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行業裁割設備、氣模行業裁割設備、復合材料行業裁割設備、膜結構行業裁割設備、模板切割機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單層裁床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包括橫梁、左邊板、右邊板和裁割頭架,橫梁與左、右邊板固定連接,左、右邊板通過滾輪組與裁床床身上的導軌滑動連接,左、
右邊板上安裝X向伺服電機,X向伺服電機與X向驅動齒輪傳動連接,X向驅動齒輪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X向齒條嚙合從而實現裁割頭在X向移動,裁割頭架與橫梁滑動連接,裁割頭架上安裝Y向伺服電機,Y向伺服電機與Y向驅動齒輪傳動連接,Y向驅動齒輪與安裝在橫梁上的Y向齒條嚙合從而實現裁割頭在Y向移動。但是上述結構只適合跨距較小、移動距離較短的裁床,對于橫梁跨距大、移動距離長的裁床無法適用,存在橫梁移動不順滑,容易卡死不動等問題,究其原因是大幅面裁床床身上的兩平行導軌是由多根導軌拼接構成,由于導軌加工制造的差異性、安裝的細微差異以及天氣變化等原因都會導致左右兩個導軌存在細微不平行,但是上述結構無法克服導軌的細微不平行狀況從而導致上述問題出現。此外,上述裁割頭移動機構應用于高速低層裁床中時,存在裁割頭移動速度慢、移動定位精度低等問題,尤其無法滿足大幅面裁床中裁割頭的長距離快速移動和準確定位。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橫梁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浮動伸縮的結構,使其能夠克服導軌的細微不平行狀況,保證橫梁移動運行時的順滑,同時,對傳動結構進行優化從而提高裁割頭的移動速度和定位精度。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包括橫梁、左邊板、右邊板和裁割頭架,左、右邊板分別通過滾輪組與裁床床身上的導軌滑動連接,左邊板上安裝左側X向伺服電機和左側X向驅動齒輪,左側X向伺服電機與左側X向驅動齒輪傳動連接,左側X向驅動齒輪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左側X向齒條嚙合,右邊板上安裝右側X向伺服電機和右側X向驅動齒輪,右側X向伺服電機與右側X向驅動齒輪傳動連接,右側X向驅動齒輪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右側X向齒條嚙合,裁割頭架與橫梁滑動連接,裁割頭架上安裝Y向伺服電機和Y向驅動齒輪,Y向伺服電機與Y向驅動齒輪傳動連接,Y向驅動齒輪與安裝在橫梁上的Y向齒條嚙合,所述橫梁右端與右邊板固定連接,所述橫梁左端穿過左邊板并與左邊板滑動接觸。作為優選,所述左邊板上固定有與橫梁滑動接觸的加強襯體。進一步優選,所述橫梁左端通過在其兩個側壁和底壁上開槽從而與左邊板上的槽孔配合連接,所述加強襯體包括兩個L型襯體和一個頂壁襯體,兩個L型襯體分別與橫梁左端的兩個側壁及底壁外部接觸連接,頂部襯體與橫梁左端的頂壁內部接觸連接,所述的兩個L型襯體上固定有偏心支承件,所述的兩個偏心支承件的偏心軸分別插入橫梁左端兩個側壁上所開的槽內。這樣,在大跨距橫梁長度與左右X向滑軌安裝之間的平行度偏差時,橫梁能夠自動滑移補償,從而保證橫梁移動運行時的順滑和高速運行時較好的機械性能;并且,橫梁與加強襯體之間能保證穩定的間隙,通過調整偏心支承件使得其偏心軸能壓緊橫梁從而避免橫梁在高速運動中的抖動。進一步優選,所述偏心支承件的偏心軸上安裝有翻邊軸承,翻邊軸承與橫梁側壁上所開的槽配合連接,采用翻邊軸承結構保證偏心軸與腰圓孔的順滑移動。進一步優選,所述偏心支承件包括偏心輪體,偏心輪體一側為安裝軸,偏心輪體另一側為偏心軸,所述安裝軸穿過所述L型襯體上的固定孔后通過螺母鎖緊固定,這 樣結構簡單、調整方便。為了進一步對電機傳動結構進行優化,提高裁割頭的移動速度和定位精度,優選下述改進一是,所述橫梁為內壁形成有多個加強筋的金屬型材,這樣既輕巧又有較好的剛性,滿足了橫梁抗彎曲要求;二是,所述左側X向伺服電機和右側X向伺服電機分別位于橫梁左右兩端的空腔內(左右邊板內側),所述左側X向伺服電機與左側X向驅動齒輪通過傳動帶、帶輪傳動連接,右側X向伺服電機與右側X向驅動齒輪通過傳動帶、帶輪傳動連接,Y向伺服電機與Y向驅動齒輪通過傳動帶、帶輪傳動連接。