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安全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風力機塔架生產制造的安全操作平臺。
背景技術:
地球上風力資源十分豐富,而風能發電又是風力資源的主要利用形式,利用風力發電已經成為高速發展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之一,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無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而風力發電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可再生能源開發項目之
ο風力機的主要部件風力機塔架由多道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其中在焊接,打磨,防腐等時候需要一些輔助平臺來保證人員安全和操作方便,現有技術國內大部分塔架制造公司還在使用依靠梯子等傳統輔助工具,這些工具有移動不方便,操作不安全等缺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安全平臺,旨在解決上述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上平臺和下底座;在所述的上平臺的四周固定護欄;在所述的上平臺和下底座之間的兩側分別安置支撐桿;所述的支撐桿包括與上平臺連接的第一鋼管和與下底座連接的第二鋼管;所述的第一鋼管插入所述的第二鋼管內、并通過定位銷定位;在所述的上平臺和下底座之間還安置一梯子;在所述的下底座下還分別安置帶有自鎖功能的萬向小輪。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可拆裝結構并且底部裝有導輪,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勞動力,同時平臺四周有護欄保證了作業的安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由圖1可見本實用新型包括上平臺1和下底座2 ;在所述的上平臺1的四周固定護欄3 ;在所述的上平臺1和下底座2之間的兩側分別安置支撐桿4 ;所述的支撐桿4包括與上平臺1連接的第一鋼管41和與下底座2連接的第二鋼管42 ;所述的第一鋼管41 插入所述的第二鋼管42內、并通過定位銷43定位;在所述的上平臺1和下底座2之間還安置一梯子5 ;在所述的下底座2下還分別安置帶有自鎖功能的萬向小輪6。所述的第一鋼管41和第二鋼管42是矩形鋼管或者是圓形鋼管。[0012]在所述的梯子5上端的入口處還設置一活動護欄7。本實用新型中護欄與上平臺的四周角鋼焊接,形成一個保護圍欄,梯子入口處設置一活動護欄,保證工人施工安全;四周角鋼之間用墊板焊接固定,可以保證平臺強度同時方便上面鋪設花紋板或者木板等供人站立作業;四周角鋼與第一矩形鋼管焊接,形成一個上平臺架子;同時在底座角鋼上焊接梯子,方便工人上下攀爬。下底座之間用支撐加固矩形管焊接固定,同時與第二矩形鋼管焊接,第二矩形鋼管比第一矩形鋼管要大一號,方便套裝,按所需高度調整孔位,并用定位銷固定孔位;在下底座底部安裝帶有自鎖功能萬向小輪,小輪方便工人移動安全操作平臺。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安全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臺和下底座;在所述的上平臺的四周固定護欄;在所述的上平臺和下底座之間的兩側分別安置支撐桿;所述的支撐桿包括與上平臺連接的第一鋼管和與下底座連接的第二鋼管;所述的第一鋼管插入所述的第二鋼管內、并通過定位銷定位;在所述的上平臺和下底座之間還安置一梯子;在所述的下底座下還分別安置帶有自鎖功能的萬向小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鋼管和第二鋼管是矩形鋼管或者是圓形鋼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安全平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梯子上端的入口處還設置一活動護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安全平臺,包括上平臺和下底座;在所述的上平臺的四周固定護欄;在所述的上平臺和下底座之間的兩側分別安置支撐桿;所述的支撐桿包括與上平臺連接的第一鋼管和與下底座連接的第二鋼管;所述的第一鋼管插入所述的第二鋼管內、并通過定位銷定位;在所述的上平臺和下底座之間還安置一梯子;在所述的下底座下還分別安置帶有自鎖功能的萬向小輪;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可拆裝結構并且底部裝有導輪,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勞動力,同時平臺四周有護欄保證了作業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B25H5/00GK202147275SQ20112023346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4日
發明者夏權光 申請人:上海泰勝風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