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裝配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
背景技術:
注塑成型模具會在經使用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新模在最初的試模中也可能出現問題,這都需要對模具進行二次加工,將模具拆開,進行修模。拆卸模具的步驟一般是首先將動模和定模分開,分別將動、定模的緊固螺釘擰松,然后打出銷釘,用拆卸工具將模具的的主要板塊拆下;其次是從定模板上拆下澆注系統,從動模板上拆下頂出系統,拆散頂出系統的各零件,從固定板中壓出型芯等零件,有側向分型抽心機構時,拆下側向分型機構的各零件;對于鑲件、中托司等有鏍紋的小型配件的拆卸,在拆的過程中由于不好找到受力點,傳統的拆卸方法是將其用錘子輕敲,使其松動,然后擰出,或者在不影響模具使用和功能的情況下,在模具上鉆孔,將頂出。這些方法既耗時又耗力,還對模具本身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拆卸模具零件時既耗時又耗力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省力的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包括拉桿、套在拉桿外的中空圓柱體套筒、固定于拉桿上端的螺帽、與拉桿下端連接的螺母及與螺母相連接的雙頭螺釘。上述拉桿下端有螺絲紋,通過螺母連接拉桿與雙頭螺釘。上述套筒內徑小于螺帽外徑,套筒內徑小于螺母外徑。上述雙頭螺釘由兩個螺釘焊接而成,一頭與拉桿連接,另一頭與所要拆卸的零件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拆卸模具時,使得在拆卸過程中的施力點轉移到拉錘的套筒上,無需在原來的模具上打孔,即可將所要拆卸的零件頂出;并且,由于施力處的轉移,極大的提高了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頭螺釘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包括拉桿2、套在拉桿2外的中空圓柱體套筒3、固定于拉桿2上端的螺帽1、與拉桿2下端連接的螺母4及與螺母4相連接的雙頭螺釘5。拉桿2下端有螺絲紋,通過螺母4連接拉桿2與雙頭螺釘5。套筒3內徑小于螺帽I外徑,套筒3內徑小于螺母4外徑。雙頭螺釘5由兩個螺釘焊接而成,一頭與拉桿2連接,另一頭與所要拆卸的零件連接。使用該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時,將要拆卸的零件連接在雙頭螺釘5連接,通過套筒3在拉桿2上移動使零件產生向后的拉力,繼而將零件取出。為了防止套筒3從拉桿上滑落,套筒3的內徑小于螺帽I及螺母4的外徑。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值得說明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若干變形或改進,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這些特征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桿、套在拉桿外的中空圓柱體套筒、固定于拉桿上端的螺帽、與拉桿下端連接的螺母及與螺母相連接的雙頭螺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下端有螺絲紋,通過螺母連接拉桿與雙頭螺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內徑小于螺帽外徑,套筒內徑小于螺母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頭螺釘由兩個螺釘焊接而成,一頭與拉桿連接,另一頭與所要拆卸的零件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模具拆卸拉錘,該拉錘包括拉桿、套在拉桿外的中空圓柱體套筒、固定于拉桿上端的螺帽、與拉桿下端連接的螺母及與螺母相連接的雙頭螺釘。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拆卸模具時,使得在拆卸過程中的施力點轉移到拉錘的套筒上,無需在原來的模具上打孔,即可將所要拆卸的零件頂出;并且,由于施力處的轉移,極大的提高了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B25B27/00GK202952205SQ201220573350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日
發明者陳世昌, 王振文, 劉雄飛 申請人:東莞鉅升塑膠電子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