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鋸的防護裝置,尤其涉及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
背景技術:
復合鋸作為一種常用的電動工具,具有臺切和斜切兩種工作狀態,備受人們青睞,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之中。如圖I和圖2所示,現有技術中的復合鋸在斜切狀態下,不需要進行切割作業時,臺面板2下方的鋸齒是通過固定罩13和活動罩12組成的下防護罩包覆的,使臺面板2下 方的鋸齒不能外露,以防止其對人造成傷害。在斜切狀態轉換為臺切狀態的過程中,活動罩12會自動向上運動,故復合鋸處于臺切狀態下,就需要在圓盤7上加置一輔助罩15對臺面板2下方的鋸齒進行防護。經實踐使用表明,上述這類復合鋸的結構較為復雜、生產成本也較高,在使用時輔助罩15 —旦遺失,便會使臺切狀態下臺面板2下方的鋸齒失去防護,存在著很大安全隱患,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安全性;并且,當鋸片3需要更換或維護時,需要拆除上防護罩14、固定罩13及鋸片切口板等部件,方可實現對鋸片3的更換或維護,操作相當不便,且更換及維護的效率很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使用安全性低、鋸片更換及維護不便等缺陷,提供了一種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便捷、使用安全性能更好,尤其是便于鋸片更換及維護的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包括框架、框架外蓋、臺面板、機頭、鋸片和下防護罩,所述的框架外蓋與框架相連接,所述的機頭固裝在框架上,所述的鋸片固定在機頭上,所述的臺面板設置于框架的上方,所述的臺面板前端的下表面固裝有護板,所述的下防護罩由右罩體和左罩體相互固定組成,所述的下防護罩一端與框架相鉸接,所述的右罩體的一側具有凸臺,所述的框架上設有與凸臺相配合的限位件。本實用新型在斜切狀態下,不進行切割作業時,右罩體一側上具有的凸臺會抵在框架的限位件上,此時下防護罩處于將臺面板下方的鋸齒包覆的位置上,無法向下運動,從而令位于臺面板下方的鋸齒不能外露。在進行切割作業時,通過下壓框架,帶動鋸片向下運動,直至下防護罩接觸到被切割的工件上。之后,繼續下壓框架,帶動鋸片繼續向下運動,此時下防護罩受被切割工件的抵觸作用,相對于鋸片做向上運動,使臺面板下方的鋸齒露出,以實現切割功能。當本實用新型由斜切狀態轉換為臺切狀態后,下防護罩便擱在復合鋸的圓盤上,其另一端的頂部與護板的底部相抵,將臺面板下方的鋸齒自動包覆,使臺面板下方的鋸齒不能外露。在斜切不工作狀態下,需要對鋸片進行維護或更換時,只需松動限位件,使其不再與凸臺相抵,此時下防護罩便可以向下運動至最低位,使鋸片露出,之后,便可對鋸片進行維護或更換。[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下防護罩與框架的鉸接處裝有扭簧。在框架被上抬回斜切位置時,下防護罩會在扭簧的作用下,迅速相對于鋸片向下運動,直至凸臺抵在限位件上,從而將臺面板下方的鋸齒自動包覆。作為優選,所述的框架前端固定有右夾緊板,所述的框架外蓋前端固定有左夾緊板,所述的右罩體的前端位于右夾緊板與框架形成的限位槽內,所述的左罩體的前端位于左夾緊板與框架外蓋形成的限位槽內。這樣在臺切狀態和斜切狀態下,均能很好地防止下防護罩左右擺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下防護罩,既能有效的實現在臺切狀態或斜切狀態下對臺面板下方鋸齒的防護,又大大簡化了設備的結構,降低了設備的生產成本,還在一定程度上強加了設備的使用安全性。并且,本實用新型對鋸片的更換和維護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圖I為現有復合鋸斜切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復合鋸臺切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更換鋸片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下防護罩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斜切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臺切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它們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實施例I如圖3至圖6所示,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包括框架I、框架外蓋11、臺面板2、機頭5、鋸片3和下防護罩4,所述的框架外蓋11與框架I相連接,所述的機頭5固裝在框架I上,所述的鋸片3固定在機頭5上,所述的臺面板2設置于框架I的上方,所述的臺面板2前端的下表面固裝有護板6,所述的下防護罩4由右罩體41和左罩體42相互固定組成,所述的下防護罩4 一端與框架I相鉸接,所述的右罩體41的一側具有凸臺9,所述的框架I上設有與凸臺9相配合的限位件10。