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拉線制作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拉線制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拉線制作鉗。
背景技術:
電力拉線是一種將拉線桿塔固定所使用的拉線,一般都采用多股鍍鋅鋼絞線,其規格為GJ-35—150。拉線金具所使用的連接金具一般為UT線夾,UT線夾是利用利楔的劈力作用,使鋼絞線緊固。UT線夾由楔子和楔母所組成。每種型號的線夾可裝兩種外徑相似的鋼絞線。現有技術中,利用電力拉線緊固拉線桿塔時,需要先將電力拉線與拉線金具的連接端人工折彎,折彎的彎曲度與鍥塊弧度近似,然后安裝UT線夾,安裝時將鍥塊敲入連接金具中,最后用扎線手工封頭。現有技術手工制作拉線,要求工人有較高的腕力、臂力和豐富的制作經驗,另外,需要對UT線夾外盒進行擊打也會導致鋼絞線與舌子不貼合現象發生,因此拉線制作的效率、質量都很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高了拉線制作的效率和質量。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包括上把手和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一端鉸鏈接在一起,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的連接端設置有具有圓弧端的拉線彎曲模,所述拉線彎曲模的圓弧端沿圓弧面設置有環形的拉線限位槽,所述上、下把手上還設置有用于固定拉線位置的壓線塊,所述上、下把手上還設置UT線夾安裝卡具;進一步,所述UT線 夾安裝卡具包括設置在下把手上的圓弧限位塊和設置在上把手上的L形擋塊,所述圓弧限位塊設置有圓弧限位槽,所述L形擋塊與上把手之間形成一個拉線夾持縫;進一步,所述多功能拉線制作鉗還包括鍥形安裝模塊,所述鍥形安裝模塊包括一個與圓弧限位塊的圓弧槽弧度相同的圓弧凸起和一個與拉線彎曲模圓弧端弧度相同的圓弧凹槽;進一步,所述多功能拉線制作鉗還包括設置在上、下把手上的封線模具安裝卡槽,所述封線模具安裝卡槽上可拆卸的設置有封線模具;進一步,所述封線模具包括一對矩形壓塊,所述矩形壓塊上設置有兩個與拉線直徑相同的圓弧槽。進一步,所述拉線彎曲模、壓線塊和UT線夾安裝卡具均可拆卸的安裝在上、下把手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壓線塊固定住拉線的位置,然后利用拉線彎曲模彎曲拉線,拉線彎曲度好、折彎快;υτ線夾安裝卡具能將制作完成的拉線很順利的頂入楔形線夾內;整個過程通過操作上、下把手完成,不需要工人有較高的腕力、臂力及豐富的制作經驗,也不需要對UT線夾外盒進行擊打,因此不會出現拉線與舌子不貼合的現象。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選實施例僅為了說明本發明,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如圖所示,一種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包括上把手I和下把手2,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一端鉸鏈接在一起,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的連接端設置有具有圓弧端的拉線彎曲模3,所述拉線彎曲模的圓弧端沿圓弧面設置有環形的拉線限位槽,所述上、下把手上還設置有用于固定拉線位置的壓線塊4,所述上、下把手上還設置UT線夾安裝卡具。本實施例中,利用壓線塊4固定住拉線的位置,然后利用拉線彎曲模3彎曲拉線,拉線彎曲度好、折彎快;UT線夾安裝卡具能將制作完成的鋼絞線很順利的頂入楔形線夾內;整個過程通過操作上·、下把手完成,不需要工人有較高的腕力、臂力及豐富的制作經驗,也不需要對UT線夾外盒進行擊打,因此不會出現拉線與舌子不貼合的現象。本實施例中,所述UT線夾安裝卡具包括設置在下把手上的圓弧限位塊5和設置在上把手上的L形擋塊6,所述圓弧限位塊5設置有圓弧限位槽,所述L形擋塊6與上把手I之間形成一個拉線夾持縫;本實施例中的UT線夾安裝卡具結構簡單、卡緊效果好。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拉線制作鉗還包括鍥形安裝模塊7,所述鍥形安裝模塊包括一個與圓弧限位塊的圓弧槽弧度相同的圓弧凸起和一個與拉線彎曲模圓弧端弧度相同的圓弧凹槽;鍥形安裝模塊7能輔助UT線夾安裝卡具將拉線頂入楔形線夾內。