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裝夾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整車制造廠實際生產過程或者有新車型改制設計時經常需要在現有的零件上找位置開圓孔并預埋螺母后裝配成附件,常用開孔的方法是以需要改制的零件上存在的孔或者邊線為基準,然后利用直尺劃橫線和豎線找改制孔位置。由于是手工劃線,誤差較大,對于一些精度要求較高的改制孔,目前這種方法無法滿足要求,造成整車裝配質量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產生,提出一種實用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可以在滿足裝配精度的前提下快速找到改制孔的位置。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一種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包括主定位塊、刻度導板、移動滑塊、劃線銷、鎖止螺母和限位塊,所述主定位塊是設在刻度導板的前偵牝中間通過滾子軸承連接,保證刻度導板可以繞主定位塊中心線無約束旋轉,所述主定位塊上的主定位銷與手柄是螺紋連接,可以拆下換上不同規格的主定位銷,能夠滿足零件上不同尺寸的已經存在的孔,所述劃線銷與移動滑塊裝配一體,且刻度導板中間開腰形長槽,所述移動滑塊套在刻度導板上,并可以沿刻度導板平行方向上來回移動,所述刻度導板前端有豎直擋邊,便于利用零件止口邊定位,所述鎖止螺母設在移動滑塊的一側是用來固定移動滑塊的位置,所述限位塊設在刻度導板的后側,是防止移動滑塊脫落用的。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需要改制零件上的已經存在的圓孔或者止口邊進行定位,然后按照改制孔尺寸要求在刻度導板上調整移動滑塊上中心線位置,并鎖緊鎖止螺母。然后旋轉刻度導板并利用劃線針進行劃線,再找另外一個已經存在的圓孔或者止口邊再按照改制孔尺寸要求劃線,兩線的交點便是我們需要的改制孔中心了。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刻度導板的最小刻度為1mm,使用該產品獲得的零件改制孔位置精度高,而且劃線迅速穩定,特別在小批量改制零件時能保證零件改制的一致性;2、該產品操作簡單,攜帶方便;3、改制的零件的表面上只要有孔或者有止口邊便可使用該產品進行操作,如果遇到臺階面改孔可以刻度導板端頭增加適合的墊板(刻度導板預留墊板連接孔)墊高后再進行相同操作,適用范圍廣;
圖1為一種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 -主定位塊、2-刻度導板、3-移動滑塊、4-劃線銷、5-鎖止螺母、6-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一種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包括主定位塊1、刻度導板2、移動滑塊3、劃線銷4、鎖止螺母5和限位塊6,所述主定位塊I是設在刻度導板2的前側,中間通過滾子軸承連接,保證刻度導板2可以繞主定位塊I中心線無約束旋轉,所述主定位塊I上的主定位銷與手柄是螺紋連接,可以拆下換上不同規格的主定位銷,能夠滿足零件上不同尺寸的已經存在的孔,所述劃線銷4與移動滑塊3裝配一體,且刻度導板2中間開腰形長槽,所述移動滑塊3套在刻度導板2上,并可以沿刻度導板2平行方向上來回移動,所述刻度導板2前端有豎直擋邊,便于利用零件止口邊定位,所述鎖止螺母5設在移動滑塊3的一側是用來固定移動滑塊3的位置,所述限位塊6設在刻度導板2的后側,是防止移動滑塊3脫落用的。以上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實用新型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
權利要求1.一種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包括主定位塊、刻度導板、移動滑塊、劃線銷、鎖止螺母和限位塊,其特征是在于:所述主定位塊是設在刻度導板的前側,中間通過滾子軸承連接,所述劃線銷與移動滑塊裝配一體,且刻度導板中間開腰形長槽,所述移動滑塊套在刻度導板上,并可以沿刻度導板平行方向上來回移動,所述刻度導板前端有豎直擋邊,便于利用零件止口邊定位,所述鎖止螺母設在移動滑塊的一側是用來固定移動滑塊的位置,所述限位塊設在刻度導板的后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其特征是在于:所述主定位塊上的主定位銷與手柄是螺紋連接,可以拆下換上不同規格的主定位銷,能夠滿足零件上不同尺寸的已經存 在的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簡易鈑金改孔快速定位機構,包括主定位塊、刻度導板、移動滑塊、劃線銷、鎖止螺母和限位塊,所述主定位塊是設在刻度導板的前側,中間通過滾子軸承連接,所述劃線銷與移動滑塊裝配一體,且刻度導板中間開腰形長槽,所述移動滑塊套在刻度導板上,并可以沿刻度導板平行方向上來回移動,所述刻度導板前端有豎直擋邊,便于利用零件止口邊定位,所述鎖止螺母設在移動滑塊的一側是用來固定移動滑塊的位置,所述限位塊設在刻度導板的后側。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攜帶方便和使用范圍廣的優點。
文檔編號B25H7/04GK203109934SQ20132010561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8日
發明者徐鵬 申請人:合肥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