本實用新型在斜切狀態下,不進行切割作業時,右罩體41 一側上具有的凸臺9會抵在框架I的限位件10上,此時下防護罩4處于將臺面板2下方的鋸齒包覆的位置上,無法向下運動,從而令位于臺面板2下方的鋸齒不能外露。在進行切割作業時,通過下壓框架1,帶動鋸片3向下運動,直至下防護罩4接觸到被切割的工件上。之后,繼續下壓框架1,帶動鋸片3繼續向下運動,此時下防護罩4受被切割工件的抵觸作用,相對于鋸片3做向上運動,使臺面板2下方的鋸齒露出,以實現切割功能。當本實用新型由斜切狀態轉換為臺切狀態后,下防護罩4便擱在復合鋸的圓盤7上,其另一端的頂部與護板6的底部相抵,將臺面板2下方的鋸齒包覆,使臺面板2下方的鋸齒不能外露。在斜切狀態下,需要對鋸片3進行維護或更換時,只需松動限位件10,使其不再與凸臺9相抵,此時下防護罩4便可以向下運動至最低位,使鋸片3露出,之后,便可對鋸片3進行維護或更換。在斜切不工作狀態下,需要對鋸片3進行維護或更換時,只需松動限位件10,使其不再與凸臺9相抵,此時下防護罩4便可以向下運動至最低位,使鋸片3露出,之后,便可對鋸片3進行維護或更換。作為優選,所述的下防護罩4與框架I的鉸接處裝有扭簧8。作為優選,所述的框架I前端固定有右夾緊板18,所述的框架外蓋11前端固定有左夾緊板17,所述的右罩體41的前端161位于右夾緊板18與框架I形成的限位槽內,所述 的左罩體42的前端162位于左夾緊板17與框架外蓋11形成的限位槽內。這樣在臺切狀態和斜切狀態下,均能很好地防止下防護罩4左右擺動。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的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包括框架(I)、框架外蓋(11)、臺面板(2)、機頭(5)、鋸片(3)和下防護罩(4),所述的框架外蓋(11)與框架(I)相連接,所述的機頭(5)固裝在框架(I)上,所述的鋸片(3)固定在機頭(5)上,所述的臺面板(2)設置于框架(I)的上方,所述的臺面板(2)前端的下表面固裝有護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防護罩(4)由右罩體(41)和左罩體(42)相互固定組成,所述的下防護罩(4) 一端與框架(I)相鉸接,所述的右罩體(41)的ー側具有凸臺(9),所述的框架(I)上設有與凸臺(9)相配合的限位件(1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下防護罩(4)與框架(I)的鉸接處裝有扭簧(8)。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I)前端固定有右夾緊板(18),所述的框架外蓋(11)前端固定有左夾緊板(17),所述的右罩體(41)的前端(161)位于右夾緊板(18)與框架(I)形成的限位槽內,所述的左罩體(42)的前端(162)位于左夾緊板(17)與框架外蓋(11)形成的限位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包括框架、框架外蓋、臺面板、機頭、鋸片和下防護罩,所述的框架外蓋與框架相連接,所述的機頭固裝在框架上,所述的鋸片固定在機頭上,所述的臺面板設置于框架的上方,所述的臺面板前端的下表面固裝有護板,所述的下防護罩由右罩體和左罩體相互固定組成,所述的下防護罩一端與框架相鉸接,所述的右罩體的一側具有凸臺,所述的框架上設有與凸臺相配合的限位件。該復合鋸的下防護罩裝置通過一個下防護罩,既能有效的實現在臺切狀態或斜切狀態下對臺面板下方鋸齒的防護,又大大簡化了設備的結構,降低了設備的生產成本,還在一定程度上強加了設備的使用安全性,且其鋸片的更換和維護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文檔編號B25F5/02GK202528158SQ20122019998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俞銘燦, 王長江 申請人:浙江世達工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