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流鉗,具體是一種低壓大電流鉗。
背景技術:
低壓大電流鉗在實際工作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比如:汽車及蓄電池充電,汽車生產流水線,戶外及軍工應急電源,實驗室等很多場合都有使用。因被夾持的物體形狀較為復雜,基于現市場使用和銷售的低壓大電流鉗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鉗口導電部分與被夾持的物體不能很好的接觸吻合,導致接觸電阻大,導通電流急劇下降,產生很大的電阻熱,以至于留下很大的安全隱患。
2.彈簧的彈力過大(因為鉗口形狀不合理,擔心夾不住)以至于使用起來非常費力,對于使用頻率較高的生產線來說,有著無法忍受的勞動強度,嚴重不符合人機工程學。
3.由于整體結構設計不合理,為了增加鉗口的開度一味地加大手柄的夾角,導致了人在使用中手的虎口部分張開過大,沒有舒適感,并且出現了手稍小的人根本無法單手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壓大電流鉗,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低壓大電流鉗,包括兩個手柄和兩個黃銅導電體,兩個手柄之間通過固定銷軸鉸接;固定銷外側套設有彈簧,彈簧位于黃銅導電體前端,兩個黃銅導電體之間通過過電流導線連接,彈簧內設有尼龍隔套;手柄和黃銅導電體上開設有相適配的螺絲孔,螺絲位于所述螺絲孔中,手柄與黃銅導電體之間通過螺絲固定連接;黃銅導電體前端為鉗口,鉗口內側設有若干梯形凸臺,所述凸臺呈弧形排列。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為絕緣骨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采用耐高溫尼龍加玻纖材料注塑手柄部分,簡化了手柄的加工和裝配工藝,并增加其絕緣性和舒適性。鉗口通體采用黃銅材料熔模鑄造出凸臺結構,相比市場其他產品方案有更大的物體接觸面積和與異形物體的吻合度。手柄尺寸和形狀結合人機工程學設計,使其適合大多數人的手形,優化力學結構,使其在使用過程中更加省力,極大的降低了勞動與異強度。鉗口的形狀形的物體夾持的更牢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爆炸圖。
圖中:1-手柄,2-螺絲,3-鉗口,4-固定銷,5-彈簧,6-螺絲孔,7-黃銅導電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一種低壓大電流鉗,包括兩個手柄1和兩個黃銅導電體7,兩個手柄1之間通過固定銷4軸鉸接;固定銷4外側套設有彈簧5,彈簧5位于黃銅導電體7前端,兩個黃銅導電體7之間通過過電流導線連接,彈簧5內設有尼龍隔套用于彈簧與銷軸之間的絕緣;手柄1和黃銅導電體7上開設有相適配的螺絲孔6,螺絲2位于所述螺絲孔6中,手柄1與黃銅導電體7之間通過螺絲2固定連接;黃銅導電體7前端為鉗口,鉗口內側設有若干梯形凸臺,所述凸臺呈弧形排列。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所述手柄1為絕緣骨架,采用耐高溫尼龍加玻纖材料注塑制成,結構堅固,工藝性好,整體感強。手柄形狀和尺寸經過人機工程學設計,使其配合大多數人的手掌尺寸,優化力學結構,使其在使黃銅導電鉗口(7)因鉗口的形狀進行了優化,使其對異形物體的夾持效果優于同類產品,增大了接觸面積 ,提高了導電能力,減小了電阻熱,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采用耐高溫尼龍加玻纖材料注塑手柄部分,簡化了手柄的加工和裝配工藝,并增加其絕緣性和舒適性。鉗口通體采用黃銅材料熔模鑄造出凸臺結構,相比市場其他產品方案有更大的物體接觸面積和與異形物體的吻合度。手柄尺寸和形狀結合人機工程學設計,使其適合大多數人的手形,優化力學結構,使其在使用過程中更加省力,極大的降低了勞動強度。鉗口的形狀與異形的物體夾持的更牢固。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