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夾持螺絲改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錐,尤其是一種自夾持螺絲改錐。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許多設備的二次接線位置為了保證導電效果良好,采用的螺絲都是銅質螺絲,并且螺絲較短,一般不超過一公分。為了保證接線不發生松動,在螺絲上還套有平光墊和彈簧墊。當將二次線套在螺絲上進行接線時,由于接線盒內空間小,銅質螺絲對磁力改錐無反應,就會出現螺絲不好固定,嚴重影響接線效率。因此,設計一種自夾持螺絲改錐,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夾持螺絲改錐。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自夾持螺絲改錐,包括改錐,在改錐的錐桿上套裝有滑套,滑套的前端設有兩個對稱的彈性夾持板,兩個夾持板的端部均有弧形槽且兩個夾持板的前端部均向內折彎,在兩個夾持板上均設有桿向導向槽,在改錐的錐桿上設有兩對帶頂帽的導向柱,導向柱與導向槽匹配,當滑套向前滑動時夾持板的端部張開,當滑套向后滑動時夾持板的端部合攏夾持螺絲。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在滑套上設有把手。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帶頂帽的導向柱為圓頭螺釘,圓頭螺釘旋裝在錐桿上的螺釘孔內。所述的螺釘孔為通孔或盲孔。所述的改錐為一字頭改錐或十字頭改錐。改錐的錐桿為圓桿或方桿。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本發明自夾持螺絲改錐后,以互感器二次接線為例,接線效率提高5倍以上。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的主視 圖2是圖I的俯視 圖3是圖I中A-A向剖視 圖4是圖I中I部放大 圖5是圖I的B向局部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自夾持螺絲改錐,包括改錐,在改錐的錐桿I上套裝有滑套2,滑套2的前端設有兩個對稱的彈性夾持板4,兩個夾持板4的端部均有弧形槽且兩個夾持板4的前端部均向內折彎,在兩個夾持板4上均設有桿向導向槽7,在改錐的錐桿I上設有兩對帶頂帽的導向柱3、5,導向柱3、5與導向槽7匹配,當滑套2向前滑動時夾持板4的端部張開,當滑套2向后滑動時夾持板4的端部合找夾持螺絲。在滑套2上設有把手6。所述的帶頂帽的導向柱3、5為圓頭螺釘,圓頭螺釘旋裝在錐桿I上的螺釘孔內。所述的螺釘孔為通孔或盲孔。
所述的改錐為一字頭改錐或十字頭改錐。改錐的錐桿I為圓桿或方桿。
權利要求
1.自夾持螺絲改錐,包括改錐,其特征在于,在改錐的錐桿(I)上套裝有滑套(2),滑套(2)的前端設有兩個對稱的彈性夾持板(4),兩個夾持板(4)的端部均有弧形槽且兩個夾持板(4)的前端部均向內折彎,在兩個夾持板(4)上均設有桿向導向槽(7),在改錐的錐桿(I)上設有兩對帶頂帽的導向柱(3、5),導向柱(3、5)與導向槽(7)匹配,當滑套(2)向前滑動時夾持板(4)的端部張開,當滑套(2)向后滑動時夾持板(4)的端部合攏夾持螺絲。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夾持螺絲改錐,其特征在于,在滑套(2)上設有把手(6)。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夾持螺絲改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帶頂帽的導向柱(3,5)為圓頭螺釘,圓頭螺釘旋裝在錐桿(I)上的螺釘孔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夾持螺絲改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釘孔為通孔或盲孔。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夾持螺絲改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錐為一字頭改錐或十字頭改錐。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夾持螺絲改錐,其特征在于,改錐的錐桿(I)為圓桿或方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自夾持螺絲改錐,包括改錐,在改錐的錐桿(1)上套裝有滑套(2),滑套(2)的前端設有兩個對稱的彈性夾持板(4),兩個夾持板(4)的端部均有弧形槽且兩個夾持板(4)的前端部均向內折彎,在兩個夾持板(4)上均設有桿向導向槽(7),在改錐的錐桿(1)上設有兩對帶頂帽的導向柱(3、5),導向柱(3、5)與導向槽(7)匹配,當滑套(2)向前滑動時夾持板(4)的端部張開,當滑套(2)向后滑動時夾持板(4)的端部合攏夾持螺絲。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本發明自夾持螺絲改錐后,以互感器二次接線為例,接線效率提高5倍以上。
文檔編號B25B23/10GK102873660SQ20121039064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
發明者張亞忠, 劉繼紅, 李占英 申請人:武安市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