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材生產,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塑料管材生產成型后,會經盤管機盤管包扎。具體為當一卷盤管達到預定米數后,需人工剪斷管材,然后對剪斷后的盤管進行包扎;但此時,生產線上的管材會因無導向和儲存位置而散落于地。而且,由于管材的生產速度越來越快,所以生產線上的管材會 因堆積較多而不便于現場管理和第二次盤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保證盤管生產過程中管材不落地且便于生產管理的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包括機架和PLC控制器,機架上設有張緊輪組,所述機架上設有可相對于所述張緊輪組移動的滑動張緊輪組,所述張緊輪組與所述滑動張緊輪組相互配合構成盤管機構,所述機架對應所述盤管機構的管材輸出端的位置上還設有牽管對輥和切管器,所述滑動張緊輪組、牽管對輥和切管器的執行機構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連通。通過加設的滑動張緊輪組配合張緊輪組一起使用,為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提供了儲存的位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盤管機構的所述滑動張緊輪組通過滑動機構活動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滑動機構包括伸縮缸、滑道和滑塊,伸縮缸的固定端和滑道分別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滑動張緊輪組通過滑塊滑動連接在所述滑道上,所述伸縮缸的伸縮端與所述滑動張緊輪組鉸接。當然,也可采用其他結構。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盤管機構的所述滑動張緊輪組布置在所述張緊輪組下方,這樣減小了本裝置的體積,從而減小了占地空間。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機架對應所述盤管機構的管材輸出端的位置上設有導向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張緊輪組上設有護輥,所述滑動張緊輪組上設有門型護輥,防止管材從張緊輪組或滑動張緊輪組上脫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牽管對輥包括由電機驅動的下輥和由壓緊氣缸驅動的上輥,所述電機和液壓缸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相連。所述上輥可以上下移動以適用于不同直徑的管材。當然,也可采用其他結構。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張緊輪組和所述滑動張緊輪組分別至少包括一個U型槽輪。所述U型槽輪的數量根據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需儲存的長度設計,如需儲存的長度較長,則多設計幾個U型槽輪,反之則減少U型槽輪的數量。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切管器包括夾緊機構和切管機構,夾緊機構和切管機構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連接。夾緊機構避免了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的管頭掉落在地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對比,充分顯示其優越性在于一方面,通過加設的滑動張緊輪組配合張緊輪組一起使用,為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提供了儲存的位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另一方面,將滑動張緊輪組布置在所述張緊輪組下方,減小了本裝置的體積,從而減小了整個裝置的占地空間;再一方面,加設的護輥和門型護輥有效地防止了管材從張緊輪組或滑動張緊輪組上脫落;最后,夾緊機構避免了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的管頭掉落在地上,便于二次盤卷。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張緊輪組和滑動張緊輪組位置關系結構示意圖;·[0017]圖5為切管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側視結構示意簡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中機架I,PLC控制器2,張緊輪組3,U型槽輪3a,滑動張緊輪組4,牽管對輥5,下輥5a,上輥5b,切管器6,夾緊機構6a,切管機構6b,管材7,滑動機構8,伸縮缸8a、滑道8b,滑塊8c,導向輥9,護輥10,門型護輥1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包括機架I和PLC控制器2,機架I上設有張緊輪組3,所述機架2上設有可相對于所述張緊輪組3移動的滑動張緊輪組4,所述張緊輪組3與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相互配合構成盤管機構,所述機架I對應所述盤管機構的管材輸出端的位置上還設有牽管對輥5和切管器6,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牽管對輥5和切管器6的執行機構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2連通。通過加設的滑動張緊輪組4配合張緊輪組3 —起使用,為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7提供了儲存的位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盤管機構的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通過滑動機構8活動安裝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滑動機構8包括伸縮缸8a、滑道Sb和滑塊Sc,伸縮缸8a的固定端和滑道8b分別固定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通過滑塊Sc滑動連接在所述滑道Sb上,所述伸縮缸8a的伸縮端與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鉸接。