上述結構將大跨距浮動橫梁結構與在橫梁內安裝控制X向移動的伺服電機結合起來,能適應大跨距橫梁的減速傳動,有助于改善機構重量分布從而提高機械運動性能;采用傳動帶減速傳動,整體結構更輕巧,因此能獲得較好的運動效果。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結構,采用其他減速結構或者將伺服電機與驅動齒輪直接連接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所述左、右邊板上安裝有罩殼。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橫梁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浮動伸縮的結構,這樣在兩導軌存在不平行狀況時,橫梁伸縮端和左邊板之間自動進行滑動位移補償,從而保證橫梁移動運行時的順滑,避免遲滯、卡死和磨損。同時,對傳動結構進行優化,提高裁割頭的移動速度和定位精度。尤其適用于橫梁跨距大、移動距離長的大幅面裁床,具有結構簡單輕巧、高速運行可靠平穩、制造安裝方便等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右視圖;圖3是圖I的左視圖;圖4是偏心支承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實施例I :如圖I、圖2、圖3所示的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包括橫梁13、左邊板I、右邊板23和裁割頭架17,左、右邊板1、23分別通過滾輪組4、28與裁床床身上的導軌5、29 (導軌5、29安裝在裁床機架的基軌6、30上)滑動連接,左邊板I上安裝左側X向伺服電機14和左側X向驅動齒輪2,左側X向伺服電機14與左側X向驅動齒輪2傳動連接,左側X向驅動齒輪2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左側X向齒條3嚙合,右邊板23上安裝右側X向伺服電機21和右側X向驅動齒輪26,右側X向伺服電機21與右側X向驅動齒輪26傳動連接,右側X向驅動齒輪26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右側X向齒條27嚙合,左右兩側X向伺服電機14,21同步工作驅動橫梁(及其上裁割頭)進行X向移動,裁割頭架17與橫梁13滑動連接,裁割頭架17上安裝Y向伺服電機18和Y向驅動齒輪33,Y向伺服電機18與Y向驅動齒輪33傳動連接,Y向驅動齒輪33與安裝在橫梁13上的Y向齒條15嚙合,Y向伺服電機18工作驅動裁割頭進行Y向移動,所述橫梁13右端與右邊板23固定連接,所述橫梁13左端穿過左邊板I并與其滑動接觸。本實施例中,所述左邊板I上固定有與橫梁13滑動接觸的加強襯體10。所述橫梁13左端通過在其兩個側壁和底壁上開槽從而與左邊板I上的槽孔配合連接,所述加強襯體10包括兩個L型襯體101、102和一個頂壁襯體103,兩個L型襯體101、102分別與橫梁13左端的兩個側壁及底壁外部接觸連接,頂部襯體103與橫梁13左端的頂壁內部接觸連接,所述的兩個L型襯體101、102上固定有偏心支承件11,所述的兩個偏心支承件11的偏心軸113分別插入橫梁13左端兩個側壁上所開的槽內。所述偏心支承件11的偏心軸113上安 裝有翻邊軸承,翻邊軸承與橫梁13側壁上所開的槽配合連接。所述偏心支承件11包括偏心輪體112,偏心輪體112 —側為安裝軸111,偏心輪體112另一側為偏心軸113,所述安裝軸111穿過所述L型襯體101、102上的固定孔后通過螺母鎖緊固定。所述橫梁13為內壁形成有多個加強筋的金屬型材。所述左側X向伺服電機14和右側X向伺服電機21分別位于橫梁13左右兩端的空腔內。所述左側X向伺服電機14與左側X向驅動齒輪2通過傳動帶8、帶輪7 (帶輪通過內外軸承座安裝在左邊板上)傳動連接,右側X向伺服電機21與右側X向驅動齒輪26通過傳動帶22、帶輪24 (帶輪通過內外軸承座安裝在右邊板上)傳動連接,Y向伺服電機18與Y向驅動齒輪33通過傳動帶19、帶輪20(帶輪通過內外軸承座安裝在裁割頭架上)傳動連接。所述左、右邊板1、23上安裝有罩殼9、25。所述裁割頭架上安裝刀具及其驅動機構,裁割頭架17的電器線纜通過拖鏈16與電控裝置連接,裁割頭架17上面安裝罩殼。