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起釘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起釘錘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工工具領域,尤其是一種起釘錘。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人們使用的起釘錘包括錘柄,錘柄一端設置有起釘錘頭,起釘錘頭的頂部設 置有支撐柱,設置支撐柱是為了增加起釘高度,使需要拔出的鐵釘能夠完全被拔出,現有起 釘錘的支撐柱與起釘錘頭都是直接固定在一起的,不可拆卸,因此,現有的起釘錘一旦制作 完成后,支撐柱的長度就不可更改。這種結構的起釘錘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由于鐵 釘的規格多種多樣,長度差異較大,對于不同長度的鐵釘而言,支撐柱的長度應該與鐵釘的 長度相適應才能保證起釘效果最好,如果支撐柱的長度相對于鐵釘過短,則在起釘過程中 作用在鐵釘上的拉力方向隨著鐵釘被拔出會很快的偏離鐵釘的軸向方向且偏離程度越來 越大,這樣很容易將鐵釘拉彎,進而對鐵釘造成損傷而無法再次利用,浪費比較嚴重,如果 支撐柱的長度相對于鐵釘過長,則在起釘過程中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將鐵釘拔出,費時 又費力。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起釘過程中能夠避免鐵釘受到損 傷的起釘錘。[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起釘錘,包括錘柄,錘柄一端 設置有起釘錘頭,起釘錘頭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與起釘錘頭通過可拆卸結構 相連。[0005]進一步的是,所述可拆卸結構為螺紋連接結構。[0006]進一步的是,所述錘柄上設置有把手。[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支撐柱與起釘錘頭通過可拆卸結構相連,在使 用時,可以根據鐵釘的長度,選取與之相適配的支撐柱將其安裝在起釘錘頭上,從而保證最 好的起釘效果,避免由于支撐柱與鐵釘不匹配造成鐵釘損傷,使得鐵釘能夠被再次利用,節 約成本。將支撐柱與起釘錘頭通過螺紋連接不但連接效果好,而且可以調節支撐柱與起釘 錘頭的安裝深度從而實現支撐柱長度的變化,無需準備各種長度的支撐柱,大大節約了成 本,而且螺紋調節,方便快捷。為了保護操作人員的雙手,在錘柄上設置了把手。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起釘錘的結構示意圖;[0009]圖中標記為錘柄1、起釘錘頭2、支撐柱3、螺紋連接結構4、把手5。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1]如圖1所不,該起釘銀,包括銀柄I,銀柄I 一纟而設直有起釘銀頭2,起釘銀頭2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柱3,所述支撐柱3與起釘錘頭2通過可拆卸結構相連。通過將支撐柱3與起釘錘頭2通過可拆卸結構相連,在使用時,可以根據鐵釘的長度,選取與之相適配的支撐柱3將其安裝在起釘錘頭2上,從而保證最好的起釘效果,避免由于支撐柱3與鐵釘不匹配造成鐵釘損傷,使得鐵釘能夠被再次利用,節約成本。[001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所述可拆卸結構可以有多種實施方式,譬如,可以采用過盈配合,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作為優選的方式是所述可拆卸結構為螺紋連接結構4,將支撐柱3與起釘錘頭2通過螺紋連接不但連接效果好,而且可以調節支撐柱3與起釘錘頭2的安裝深度從而實現支撐柱3長度的變化,無需準備各種長度的支撐柱3,大大節約了成本, 而且螺紋調節,方便快捷。[0013]另外,為了 保護操作人員的雙手,在錘柄I上設置了把手5。
權利要求1.起釘錘,包括錘柄(I),錘柄(I)一端設置有起釘錘頭(2),起釘錘頭(2)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柱(3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3 )與起釘錘頭(2 )通過可拆卸結構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釘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結構為螺紋連接結構(4)。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釘錘,其特征在于所述錘柄(I)上設置有把手(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在起釘過程中能夠避免鐵釘受到損傷的起釘錘。該起釘錘,包括錘柄,錘柄一端設置有起釘錘頭,起釘錘頭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與起釘錘頭通過可拆卸結構相連。通過將支撐柱與起釘錘頭通過可拆卸結構相連,在使用時,可以根據鐵釘的長度,選取與之相適配的支撐柱將其安裝在起釘錘頭上,從而保證最好的起釘效果,避免由于支撐柱與鐵釘不匹配造成鐵釘損傷,使得鐵釘能夠被再次利用,節約成本。將支撐柱與起釘錘頭通過螺紋連接不但連接效果好,而且可以調節支撐柱與起釘錘頭的安裝深度從而實現支撐柱長度的變化,無需準備各種長度的支撐柱,大大節約了成本,而且螺紋調節,方便快捷。適合在手工工具領域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25C11/00GK202862153SQ20122049662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鄧清國 申請人:攀枝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