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具,尤其涉及一種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使用的螺絲刀普遍分為不可組裝使用和可組裝使用或電動螺絲刀三種,電動螺絲刀普遍受到使用場所和電源的限制,非自動螺絲刀使用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 提供一種可快速拆、裝螺絲的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其中包括:主體,其特點在于:所述主體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兩端固定板各連接有傳動桿,傳動桿與固定板之間為滑動連接,傳動桿連接有滑動板和導向板,滑動板和導向板位于固定板的內側,滑動板和導向板與傳動桿為滑動連接,滑動板和導向板之間連接有彈簧,主體的內側壁上安裝有滑動槽,滑動槽與滑動板相對應,滑動板的兩端位于滑動槽內,導向板與主體為固定連接,傳動桿的尾端帶有凹槽,凹槽與伸縮鈕相對應,傳動桿前端安裝有刀頭,主體兩端連接的傳動桿上分別帶有正、反螺紋。根據所述的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其特點在于:所述刀頭為可更換刀頭。根據所述的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其特點在于:所述主體兩端連接的傳動桿之間距離至少為2厘米。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通過螺旋桿原理,將螺絲刀傳動桿設計為在受到擠壓時自動旋轉,使其達到經反復擠壓能快速拆、裝螺絲的目的。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刀頭;2、傳動桿;3、固定板;4、主體;5、滑動板;6、滑動槽;7、導向板;8、伸縮
鈕;9、彈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一種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如圖1所示,其中包括:主體4,所述主體4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3,兩端固定板3各連接有傳動桿2,傳動桿2與固定板3之間為滑動連接,傳動桿2連接有滑動板5和導向板7,滑動板5和導向板7位于固定板3的內側,滑動板5和導向板7與傳動桿2為滑動連接,滑動板5和導向板7之間連接有彈簧9,主體4的內側壁上安裝有滑動槽6,滑動槽6與滑動板5相對應,滑動板5的兩端位于滑動槽6內,導向板7與主體4為固定連接,傳動桿2的尾端帶有凹槽,凹槽與伸縮鈕8相對應,傳動桿2前端安裝有刀頭1,主體4兩端連接的傳動桿2上分別帶有正、反螺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刀頭I為可更換刀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體4兩端連接的傳動桿2之間距離至少為2厘米。本發明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螺旋桿原理,將螺絲刀傳動桿設計為在受到擠壓時自動旋轉,使其達到經反復擠壓能快速拆、裝螺絲的目的。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保護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 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其中包括:主體(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4)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3),兩端固定板(3)各連接有傳動桿(2),傳動桿(2)與固定板(3)之間為滑動連接,傳動桿(2)連接有滑動板(5)和導向板(7),滑動板(5)和導向板(7)位于固定板(3)的內側,滑動板(5)和導向板(7)與傳動桿(2)為滑動連接,滑動板(5)和導向板(7)之間連接有彈簧(9),主體(4)的內側壁上安裝有滑動槽¢),滑動槽(6)與滑動板(5)相對應,滑動板(5)的兩端位于滑動槽(6)內,導向板(7)與主體(4)為固定連接,傳動桿⑵的尾端帶有凹槽,凹槽與伸縮鈕⑶相對應,傳動桿⑵前端安裝有刀頭⑴,主體(4)兩端連接的傳動桿(2)上分別帶有正、反螺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I)為可更換刀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4)兩端連接的傳動桿(2)之間 距離至少為2厘米。
全文摘要
一種機械式自動旋轉螺絲刀,其中包括主體,所述主體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兩端固定板各連接有傳動桿,傳動桿與固定板之間為滑動連接,傳動桿連接有滑動板和導向板,滑動板和導向板位于固定板的內側,滑動板和導向板與傳動桿為滑動連接,滑動板和導向板之間連接有彈簧,主體的內側壁上安裝有滑動槽,滑動槽與滑動板相對應,滑動板的兩端位于滑動槽內,傳動桿的尾端帶有凹槽,凹槽與伸縮鈕相對應,傳動桿前端安裝有刀頭,主體兩端連接的傳動桿上分別帶有正、反螺紋;所述刀頭為可更換刀頭。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通過螺旋桿原理,將螺絲刀傳動桿設計為在受到擠壓時自動旋轉,使其達到經反復擠壓能快速拆、裝螺絲的目的。
文檔編號B25B15/00GK103213090SQ2013101412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7日
發明者余磊, 藺相斌, 朱宜東, 丁憲祥, 王鑫, 陳曉梅 申請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棗莊供電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