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線束的裝配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上使用的各類線束的裝配常用的方法有單一的單板裝配法、用線束自動流水線裝配的方法。如圖I所示,用單板裝配的方法作業其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在裝配時裝配工要記住整條線束的護套裝配位置與包扎方法,容易使操作人員的穿線位置出現錯誤;導致線束的錯誤率增多,返修率增加,從而影響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該裝置包括電控柜、工作臺、鏈條傳動組件、照明組件、報警開關、計數顯示器和至少一個工裝板,所述的電控柜分別連接鏈條傳動組件、照明組件、報警開關和計數顯示器,所述的鏈條傳動組件設在工作臺上,所述的照明組件設在工作臺上方,所述的報警開關和計數顯示器均設置在照明組件上,所述的工裝板放置在工作臺上。所述的工作臺為環形,所述的工裝板按工序順序放置在工作臺上。所述的報警開關設有多個,多個報警開關均勻分布在照明組件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I)使用范圍廣本實用新型可以在各種批量的汽車線束裝配工作中不分線束狀態、種類,都可廣泛應用2)操作簡單方便流水線工藝采用分解的方法制作,因每人負責很少的一部分工序,操作簡單方便;3)工作效率高本實用新型采用流水作業,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向下流轉,沒有工位等待時間,工作效率高;4)質量可靠性提高因流水線為流水作業每人做的工序相對減少,動作頻率減少,因此廣品的質量提聞。
圖I為傳統單板加工裝置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如圖2所示,一種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該裝置包括電控柜6、工作臺7、鏈條傳動組件4、照明組件2、報警開關3、計數顯示器5和10個工裝板1,所述的電控柜6分別連接鏈條傳動組件4、照明組件2、報警開關3和計數顯示器5,所述的鏈條傳動組件4設在工作臺7上,所述的照明組件2設在工作臺7上方,所述的報警開關3和計數顯示器5均設置在照明組件2上,所述的工裝板I放置在工作臺7上;所述的工作臺7為環形,所述的工裝板Ia-Ij按工序順序放置在工作臺上;報警開關3設有多個,多個報警開關均勻分布在照明組件2上。將待裝配線束放置工裝板上,鏈條傳動組件帶動工裝板運動,通過照明組件的照明,對待裝配線束進行裝配,計數顯示器對裝配好的線束進行計數顯示;裝配過程發生故障時,報警開關發出報警信號,并通過電控柜停止裝置的運行。·[0019]上述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將待裝配線束放置工裝板I上,鏈條傳動組件4帶動工裝板I運動,通過照明組件2的照明,對待裝配線束進行裝配,由工裝板Ia開始直至到最后一塊板下線裝配完成,使得每塊板都具有單獨的工藝操作;計數顯示器5對裝配好的線束進行計數顯示;裝配過程發生故障時,報警開關3發出報警信號,并通過電控柜6停止裝置的運行。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可以完全取消使用圖I帶來的成本上的增加。而且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得到的加工成品在電器性能上大大優于前者,在最大限度上保證了車輛電器的工作穩定性,明顯提高了車輛安全性。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電控柜、工作臺、鏈條傳動組件、照明組件、報警開關、計數顯示器和至少一個工裝板,所述的電控柜分別連接鏈條傳動組件、照明組件、報警開關和計數顯示器,所述的鏈條傳動組件設在工作臺上,所述的照明組件設在工作臺上方,所述的報警開關和計數顯示器均設置在照明組件上,所述的工裝板放置在工作臺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為環形,所述的工裝板按工序順序放置在工作臺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報警開關設有多個,多個報警開關均勻分布在照明組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線束自動流水式裝配裝置,該裝置包括電控柜、工作臺、設在工作臺上的鏈條傳動組件、設在工作臺上方的照明組件以及設在照明組件上的報警開關和計數顯示器,所述的電控柜分別連接鏈條傳動組件、照明組件、報警開關和計數顯示器,所述的工作臺上放置有至少一個待裝配工裝板;將待裝配線束放置工裝板上,鏈條傳動組件帶動工裝板運動,通過照明組件的照明,對待裝配線束進行裝配,計數顯示器對裝配好的線束進行計數顯示;裝配過程發生故障時,報警開關發出報警信號,并通過電控柜停止裝置的運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工作效率高、質量可靠性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B25B27/00GK202753098SQ20122039774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明者林志強, 葛永扣, 郭永峰 申請人:漳州鑫美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