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包括底座和保護機構,在所述底座上平面設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中裝設有切割機構,在所述切割機構兩側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切割機構移位的定位機構;所述保護機構包括背板和保護板,所述保護板與所述底座上平面平行,所述背板與所述底座垂直;所述背板一端與所述底座側部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保護板端部相連接;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能夠對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進行了有效保護,降低了工傷事故幾率,能快速更換刀片,降低了更換成本。
【專利說明】—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割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包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工程中使用切割裝置的刀片把整卷的包裝屏蔽帶切割成需要的長度,在由操作員人工完成包繼電器工程。在停止生產時,需要操作員用夾子對刀片裸露部分進行保護。
[0003]現有的切割裝置的刀片整體裸露在外面,容易對操作員的手形成嚴重的傷害,同時如果操作員忘記在結束生產是用夾子對刀片進行保護,就會對周圍的人員造成傷害。同時,現有的切割裝置,在刀片發生磨損后,換上新的刀片,操作較復雜,更換時間較長,有時需要將整個刀座和刀片一齊換掉,成本較高。
[0004]因此,一種能夠對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進行有效保護,降低工傷事故幾率,能快速更換刀片,降低更換成本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亟待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對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進行有效保護,降低工傷事故幾率,能快速更換刀片,降低更換成本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包括底座和保護機構,在所述底座上平面設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中裝設有切割機構,在所述切割機構兩側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切割機構移位的定位機構;
[0007]所述保護機構包括背板和保護板,所述保護板與所述底座上平面平行,所述背板與所述底座垂直;
[0008]所述背板一端與所述底座側部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保護板端部相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切割機構包括刀座和刀片,在所述刀座中央開設有設置所述刀片的刀槽,所述刀座的橫截面呈凹形。
[0010]優選的,所述刀槽到所述底座上平面的距離由靠近所述背板的所述底座端部向著遠離所述背板的所述底座端部遞減。
[0011]優選的,所述刀片的截面呈平行四邊形,靠近所述背板處的所述刀片頂端到所述刀片底部的距離等于遠離所述背板處的所述刀片頂端到所述刀片底部的距離。
[0012]優選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呈L形的定位擋塊,在所述定位擋塊一端設置有鉸接件,所述鉸接件的自由端與所述背板相連接。
[0013]優選的,在所述刀座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用于固定刀片的緊固件。
[0014]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包括底座和保護機構,在所述底座上平面設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中裝設有切割機構,在所述切割機構兩側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切割機構移位的定位機構;所述保護機構包括背板和保護板,所述保護板與所述底座上平面平行,所述背板與所述底座垂直;所述背板一端與所述底座側部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保護板端部相連接;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能夠對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進行了有效保護,降低了工傷事故幾率,能快速更換刀片,降低了更換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0018]1.底座2.保護機構 21.背板 22.保護板
[0019]3.切割機構 3L 刀座 32.刀片 33.刀槽
[0020]4.定位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對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進行有效保護,降低工傷事故幾率,能快速更換刀片,降低更換成本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
[0023]實施例,
[0024]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包括底座I和保護機構2,在所述底座I上平面設置有滑槽(未示出),所述滑槽的中心線與所述底座I的中心線垂直;在所述滑槽中裝設有切割機構3,在所述切割機構3兩側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切割機構3移位的定位機構;所述保護機構2包括背板21和保護板22,所述保護板22與所述底座I上平面平行,所述背板21與所述底座I垂直;所述背板21 —端與所述底座I側部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保護板22端部相連接。
[0025]所述切割機構3包括刀座31和刀片32,在所述刀座31中央開設有設置所述刀片32的刀槽33,所述刀座31的橫截面呈凹形。所述刀槽33到所述底座31上平面的距離由靠近所述背板21的所述底座I端部向著遠離所述背板21的所述底座I端部遞減。所述刀片32的截面呈平行四邊形,靠近所述背板21處的所述刀片32頂端到所述刀片32底部的距離等于遠離所述背板21處的所述刀片32頂端到所述刀片32底部的距離。
[0026]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呈L形的定位擋塊4,在所述定位擋塊4 一端設置有鉸接件(未示出),所述鉸接件的自由端與所述背板21相連接。在所述刀座31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用于固定刀片32的緊固件(未示出),通過所述緊固件的旋緊作用,從而將所述刀片32,固定在所述刀槽33中。通過鉸接件的設置,使得所述定位擋塊4在上下范圍內移動,當刀座移動到位后,然后將兩側的定位擋塊4,卡到所述刀座的兩側,使得定位擋塊4將所述刀座固定好,防止所述刀座31滑出所述滑槽。
[002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設計一個機構,讓刀片不再裸露在外面,但是又不妨礙正常的切割屏蔽膠帶的工作,同時只要通過分解機構,能快速的更換磨損的刀片;該切割裝置有底座,保護梁及刀座組成,用平整的金屬作為穩固的底座,在底座上面安裝一個寬窄適中的保護機構,保護板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不同寬度保護板的更換。刀座由左右兩塊金屬構件組成,刀片放置在構件中心的刀槽內,用螺絲兩邊固定。把固定好刀片的刀座推入底座相應滑槽內,并用螺絲固定即可。該安全型繼電器屏蔽膠帶切割裝置,能有效的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和設備存放期間對人員的傷害,保護了操作人員的人生安全,降低工傷事故的幾率;同時還加快了更換刀片的速度和精度。
[0028]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包括底座I和保護機構2,在所述底座I上平面設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中裝設有切割機構3,在所述切割機構3兩側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切割機構3移位的定位機構;所述保護機構2包括背板21和保護板22,所述保護板22與所述底座I上平面平行,所述背板21與所述底座I垂直;所述背板21 —端與所述底座I側部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保護板22端部相連接;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能夠對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進行了有效保護,降低了工傷事故幾率,能快速更換刀片,降低了更換成本。
[0029]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保護機構,在所述底座上平面設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中裝設有切割機構,在所述切割機構兩側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切割機構移位的定位機構; 所述保護機構包括背板和保護板,所述保護板與所述底座上平面平行,所述背板與所述底座垂直; 所述背板一端與所述底座側部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保護板端部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機構包括刀座和刀片,在所述刀座中央開設有設置所述刀片的刀槽,所述刀座的橫截面呈凹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槽到所述底座上平面的距離由靠近所述背板的所述底座端部向著遠離所述背板的所述底座端部遞減。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截面呈平行四邊形,靠近所述背板處的所述刀片頂端到所述刀片底部的距離等于遠離所述背板處的所述刀片頂端到所述刀片底部的距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呈L形的定位擋塊,在所述定位擋塊一端設置有鉸接件,所述鉸接件的自由端與所述背板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繼電器屏蔽膠帶的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座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用于固定刀片的緊固件。
【文檔編號】B26D7/01GK203527499SQ20132071207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2日
【發明者】奚偉 申請人:昆山科尼電子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