方面,在解除了操作力時,上述翼部位于凸部間而進行鎖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板簧包括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對平面部;與前部側平面部的前端和后部側平面部的后端相連的彎曲部;位于上述平面部間并且比該平面部的平面位置低的中央平面部;和以向該中央平面部的寬度方向外側擴大的方式突出而形成上述接合部的翼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向上述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時,上述平面部彎曲,從而解除上述翼部和凸部的接合。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在構成上述導引部件的一對側壁面的各上緣分別形成有上述凸部,上述翼部在寬度方向上配置有一對并設置為與上述一對側壁面的各上緣的凸部分別接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件包括按壓與上述板簧的前部側相連的彎曲部的前部肋;和按壓與上述板簧的后部側相連的彎曲部的后部按壓用肋,前部肋和后部按壓用肋有選擇地按壓彎曲部,從而使上述平面部彎曲而解除上述翼部和凸部的接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僅通過在切割刀具伸出退入的方向上施加操作力就能夠進行鎖定和鎖定解除并且可牢固地確保鎖定狀態的切割刀具。在殼體(12)內收置有導引部件(13),在該導引部件(13)中可前后移動地收置有保持切割刀片(14)的滑動體(15)。滑動體(15)具備板簧(17)。板簧(17)配置成在滑動體主體(42)和操作部件(44)之間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具備可位于在導引部件(13)的寬度方向兩側分別設置的凸部(36)間的翼部(98)。翼部(98)位于凸部(36)間而進行滑動體(15)的鎖定,在向操作部件(44)施加前后方向的操作力而使板簧(17)彎曲變形時翼部(98)在凸部(36)間上升移位而解除鎖定。
文檔編號B26B1/08GK102463577SQ20111033508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8日
發明者本田太一 申請人:國譽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乐昌市| 济南市| 永州市| 莲花县| 桐梓县| 社旗县| 永丰县| 华宁县| 昌宁县| 富锦市| 五华县| 黔西| 都匀市| 平顺县| 阳江市| 洛川县| 余姚市| 项城市| 大方县| 治多县| 台安县| 浦江县| 五莲县| 屯昌县| 皋兰县| 新晃| 新民市| 平度市| 沾化县| 普宁市| 曲阜市| 三门县| 洪洞县| 虎林市| 东海县| 大石桥市| 柳江县| 兴城市| 丁青县|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