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拉線制作鉗還包括設置在上、下把手上的封線模具安裝卡槽,所述封線模具安裝卡槽上可拆卸的設置有封線模具8;本結構能方便將套在兩股拉線外的鋁片壓緊以實現封線的目的。本實施例中,所述封線模具8包括一對矩形壓塊,所述矩形壓塊上設置有兩個與拉線直徑相同的圓弧槽,當然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封線模具還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壓塊均能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本實施例中,所述拉線彎曲模、壓線塊和UT線夾安裝卡具均可拆卸的安裝在上、下把手上;該結構方便更換不同的模具以實現制作不同規格拉線的目的。本實施例中,拉線的彎折:打開上、下把手,將拉線9放在線彎曲模3和壓線塊4和的通槽內,閉合上、下把手即實現拉線9的彎折;UT線夾的安裝:先將鍥形安裝模塊7安裝在圓弧限位塊5上,然后將楔形塊(即舌子)貼合在彎曲的拉線上,使拉線兩頭穿過UT線夾,此時將拉線彎曲的弧面放在鍥形安裝模塊7的圓弧凹槽上,利用L形擋塊6限定住拉線的位置,閉合上把手,此時L形擋塊6推動UT線夾移動從而使楔形塊與UT線夾夾緊拉線;拉線的封線:將套在兩股拉線外的鋁片壓緊,鋁片即將兩股拉線夾在一起。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 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把手和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一端鉸鏈接在一起,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的連接端設置有具有圓弧端的拉線彎曲模,所述拉線彎曲模的圓弧端沿圓弧面設置有環形的拉線限位槽,所述上、下把手上還設置有用于固定拉線位置的壓線塊,所述上、下把手上還設置UT線夾安裝卡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其特征在于:所述UT線夾安裝卡具包括設置在下把手上的圓弧限位塊和設置在上把手上的L形擋塊,所述圓弧限位塊設置有圓弧限位槽,所述L形擋塊與上把手之間形成一個拉線夾持縫。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鍥形安裝模塊,所述鍥形安裝模塊包括一個與圓弧限位塊的圓弧槽弧度相同的圓弧凸起和一個與拉線彎曲模圓弧端弧度相同的圓弧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上、下把手上的封線模具安裝卡槽,所述封線模具安裝卡槽上可拆卸的設置有封線模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線模具包括一對矩形壓塊,所述矩形壓塊上設置有兩個與拉線直徑相同的圓弧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線彎曲模、壓線塊和UT線夾安裝卡 具均可拆卸的安裝在上、下把手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拉線制作鉗,包括上把手和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一端鉸鏈接在一起,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的連接端設置有具有圓弧端的拉線彎曲模,所述拉線彎曲模的圓弧端沿圓弧面設置有環形的拉線限位槽,所述上、下把手上還設置有用于固定拉線位置的壓線塊,所述上、下把手上還設置UT線夾安裝卡具。本發明利用壓線塊固定住拉線的位置,然后利用拉線彎曲模彎曲拉線,拉線彎曲度好、折彎快;UT線夾安裝卡具能將制作完成的鋼絞線很順利的頂入楔形線夾內;整個過程通過操作上、下把手完成,不需要工人有較高的腕力、臂力及豐富的制作經驗,也不需要對UT線夾外盒進行擊打,因此不會出現拉線與舌子不貼合的現象。
文檔編號B25B7/22GK103240687SQ20131018293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6日
發明者陳渝平, 張毅, 張亮, 唐延根, 馮德倫, 張曦, 殷圣彬, 魏進福, 羅樂毅, 蔣銳, 曾爰澎, 葉代明, 王磊, 丁強, 陳紅林, 姚珩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重慶市電力公司南岸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