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夾持工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虎鉗。
背景技術:
虎鉗是一種利用螺桿或其他機構使兩鉗口作相對移動而夾持工件的工具,種類繁多而可適用于不同的加工場合,是機械生產加工中一種重要的夾持工具。通常,虎鉗由底座、鉗身、固定鉗口、活動鉗口及使活動鉗口移動的傳動機構組成,傳動機構帶動活動鉗口與固定鉗口配合以夾持工件。
而目前,由于結構限制,虎鉗的夾持步驟繁瑣,無法方便快捷地夾持工件,從而為操作者的夾持操作帶來不便,影響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虎鉗的夾持步驟繁瑣,無法方便快捷地夾持工件的問題,提供一種夾持步驟簡單,可方便快捷地夾持工件的虎鉗。
一種虎鉗,包括:
機架,包括導軌;
定鉗口,設于所述導軌一端;及
動鉗口,可滑動地設于所述導軌,所述動鉗口包括鎖緊件、可轉動地設于所述鎖緊件的鎖緊手柄及設于所述鎖緊件一側的夾緊塊,所述鎖緊手柄包括位于所述鎖緊件與所述夾緊塊之間的推抵部,所述夾緊塊在所述鎖緊手柄轉動時可由所述推抵部推動相對所述鎖緊件沿所述導軌延伸方向移動。
上述虎鉗,可將工件置于定鉗口與動鉗口之間,然后移動動鉗口直至其與工件接觸,之后轉動鎖緊手柄,即可通過推抵部使夾緊塊沿導軌延伸方向向定鉗口方向移動,從而與定鉗口配合共同夾緊工件。如此,該虎鉗的夾持步驟簡單,可方便快捷地夾緊工件,為操作者帶來了便利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推抵部與所述夾緊塊接觸的端面與所述鎖緊手 柄的轉動中心之間的距離在靠近所述導軌的方向上逐漸增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緊件一端卡持于導軌,另一端包括設有齒狀結構的鎖緊部,所述鎖緊手柄設有與所述鎖緊部的所述齒狀結構嚙合的防松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緊部的邊緣呈向外凸出的弧形結構,并自遠離所述導軌一端逐漸向所述導軌方向延伸,所述防松塊與所述鎖緊件配合的一側呈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緊手柄靠近所述夾緊塊的一端開設有安裝槽,所述鎖緊件穿過所述安裝槽,所述鎖緊手柄設有所述推抵部的一端樞接于所述鎖緊件,所述防松塊設于所述安裝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緊手柄的所述安裝槽靠近所述夾緊塊的一端設有轉動樞軸,所述鎖緊件靠近所述夾緊塊的一側開設有凹槽,所述轉動樞軸卡設于所述凹槽并在所述凹槽內相對所述鎖緊件轉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夾緊塊設有沿所述導軌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鎖緊件設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插設于所述滑槽內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鉗口包括固接于所述導軌的定鉗口主體及可轉動地設于所述定鉗口主體的防夾傷塊,所述防夾傷塊設于所述定鉗口主體靠近所述動鉗口一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動鉗口與所述定鉗口還設有異形件夾持件,所述異形件夾持件分別安裝于所述定鉗口與所述動鉗口兩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機架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導軌可插入所述安裝孔內并在所述安裝孔內轉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機架還開設有環繞所述安裝孔的弧形的旋轉槽,所述導軌固接有穿過所述旋轉槽并可沿所述旋轉槽移動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穿過所述旋轉槽的一端設有旋轉鎖緊旋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軌包括一根圓導軌與兩根分別設于所述圓導軌兩側的矩形導軌,所述圓導軌插入所述安裝孔,所述矩形導軌用于安裝所述定鉗口與所述動鉗口。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虎鉗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虎鉗的剖視圖;