當然,也可采用其他結構。所述盤管機構的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布置在所述張緊輪組3下方,這樣減小了本裝置的體積,從而減小了占地空間。上述機架I對應所述盤管機構的管材7輸出端的位置上設有導向輥9。所述張緊輪組3上設有護輥10,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上設有門型護輥11,防止管材從張緊輪組3或滑動張緊輪組4上脫落。上述牽管對輥5包括由電機驅動的下輥5a和由壓緊氣缸驅動的上輥5b,所述電機和液壓缸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2相連。所述上輥5b可以上下移動以適用于不同直徑的管材。當然,也可采用其他結構。上述張緊輪組3和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分別至少包括一個U型槽輪3a。所述U型槽輪3a的數量根據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7需儲存的長度設計,如需儲存的長度較長,則多設計幾個U型槽輪3a,反之則減少U型槽輪3a的數量。上述切管器6包括夾緊機構6a和切管機構6b,夾緊機構6a和切管機構6b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2連接。夾緊機構6a避免了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7的管頭掉落在地上。本實用新型布置在盤管機上步工序的位置(即成型后的管材穿過本裝置后再進入盤管機),具體工作過程如下當一卷盤管達到預定米數后,首先,所述PLC控制器2控制所述夾緊機構6a將管材7夾緊,同時,PLC控制器2控制所述伸縮缸8a驅動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慢慢向下滑動,讓從生產線上生產出的管材7纏繞在由所述張緊輪組3和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配合構成的所述盤管機構上;然后,控制所述切管機構6b將管材剪斷,并將盤管機上的盤管包扎好;最后,所述PLC控制器2控制所述夾緊機構6a將管材7松開,并控制所述牽管對輥5牽引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的管材7從本裝置穿出進入盤管機,此時所述牽管對輥5牽引管材7的速度大于管材7的生產速度,同時,所述PLC控制器2控制所述伸縮缸8a驅動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慢慢復位,所述滑動張緊輪組4復位后所述PLC控制器2控制所述牽管對輥5牽引管材7的速度等于管材7的生產速度,以備再次儲存管材。本實用新型通過加設的滑動張緊輪組4配合張緊輪組3 —起使用,為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7提供了儲存的位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將滑動張緊輪組4布置在所述張緊輪組3下方,減小了本裝置的體積,從而減小了整個裝置的占地空間;加設的護輥10和門型護輥11有效地防止了管材7從張緊輪組3或滑動張緊輪組4上脫落;夾緊機構6a避免了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7的管頭掉落在地上,便于二次盤卷。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包括機架和PLC控制器,機架上設有張緊輪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有可相對于所述張緊輪組移動的滑動張緊輪組,所述張緊輪組與所述滑動張緊輪組相互配合構成盤管機構,所述機架對應所述盤管機構的管材輸出端的位置上還設有牽管對輥和切管器,所述滑動張緊輪組、牽管對輥和切管器的執行機構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連通。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盤管機構的所述滑動張緊輪組通過滑動機構活動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滑動機構包括伸縮缸、滑道和滑塊,伸縮缸的固定端和滑道分別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滑動張緊輪組通過滑塊滑動連接在所述滑道上,所述伸縮缸的伸縮端與所述滑動張緊輪組鉸接。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盤管機構的所述滑動張緊輪組布置在所述張緊輪組下方。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對應所述盤管機構的管材輸出端的位置上設有導向輥。
5.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輪組上設有護輥,所述滑動張緊輪組上設有門型護輥。
6.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管對輥包括由電機驅動的下輥和由壓緊氣缸驅動的上輥,所述電機和液壓缸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相連。
7.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輪組和所述滑動張緊輪組分別至少包括一個U型槽輪。
8.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管器包括夾緊機構和切管機構,夾緊機構和切管機構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盤管生產的管材儲存裝置,包括機架和PLC控制器,機架上設有張緊輪組,所述機架上設有可相對于所述張緊輪組移動的滑動張緊輪組,所述張緊輪組與所述滑動張緊輪組相互配合構成盤管機構,所述機架對應所述盤管機構的管材輸出端的位置上還設有牽管對輥和切管器,所述滑動張緊輪組、牽管對輥和切管器的執行機構分別與所述PLC控制器連通。本實用新型通過加設的滑動張緊輪組配合張緊輪組一起使用,為剪斷后的生產線上管材提供了儲存的位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管材生產。
文檔編號B26D7/32GK202702312SQ20122024146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陳厚忠 申請人:武漢金牛經濟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