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包括橫梁(13)、左邊板(I)、右邊板(23)和裁割頭架(17),左、右邊板(I、23)分別通過滾輪組(4、28)與裁床床身上的導軌(5、29)滑動連接,其特征在于,左邊板(I)上安裝左側X向伺服電機(14)和左側X向驅動齒輪(2),左側X向伺服電機(14)與左側X向驅動齒輪(2)傳動連接,左側X向驅動齒輪(2)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左側X向齒條(3)嚙合,右邊板(23)上安裝右側X向伺服電機(21)和右側X向驅動齒輪(26),右側X向伺服電機(21)與右側X向驅動齒輪(26)傳動連接,右側X向驅動齒輪(26)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右側X向齒條(27)嚙合,裁割頭架(17)與橫梁(13)滑動連接,裁割頭架(17)上安裝Y向伺服電機(18)和Y向驅動齒輪(33),Y向伺服電機(18)與Y向驅動齒輪(33)傳動連接,Y向驅動齒輪(33)與安裝在橫梁(13)上的Y向齒條(15)嚙合,所述橫梁(13)右端與右邊板(23)固定連接,所述橫梁(13)左端穿過左邊板(I)并與左邊板(I)滑動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邊板(I)上固定有與橫梁(13)滑動接觸的加強襯體(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3)左端通過在其兩個側壁和底壁上開槽從而與左邊板(I)上的槽孔配合連接,所述加強襯體(10)包括兩個L型襯體(101、102)和ー個頂壁襯體(103),兩個L型襯體(101、102)分別與橫梁(13)左端的兩個側壁及底壁外部接觸連接,頂部襯體(103)與橫梁(13)左端的頂壁內部接觸連接,所述的兩個L型襯體(101、102)上固定有偏心支承件(11),所述的兩個偏心支承件(11)的偏心軸(113)分別插入橫梁(13)左端兩個側壁上所開的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支承件(11)的偏心軸(113)上安裝有翻邊軸承,翻邊軸承與橫梁(13)側壁上所開的槽配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支承件(11)包括偏心輪體(112),偏心輪體(112) —側為安裝軸(111),偏心輪體(112 )另一側為偏心軸(113),所述安裝軸(111)穿過所述L型襯體(101、102)上的固定孔后通過螺母鎖緊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3)為內壁形成有多個加強筋的金屬型材。
7.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X向伺服電機(14)和右側X向伺服電機(21)分別位于橫梁(13)左右兩端的空腔內,所述左側X向伺服電機(14)與左側X向驅動齒輪(2)通過傳動帶(8)、帶輪(7)傳動連接,右側X向伺服電機(21)與右側X向驅動齒輪(26)通過傳動帶(22)、帶輪(24)傳動連接,Y向伺服電機(18)與Y向驅動齒輪(33)通過傳動帶(19)、帶輪(20)傳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邊板(1、23)上安裝有罩殼(9、2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裁床的裁割頭移動機構,包括橫梁、左邊板、右邊板和裁割頭架,左邊板上安裝左側X向伺服電機和左側X向驅動齒輪,左側X向驅動齒輪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左側X向齒條嚙合,右邊板上安裝右側X向伺服電機和右側X向驅動齒輪,右側X向驅動齒輪與安裝在裁床床身上的右側X向齒條嚙合,裁割頭架與橫梁滑動連接,裁割頭架上安裝Y向伺服電機和Y向驅動齒輪,Y向驅動齒輪與安裝在橫梁上的Y向齒條嚙合,橫梁右端與右邊板固定連接,橫梁左端穿過左邊板并與左邊板滑動接觸。本技術方案能夠克服導軌的細微不平行狀況,保證橫梁移動運行時的順滑,同時,對傳動結構進行優化從而提高裁割頭的移動速度和定位精度。
文檔編號B26D5/02GK202607723SQ20122022236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方云科, 張東升 申請人:杭州愛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