圖3為圖1所述的虎鉗的側視圖;
圖4為圖2所示的虎鉗的A處局部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的虎鉗的動鉗口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圖2所示的虎鉗的B處局部示意圖;
圖7為圖1所示的虎鉗的定鉗口的分解示意圖;
圖8為圖1所示的虎鉗的機架與導軌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1所示的虎鉗的導軌旋轉90°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虎鉗100,包括機架20與 設于機架20上的定鉗口40及動鉗口60。定鉗口40與動鉗口60配合,用于夾持工件。
其中,機架20包括導軌22,定鉗口40設于導軌22一端,動鉗口60可滑動地設于導軌22以與定鉗口40配合。具體地,如圖4所示,動鉗口60包括鎖緊件62、可轉動地設于鎖緊件62的鎖緊手柄64及設于鎖緊件62一側的夾緊塊66,鎖緊手柄64包括位于鎖緊件62與夾緊塊66之間的推抵部641,夾緊塊66在鎖緊手柄64轉動時可由推抵部641推動相對鎖緊件62沿導軌22延伸方向移動。
上述虎鉗100,可將工件置于定鉗口40與動鉗口60之間,然后移動動鉗口60直至其與工件接觸,之后轉動鎖緊手柄64,即可通過推抵部641使夾緊塊66沿導軌22延伸方向向定鉗口40方向移動,從而與定鉗口40配合共同夾緊工件。如此,該虎鉗100的夾持步驟簡單,可方便快捷地夾緊工件,為操作者帶來了便利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請繼續參閱圖1,在本實施例中,機架20包括分別設置于導軌22兩端以支撐導軌22的兩組支撐腿24。每組支撐腿24包括呈銳角的兩個支撐腿24,且兩個支撐腿24靠近導軌22的一端設有支撐腿連接結構26,以將支撐腿24與導軌22固接。如此,四個支撐腿24可穩定地支撐導軌22沿水平方向延伸,進而穩定地支撐夾持于定鉗口40與動鉗口60之間的工件。在本實施例中,一個虎鉗100單獨夾持工件,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將兩個虎鉗100平行且間隔放置,以放置大型工件。
如圖4及圖5所示,推抵部641與夾緊塊66接觸的端面與鎖緊手柄64的轉動中心之間的距離在靠近導軌22的方向上逐漸增大。如此,當向靠近導軌22的方向轉動鎖緊手柄64時,推抵部641向遠離導軌22方向轉動,推抵部641靠近導軌22一側逐漸與夾緊塊66接觸,而鎖緊手柄64的轉動中心相對鎖緊塊62固定,從而推動夾緊塊66向遠離鎖緊塊62方向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推抵部641與鎖緊手柄64寬度方向垂直的橫截面呈梯形。
鎖緊件62一端卡持于導軌22,另一端包括設有齒狀結構的鎖緊部624。鎖緊手柄64呈弧形結構并向遠離導軌22方向彎曲,設有與鎖緊部624的齒狀結 構嚙合的防松塊642。
操作者轉動鎖緊手柄64時,防松塊642跟隨鎖緊手柄64沿鎖緊部624轉動而不干擾鎖緊手柄64的運動軌跡。當轉動鎖緊手柄64至預定位置以使夾緊塊66與定鉗口40配合夾緊工件后,操作者可松開鎖緊手柄64。由于防松塊642與鎖緊部624嚙合而處于鎖定狀態,因此避免了操作者松開鎖緊手柄64后,該鎖緊手柄64自動回復至初始位置,影響夾緊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鎖緊部624的邊緣呈向外凸出的弧形結構,并自遠離導軌22一端逐漸向導軌22方向延伸,且該鎖緊部624設于鎖緊件62遠離夾緊塊66一側,防松塊642與鎖緊件62配合的一端呈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也為齒狀。如此,操作者可輕松地向導軌方向轉動鎖緊手柄64,從而帶動防松塊642與鎖緊件62相對運動并嚙合,使鎖緊件62達到預定位置后可處于鎖定狀態,實現良好的夾緊效果。更具體地,鎖緊部624的齒狀結構向外側傾斜,以使防松塊642與鎖緊件62可靠嚙合而不易脫出。鎖緊塊62未設有鎖緊部624的一側大致相對導軌22垂直。
進一步地,鎖緊手柄64靠近夾緊塊66的一端開設有沿其自身延伸方向延伸的安裝槽644,鎖緊件62穿過該安裝槽644。鎖緊手柄64設有推抵部641的一端樞接于鎖緊件62,防松塊642設于該安裝槽644,并與鎖緊件62的鎖緊部624配合。操作者可持握鎖緊手柄64未設有安裝槽644的一端以轉動鎖緊手柄64。而且,動鉗口60結構簡潔,可快速方便地組裝,提高了加工生產效率。
