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轉變徑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模具生產輔助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旋轉變徑機械手。
背景技術:
目前,在采用注塑機進行模具生產過程中,經常需要進行預埋件放置以及取件操作。現有的預埋件放置以及取件方式大多為人工操作,不僅費時費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而且危險系數較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省時省力,操作簡便,安全高效的旋轉變徑機械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種旋轉變徑機械手,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底板、旋轉底板、旋轉氣缸、行程氣缸、吸盤固定架構成,在固定底板的一端上部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旋轉底板,在固定底板上還安裝有旋轉氣缸,該旋轉氣缸的缸桿端部轉動連接位于旋轉底板下表面轉動中心一側的連接柱,在旋轉底板上平行并相向安裝有兩個行程氣缸,該兩個行程氣缸的缸桿端部分別固裝導向滑動在旋轉底板上表面的兩個滑塊,在該兩個滑塊上分別固裝有吸盤固定架。而且,在固定底板的一側邊固裝有油壓緩沖器。而且,在旋轉底板的兩側對應各行程氣缸所固裝滑塊的位置均固裝有行程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I.本旋轉變徑機械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可實現90度旋轉以及變徑抓取及放置,功能全面,采用氣缸作為驅動部件,適于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安全系數高。2.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一次即可完成多個步驟,極大提升工作效率,使產品良率提升,有效節約人工成本,同時提高操作安全性,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旋轉變徑機械手。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正面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反面立體圖)。附圖標記說明I吸盤固定架、2滑塊、3行程氣缸缸桿、4行程氣缸、5旋轉底板、6行程控制裝置、7滑軌、8旋轉氣缸、9固定底板、10油壓緩沖器、11氣缸座、12軸承、13連接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種旋轉變徑機械手,其由固定底板9、旋轉底板5、旋轉氣缸8、行程氣缸4、吸盤固定架I構成。在固定底板的一端上部通過軸承12轉動安裝旋轉底板,在固定底板上通過氣缸座11安裝有旋轉氣缸,該旋轉氣缸的缸桿端部轉動連接位于旋轉底板下表面轉動中心一側的連接柱13。在旋轉底板上平行并相向安裝有兩個行程氣缸,該兩個行程氣缸的缸桿3端部分別固裝兩個滑塊2,該滑動導向安裝在旋轉底板上表面的滑軌7上。在該兩個滑塊上分別固裝有吸盤固定架。在固定底板的一側邊固裝有油壓緩沖器10。在旋轉底板的兩側對應各行程氣缸所固裝滑塊的位置均固裝有行程控制裝置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桿伸出,推動旋轉底板繞其軸承所在旋轉中心位置進行旋轉;通過相向安裝的兩個行程氣缸可驅動兩吸盤架的變徑位移,從而可實現模具生產過程中,預埋件放置及取件操作,結構緊湊,安全性高。盡管為說明目的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和附圖,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及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各種替換、變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局限于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1.ー種旋轉變徑機械手,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底板、旋轉底板、旋轉氣缸、行程氣缸、吸盤固定架構成,在固定底板的一端上部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旋轉底板,在固定底板上還安裝有旋轉氣缸,該旋轉氣缸的缸桿端部轉動連接位于旋轉底板下表面轉動中心一側的連接柱,在旋轉底板上平行并相向安裝有兩個行程氣缸,該兩個行程氣缸的缸桿端部分別固裝導向滑動在旋轉底板上表面的兩個滑塊,在該兩個滑塊上分別固裝有吸盤固定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變徑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底板的一側邊固裝有油壓緩沖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變徑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在旋轉底板的兩側對應各行程氣缸所固裝滑塊的位置均固裝有行程控制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變徑機械手,其由固定底板、旋轉底板、旋轉氣缸、行程氣缸、吸盤固定架構成,在固定底板的一端上部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旋轉底板,在固定底板上還安裝有旋轉氣缸,該旋轉氣缸的缸桿端部轉動連接位于旋轉底板下表面轉動中心一側的連接柱,在旋轉底板上平行并相向安裝有兩個行程氣缸,該兩個行程氣缸的缸桿端部分別固裝導向滑動在旋轉底板上表面的兩個滑塊,在該兩個滑塊上分別固裝有吸盤固定架。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一次即可完成多個步驟,極大提升工作效率,使產品良率提升,有效節約人工成本,同時提高操作安全性,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旋轉變徑機械手。
文檔編號B25J9/00GK202656182SQ20122022023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曹長宇, 孫建軍 申請人:天津市中昌盛博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王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