更具體地,防松塊642兩側設有突出的防松塊安裝部6422,鎖緊手柄64的兩側開設有與防松塊安裝部6422配合的防松塊安裝孔646,以安裝該防松塊642。
鎖緊手柄64的安裝槽644靠近夾緊塊66的一端設有沿鎖緊手柄64的寬度方向延伸的轉動樞軸648,鎖緊件62靠近夾緊塊66一側的中部開設有沿夾緊塊66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半圓形的凹槽624,該凹槽624的形狀與轉動樞軸648的形狀配合,轉動樞軸648卡設于該凹槽624并在該凹槽624內相對鎖緊件62轉動。如此,鎖緊手柄64套設于鎖緊件62,并可以轉動樞軸648為中心轉動軸222轉動,從而使其靠近夾緊塊66的一端推動夾緊塊66向遠離鎖緊件62一側 移動以夾持工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在鎖緊件62上設置轉動樞軸,而在鎖緊手柄64上設置與上述轉動樞軸配合的凹槽,轉動樞軸在凹槽內轉動。
夾緊塊66一端夾持于導軌22,并設有沿導軌22方向延伸的滑槽6642,鎖緊件62設有凸出部626,凸出部626可插設于滑槽6642內以沿滑槽6642滑動。在本實施例中,滑槽6642呈腰形,凸出部626呈與滑槽6642配合的柱狀結構,該凸出部626插入滑槽6642并沿滑槽6642滑動,從而限制夾緊塊66的移動方向。
更具體地,夾緊塊66包括用于夾持工件的夾緊部662與相對設于該夾緊部662兩側的連接部664,兩個連接部664之間的距離大于鎖緊件62的寬度,從而使鎖緊件62可伸入兩個連接部664之間,連接部664兩端分別開設有兩個滑槽6642,夾緊塊66的兩側也分別設有對應的兩個凸出部626以與滑槽6642配合。如此,夾緊塊66可在鎖緊手柄64的作用下沿導軌22延伸方向靠近定鉗口40,從而夾持工件。
進一步地,夾緊塊66的連接部664設有可轉動的異形件夾持件666,以根據異形工件的形狀旋轉而增加夾持點而輔助夾持異性工件,從而擴大該虎鉗100的適用范圍,可用于夾持不同形狀的工件。具體地,該異形件夾持件666遠離鎖緊件62的一端成弧形,從而避免損傷工件。
如圖6及圖7所示,定鉗口40包括定鉗口主體42及可轉動地設于定鉗口主體42的防夾傷塊44,防夾傷塊44設于定鉗口主體42靠近動鉗口60一端,以與動鉗口60配合夾緊形狀不同的工件。由于防夾傷塊44可轉動,且在本實施例中,防夾傷塊44呈波浪形,因此可適用于不同形狀的工件。
具體地,定鉗口主體42包括定鉗口固定部422與設于定鉗口固定部422一端的定鉗口安裝部424,定鉗口固定部422卡設于導軌22,定鉗口安裝部424用于安裝防夾傷塊44。
更具體地,定鉗口安裝部424呈“門”字形結構,定鉗口安裝部424的中部一側固接于定鉗口固定部422,另一側安裝有防夾傷塊44。定鉗口安裝部424的兩側向沿遠離動鉗口60的方向延伸,以安裝異形件夾持件46。該異形件夾持件46有四個且兩個為一組可轉動地安裝于定鉗口安裝部424兩側,從而可旋轉 形成多個夾持點而輔助夾持異形工件,擴大該虎鉗100的適用范圍。進一步地,該異形件夾持件46與夾緊塊66上的異形件夾持件666的形狀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防夾傷塊44采用橡膠材料制成,避免夾傷被加工件。
請參閱圖8及圖9所示,機架20的支撐腿連接結構26開設有安裝孔262,導軌22可插入安裝孔262內并在安裝孔262內轉動,從而帶動定鉗口40與動鉗口60轉動,以夾持不同傾斜角度的工件。
機架20的支撐腿連接結構26還開設有環繞安裝孔262的弧形的旋轉槽264,導軌22固接有穿過旋轉槽264并可沿旋轉槽264移動的旋轉軸224,旋轉軸224穿過旋轉槽264的一端設有旋轉鎖緊旋鈕28。如此,當導軌22轉動至預定位置時,可擰緊旋轉鎖緊旋鈕28,以通過摩擦力的作用將導軌22固定于預定位置。在本實施例中,導軌22設有定鉗口40的一端設有固定板226,用于固定旋轉軸224。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導軌22包括一根圓導軌222與兩根分別設于該圓導軌222兩側的矩形導軌223。圓導軌222用于插入支撐腿連接結構26的安裝孔262內進行旋轉,矩形導軌223用于安裝定鉗口40與動鉗口60。
上述虎鉗100,可通過轉動鎖緊手柄64而推動夾緊塊66向定鉗口40移動而與定鉗口40配合共同夾緊工件。并且,還可旋轉導軌22,并通過轉動旋轉鎖緊旋鈕28鎖定導軌22的轉動位置而夾持不同形狀與傾斜角度的工件。此外,定鉗口40與動鉗口60還設有異形件夾持件,以輔助夾持形狀各異的工件,增大該虎鉗100的適用范圍,為人們帶來了便利。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